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大皖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李家林:家乡的西瓜酱

©原创 2023-04-12 09:59

没走出家乡那座位于皖北的县城之前,年少轻狂,总以为家乡的那些美食都是独有的,如西瓜酱豆、酵子馒头、油酥烧饼,还有油茶等各类咸汤。

后来,走了一些地方,吃过一点美食,猛地发觉:从鲁南到苏北、从皖北到豫东,大致在黄河与淮河之间的这一大片流域,自然条件相近,风俗物产相仿,饮食习惯相似,要说哪种美食是某市县独有的,还真有点难。

年岁渐长,渐渐又回到少年时心态:相似不等于相同,家乡的美食,确实是独特的。别看各地有着相似的美食,但风味、口感在广袤的黄淮大地上实有区别,其间细微的变化与微妙的差异,虽然难以用语言描述,但还是能吃出来。如果非要举个例子,首推西瓜酱豆。

家乡位于淮北平原,其最南端距离淮河直线距离不过20公里,但家乡并不产稻米,种粮不过一麦一豆。这麦与豆,不仅是主食,而且还可做成家家户户的菜肴,西瓜酱豆就是豆为主、麦为辅做成的菜肴。

家乡从何时开始做西瓜酱豆,已经不可考。虽然《周礼》记曰:“凡王之馈,食用六谷……酱用百有二十瓮。”意思是,送给天子的饮食,包含有六种谷物做成的饭……一百二十瓮酱。但是,根据东汉经学者郑玄的注释:“酱,谓醯醢也。”醯醢,肉浆也,并非调料。此时的酱可能更偏向于汤、菜一些。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提供了多种制酱法,称十二月、正月是作豆酱的最好时候。这显然与家乡西瓜酱豆三伏天制作有一定区别。《齐民要术》中提到“酱清”“豆酱油”,很有可能是在做酱油。

推测最晚到魏晋南北朝时,已有酱豆的雏形。南朝梁人、医家陶弘景说:“酱多以豆作,纯麦者少。”

至于何时在酱豆中加入西瓜,还要再等个几百年。

西瓜这一名词最早见于五代时胡峤的《陷虏记》,其中记录了“契丹破回鹘而得此(西瓜)种”的历史过程。据此推断,大约在9世纪中期,西瓜由回鹘人从中亚传到我国新疆地区,随后向南传播至山西、河南、山东、安徽等地。

但有了酱豆,也有了西瓜,并不一定会出现西瓜酱豆。毕竟,早年间,西瓜属于贵族消费的奢侈品。普通百姓吃上西瓜,要到南宋。当时南宋官员洪皓出使金国,被对方扣押了15年。洪皓回到南宋时带回了西瓜种子,以此为起点,西瓜逐渐扩散。

南宋诗人范成大在《西瓜园》中写道:“碧蔓凌霜卧软沙,年来处处食西瓜。”至此,西瓜才有了和酱豆搭配的可能性。由此推断,西瓜酱豆的出现,最多不过800余年。当然,甜香飘荡800余年,也是不短的历史了。

我曾将西瓜酱豆列为“酱”的一种。毕竟,“开门七件事”酱居第五,仅次于柴米油盐。其实,不仅黄淮地区,在整个儒家文化圈,只要产豆的地方,以豆发酵都是共有的调味基础。有的地方不产黄豆,也会用豌豆、蚕豆、青豆等做酱。

后来细品,西瓜酱豆列为酱,并不完全贴合。如果从语法的角度,毕竟西瓜两字是定语,修饰酱豆,酱也是定语,修饰豆。因此,西瓜酱豆与其说是一种酱,不如说是一种酱味的豆,更准确的说,是一种有酱有豆、半酱半豆的小菜。

西瓜酱豆制作非常考究:精选黄豆浸泡、蒸煮、晾晒到起皱皮,就可以拌入小磨麦面,再用苇席等盖上,等待黄豆自然发酵长满霉醭。

此间过程,前期倒有点像徽州的毛豆腐——白毛如蛛丝,一天比一天密实,渐渐把裹了面黄豆缠绕其中,变成结茧的蚕。但与徽州毛豆腐不同,黄豆长满白毛后,还要继续发酵三两天,等白毛老去青斑黄斑出现,其色半青半黄,就可以掀去苇席,再晾晒一两日,继而用簸箕把霉醭簸掉。

随后,找一个陶坛,将晒好的黄豆加入粗盐倒入坛中。买下一堆西瓜,沙瓤的最佳,用勺子挖下瓜瓤,一起入坛,再用纱布封上陶坛口,放在阳光下曝晒,隔三差五打开纱布搅拌再封口曝晒。此时,西瓜里饱含的糖分,不仅让发酵更充分,还让酱多了红润色泽。黄豆析出的氨基酸态氮让西瓜的甜变得层次分明,也给酱增了几分大豆蛋白质独有的鲜美。大约晾晒一个月,这西瓜酱就大功告成了。

