4月16日上午,位于安徽淮南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考古中国”课题重点项目武王墩墓,历时四年的考古发掘,将首次向公众展示第一阶段考古发掘的部分成果。这座备受关注的战国古墓,会解开哪些谜题?大皖新闻梳理其中五个,一起期待谜团解开。
谜团一:墓主人是不是楚考烈王?
在武王墩墓前期勘探中发现,从墓葬的规格和陵园的布局,以及其他省份发现的楚墓葬制来看,非常符合“王”的规格。
根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41年,楚考烈王东徙迁都寿春,命曰郢。迁都寿春后,经历了幽王悍、哀王犹、负刍四世王,至负刍五年(公元前223年),被秦国所灭。
根据史料,哀王犹即位仅两个月被杀,负刍被秦王俘虏,故此二王被依制下葬的可能性较小。排除哀王及负刍,符合楚王身份和地位墓葬遗存的主人,只有考烈王和幽王二位。
而1933年被军阀盗掘的李三孤堆楚墓出土文物近4000余件,时代明确、文化面貌清晰,不仅成为楚国晚期器物断代的标准器,而且是迄今安徽发现的唯一可以确认的楚国国王墓,其墓主身份被认为就是楚幽王。所以武王墩墓墓葬主人的身份直指考烈王。
谜团二:主墓室有没有被盗?
2015年,位于淮南市高新区三和镇徐洼村武王墩墓遭到盗掘,当地警方全力侦破,抓获盗墓贼,并追缴盗掘文物77件,其中有国家一级文物26件,时代均为战国晚期。武王墩墓被盗掘后,国家文物局批准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按照规定,帝王墓一般不准发掘。但有两类情况除外:一是保护性发掘,如修建三峡大坝,会淹没大量土地,这些地方的古墓要提前发掘、保护。二是抢救性发掘,就是古墓已遭盗掘,墓中的环境遭到了破坏,这时候就要进行抢救性发掘。武王墩墓发掘获批,就是属于第二种情况。
从前期警方发布的消息看,武王墩墓一共被盗掘三次,但主墓室有没有被盗,也是很多人关注的问题,很快也将揭晓。
谜团三:会否出土比楚大鼎更大的“重器”?
警方追缴从武王墩墓中盗掘的文物,一共是77件,包括漆木虎座鸟鼓架、鎏金虎首铜构件、铜编钟、铜虎座、方形铜构件、石编磬、铜铺首、云形石板、石圭板、漆木器座、漆木座屏、鸟形构件、漆木虎形编钟底座等。其中国家一级文物26件、二级文物34件、三级文物16件,一般文物1件,时代均为战国晚期。之后,文物部门对虎座凤鸟漆木鼓架、云纹漆木磬座等一级文物进行了保护修复工作。
大家知道,鼎在古代是国家权力的象征。比如在淮南楚幽王墓中出土的铸客大鼎,也就是楚大鼎,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春秋战国时期最大最重的青铜圆鼎。
如果武王墩墓是楚考烈王墓,那么极有可能也有大鼎之类的“重器”,且形制不会小。是否还会有其他“重器”,大皖新闻记者已经抵达淮南现场,将第一时间为网友带来第一手报道。
谜团四:是否会有简牍出土?
简牍在古代墓葬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简牍记录的文字,了解当时的历史和文化。
在全国目前发掘的楚国高规格墓葬来看,楚国的葬制有陪葬竹简或木简的习惯,如果该墓葬能出土竹简或木简,从某种意义说,比出土大量金银器要重大的多,因为文字的记载对于研究楚文化提供更加直接和明确的证据。
在前期发掘中,武王墩墓葬发现了竹席等残存物。如果有简牍出土,将成为进一步研究墓葬和楚文化的最有力依据。
谜团五:武王墩墓规模是不是超过以往?
1981年9月,武王墩墓被安徽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1月,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武王墩考古发掘计划,2020年,列入“考古中国”课题重点项目。武王墩墓地考古工作由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与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和淮南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国家文物局成立了考古专家组和文物保护多学科研究专家组,全程指导发掘工作。经过数月的前期准备(考古勘探、设施设备、安保、技术、队伍等),2020年9月起,一号墓发掘工作开始。
时至今日,展示第一阶段性发掘成果,是否有十分重大发现备受关注。有网友传言,武王墩一号墓椁室盖板上有墨书文字是否属实,所录何事,墓的规模是不是已发掘楚墓中最大的一座,都将一一揭晓。
大皖新闻记者 吴碧琦 蒋楠楠 孙召军
编辑:何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