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打酱油”一词从什么时候起成了人们的口头禅。据说这个词是用来表示当别人在谈论某些话题时让你发表意见,当你对这个话题并不熟悉或者是并不关心不想回答时,就用“我只是个打酱油的”来一句带过,相当于路过的意思。
我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我们这代人在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开始帮着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小事。大人们之间常以此而夸耀:“我儿子都会打酱油啦。”那年头,打酱油成了一个孩子能不能“顶上事”的标志,能帮家人打酱油,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个重要里程,不亚于会走路会说话带给大人们的惊喜。打酱油的年龄一般都在七八岁。长到十岁后,家里买米、买煤那些排队的事,也都指着我们来完成。
上世纪六十年代,物资供应还不丰富,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高,商店里的很多东西都采取零卖的方式。比如酱油、醋、煤油、食用油、酒、盐、糖都可以零卖,雪花膏之类的化妆品也可以零卖,连香烟都可以拆散了一支一支地零售。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购买这些零零碎碎的生活必需品,通常都是由我们这些小孩子来承担。
我第一次打酱油好像是八岁那年,一手攥着钱,一手提着酱油瓶,离家不足百米就有一家杂货店。柜台外有一口盛酱油的大缸,柜台内有一口盛盐的小缸,食盐是用盘秤计量。大凡家用食盐,顶多买一斤,一斤食盐要用好长时间。酱油就不一样了,一瓶酱油用不了几天,就又要去买,所以盛酱油的缸要大。酱油和食盐的计量不同,酱油的计量是用勺,它多是用竹筒和铁皮制成,勺的大小决定了内盛计量的多少。一般常用勺是一斤或半斤,也有更小的勺是一两或二两。那勺有一长长的柄,柄尾端有一弯弯的钩,用完后就把勺挂在铁丝上。
递上钱和酱油瓶,怯生生地挤出来三个字:“打酱油。”店主是位老伯伯,他接过酱油瓶把漏斗放入瓶口,左手拿着空瓶,右手持着勺钩,把勺子伸入缸内,然后慢慢地把勺提起来,稍稍平悬一下,让溢出的酱油滴入缸内,右手倾斜把勺内的酱油倒入漏斗兑入瓶中。完后将瓶子递到我的手中,直到他认为我已经抓稳了才松手,并笑眯眯地叮嘱一句:“走路当心点,不要摔了。”
作为孩子的我们,也愿意做这些家务小事,原因是有利可图。那时候,遇到几分几厘的零钱,售货员就会把豆子糖当作找头给我们,皆大欢喜。再有不管买什么小物件,都不可能是整数,就有了找零一说,找的零钱如果是两三分钱,家长一般都会慷慨大方地称之为跑路钱,归我们所有,这在六十年代可算是了不得了。正因如此,那时最怕的就是没有跑路钱。记得那时一斤酱油是一毛二分钱,如果家人给的钱正好,就会嘟着个嘴,老大不情愿地拿着瓶子走出家门。
记得有一次,奶奶在灶上忙着做菜,急等着酱油,喊我赶快去买酱油,我一看,又是没有跑路钱,我就不愿去,奶奶只好哄我:“给你三分钱,这回总行了吧。等你爸爸回来我非告你状!”告状不告状我不管,大不了骂我几句,哪有用三分钱买一根水果冰棒来吃开心。
父母使唤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更是那个时代的常态。要是不小心把酱油瓶子摔碎了,回来肯定不会先问你伤没伤着,而是心疼花出去的钱和瓶子,不数落你的就算是开明家长了。
记不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散装酱油嗖的一下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现在超市里摆满了各式酱油,种类齐全,花样繁多,五十年前的酱油可没现在这么多花样。每次在超市面对五花八门的酱油,我就想到儿时打酱油的情景,不自觉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