犹记幼时,爷爷奶奶挖西瓜放陶罐之际,总会把不带籽的瓜心留下喂我,如今爷爷奶奶早已离世,每每回忆,场景犹在眼前。

酱豆晒好后,家里先蒸一锅手工酵子馒头。这边馒头刚入锅,那边就可以炒制酱豆了。锅烧热,倒入油,青红辣椒、五花肉丁等随意,也有人加入葱花适量,炒出味,再把酱豆倒入翻炒后出锅。当然,也有人放入牛肉粒、豆腐丁、莲藕等,各家各味,丰俭由人。

炒好的酱豆滴入些许小磨香油。甜香的麦面馒头,加上西瓜酱豆的咸甜酱香,不由得囫囵吞枣咽下,吃得人额头冒汗。

从蒸煮、拌面、发酵的手法程度不同,再到有的地方只加瓜瓤,有的地方带着一点点瓜皮入坛,有的地方则分两次加入西瓜汁,还有加入不同调料炒制,形成了百家味道。这也是我之所以说家乡的西瓜酱是独特的主要原因。

可惜,随着爷爷奶奶老去,已有好些年没吃过心目中正宗的西瓜酱了。我曾网购过鲁豫皖苏四省十几家酱豆,品质不一,味有差异,可无论哪一种,都再也吃不出小时候的味道。回乡几次,吃了几家小吃店,再也没有以前那个味,老板笑称,西瓜酱成本太高,小店小菜免费,负担不起。

再后来,有机会参观了两家西瓜酱豆的厂家,得到的答案都是,机器化蒸煮、加入一定量西瓜的酱豆,和自家手工晾晒、自然发酵、不惜工本的西瓜酱豆,味道确有不同。看来,味道只能存在回忆中,遗憾也是一种常态。

家乡的西瓜酱豆,并没有造就调味品巨头,也无郫县豆瓣酱那样的机会,去烹调大名鼎鼎的回锅肉、鱼香肉丝、麻婆豆腐之类,它能辅佐的或许只是一个馒头,一张烙饼。可对我而言,生活就像一碟西瓜酱豆,哪怕在最寒冷的冬日,还有祖辈的疼爱,夏季阳光的味道,西瓜的甜。


没走出家乡那座位于皖北的县城之前,年少轻狂,总以为家乡的那些美食都是独有的,如西瓜酱豆、酵子馒头、油酥烧饼,还有油茶等各类咸汤。

后来,走了一些地方,吃过一点美食,猛地发觉:从鲁南到苏北、从皖北到豫东,大致在黄河与淮河之间的这一大片流域,自然条件相近,风俗物产相仿,饮食习惯相似,要说哪种美食是某市县独有的,还真有点难。

年岁渐长,渐渐又回到少年时心态:相似不等于相同,家乡的美食,确实是独特的。别看各地有着相似的美食,但风味、口感在广袤的黄淮大地上实有区别,其间细微的变化与微妙的差异,虽然难以用语言描述,但还是能吃出来。如果非要举个例子,首推西瓜酱豆。

家乡位于淮北平原,其最南端距离淮河直线距离不过20公里,但家乡并不产稻米,种粮不过一麦一豆。这麦与豆,不仅是主食,而且还可做成家家户户的菜肴,西瓜酱豆就是豆为主、麦为辅做成的菜肴。

家乡从何时开始做西瓜酱豆,已经不可考。虽然《周礼》记曰:“凡王之馈,食用六谷……酱用百有二十瓮。”意思是,送给天子的饮食,包含有六种谷物做成的饭……一百二十瓮酱。但是,根据东汉经学者郑玄的注释:“酱,谓醯醢也。”醯醢,肉浆也,并非调料。此时的酱可能更偏向于汤、菜一些。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提供了多种制酱法,称十二月、正月是作豆酱的最好时候。这显然与家乡西瓜酱豆三伏天制作有一定区别。《齐民要术》中提到“酱清”“豆酱油”,很有可能是在做酱油。

推测最晚到魏晋南北朝时,已有酱豆的雏形。南朝梁人、医家陶弘景说:“酱多以豆作,纯麦者少。”

至于何时在酱豆中加入西瓜,还要再等个几百年。

西瓜这一名词最早见于五代时胡峤的《陷虏记》,其中记录了“契丹破回鹘而得此(西瓜)种”的历史过程。据此推断,大约在9世纪中期,西瓜由回鹘人从中亚传到我国新疆地区,随后向南传播至山西、河南、山东、安徽等地。

但有了酱豆,也有了西瓜,并不一定会出现西瓜酱豆。毕竟,早年间,西瓜属于贵族消费的奢侈品。普通百姓吃上西瓜,要到南宋。当时南宋官员洪皓出使金国,被对方扣押了15年。洪皓回到南宋时带回了西瓜种子,以此为起点,西瓜逐渐扩散。

南宋诗人范成大在《西瓜园》中写道:“碧蔓凌霜卧软沙,年来处处食西瓜。”至此,西瓜才有了和酱豆搭配的可能性。由此推断,西瓜酱豆的出现,最多不过800余年。当然,甜香飘荡800余年,也是不短的历史了。

我曾将西瓜酱豆列为“酱”的一种。毕竟,“开门七件事”酱居第五,仅次于柴米油盐。其实,不仅黄淮地区,在整个儒家文化圈,只要产豆的地方,以豆发酵都是共有的调味基础。有的地方不产黄豆,也会用豌豆、蚕豆、青豆等做酱。

后来细品,西瓜酱豆列为酱,并不完全贴合。如果从语法的角度,毕竟西瓜两字是定语,修饰酱豆,酱也是定语,修饰豆。因此,西瓜酱豆与其说是一种酱,不如说是一种酱味的豆,更准确的说,是一种有酱有豆、半酱半豆的小菜。

西瓜酱豆制作非常考究:精选黄豆浸泡、蒸煮、晾晒到起皱皮,就可以拌入小磨麦面,再用苇席等盖上,等待黄豆自然发酵长满霉醭。

此间过程,前期倒有点像徽州的毛豆腐——白毛如蛛丝,一天比一天密实,渐渐把裹了面黄豆缠绕其中,变成结茧的蚕。但与徽州毛豆腐不同,黄豆长满白毛后,还要继续发酵三两天,等白毛老去青斑黄斑出现,其色半青半黄,就可以掀去苇席,再晾晒一两日,继而用簸箕把霉醭簸掉。

随后,找一个陶坛,将晒好的黄豆加入粗盐倒入坛中。买下一堆西瓜,沙瓤的最佳,用勺子挖下瓜瓤,一起入坛,再用纱布封上陶坛口,放在阳光下曝晒,隔三差五打开纱布搅拌再封口曝晒。此时,西瓜里饱含的糖分,不仅让发酵更充分,还让酱多了红润色泽。黄豆析出的氨基酸态氮让西瓜的甜变得层次分明,也给酱增了几分大豆蛋白质独有的鲜美。大约晾晒一个月,这西瓜酱就大功告成了。

犹记幼时,爷爷奶奶挖西瓜放陶罐之际,总会把不带籽的瓜心留下喂我,如今爷爷奶奶早已离世,每每回忆,场景犹在眼前。

酱豆晒好后,家里先蒸一锅手工酵子馒头。这边馒头刚入锅,那边就可以炒制酱豆了。锅烧热,倒入油,青红辣椒、五花肉丁等随意,也有人加入葱花适量,炒出味,再把酱豆倒入翻炒后出锅。当然,也有人放入牛肉粒、豆腐丁、莲藕等,各家各味,丰俭由人。

炒好的酱豆滴入些许小磨香油。甜香的麦面馒头,加上西瓜酱豆的咸甜酱香,不由得囫囵吞枣咽下,吃得人额头冒汗。

从蒸煮、拌面、发酵的手法程度不同,再到有的地方只加瓜瓤,有的地方带着一点点瓜皮入坛,有的地方则分两次加入西瓜汁,还有加入不同调料炒制,形成了百家味道。这也是我之所以说家乡的西瓜酱是独特的主要原因。

可惜,随着爷爷奶奶老去,已有好些年没吃过心目中正宗的西瓜酱了。我曾网购过鲁豫皖苏四省十几家酱豆,品质不一,味有差异,可无论哪一种,都再也吃不出小时候的味道。回乡几次,吃了几家小吃店,再也没有以前那个味,老板笑称,西瓜酱成本太高,小店小菜免费,负担不起。

再后来,有机会参观了两家西瓜酱豆的厂家,得到的答案都是,机器化蒸煮、加入一定量西瓜的酱豆,和自家手工晾晒、自然发酵、不惜工本的西瓜酱豆,味道确有不同。看来,味道只能存在回忆中,遗憾也是一种常态。

家乡的西瓜酱豆,并没有造就调味品巨头,也无郫县豆瓣酱那样的机会,去烹调大名鼎鼎的回锅肉、鱼香肉丝、麻婆豆腐之类,它能辅佐的或许只是一个馒头,一张烙饼。可对我而言,生活就像一碟西瓜酱豆,哪怕在最寒冷的冬日,还有祖辈的疼爱,夏季阳光的味道,西瓜的甜。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