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大皖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周志友:陈瑶湖,因你而美丽 ——读黄晔的诗

©原创 2023-10-13 12:05

因为黄晔的诗,知道了陈瑶湖。

我没去过陈瑶湖。陈瑶湖在枞阳境内,在此之前,我一点都不知道它。但黄晔诗歌中呈现出来的陈瑶湖,以及围绕陈瑶湖如同涟漪般扩展开来的理想浸染,却令我心旌摇荡。这个位于北纬30°神秘线上的湖泊——"故乡的原风景"(《开不败的野荷》),在黄晔的笔下,不仅朴实无华,更是朦胧飘忽。诗人从中抽象出"缘的天地"和"缘的坚守",给这个原先默默无闻的湖泊赋予了厚重的文化底色和深刻的精神内涵。"风雨沉沦"也好,"卧薪尝胆"也罢,数年来,诗人痴痴地"只读一片湖","只圆一个梦"。因此,这个湖,这个梦,就成了"一首唱不完的歌","一首迷人的诗"(《陈瑶湖,因为你的名字而美丽》)。

这是何等可贵的坚守!这是何等深厚的情感!

这个湖——陈瑶湖,是不是黄晔诗歌喷涌而发的源头?这个梦——缘之梦,是不是黄晔殚精竭虑、孜孜不倦的追求?

中国华侨出版社2023年出版的《黄晔新诗选》,专门列了一辑"路过陈瑶湖"。在这一辑中,其中不少诗,不是将"陈瑶湖"三个字嵌入诗题,就是将其写在诗中,可见陈瑶湖在作者心中的地位。在某种意义上,陈瑶湖已经成为黄晔对故乡、对人生情感抒发的代名词,而"缘",则成为黄晔对世界认知的形象表达。

在我看来,黄晔所有的作品,都离不开这两个基点。

没有形式,便没有诗歌。黄晔的诗歌,多为十六行,这让他的诗因此有了清晰的辨识度。十六行无论是刻意所为还是自然形成,都是他与诗歌的缘分。我这样说,对黄晔创作的诗歌形式,就失去了论证的必要,这里也就不再赘述。在内容上,通过形象表达自己的情感,含而不露,我以为是黄晔诗歌艺术的重要特点。作者在《路过陈瑶湖》时,他看到、听到和感受到的是这样的:"总有夜幕/几只蛙鸣孤独地聊天/风吹过低矮堤岸的艾草/香味袭人"。在这里,艾草的香味袭人,就是故乡的香味袭人。真实和虚拟,回忆和想象,画面感和情感的默默联手,让诗人情不自禁地"吻别一块深情的土地"。黄晔对恩师陶天月的追忆,从《一场雪下在小年夜里》开始:"拉开一扇晨门/一位老先生说他要走了/去一个极乐世界/一个人冰天雪地有些路滑"。"一个人冰天雪地有些路滑",你能清晰地看见这文字展示的画面,同时更能体味到其中深藏的担忧。文字朴素,情感却非常深厚。在《深夜,一条走不到尽头的隧道》这首诗中,作者写到:"白天用竹杆敲打/青涩的果实/岂不知年华掉落于地/含在嘴里酸涩的滋味",这一系列的意象,深刻解读了作者深夜的失眠,也回答了为什么"我必须要找到/一个和自己说话的地方"。

孤独是一种情感状态。《黄晔新诗选》中,有很多解读孤独的作品。"深夜里与灵魂对视/怕影子撞上影子/怕月光吐露心声/怕一个人孤寂地等"。在"红尘的花开时",作者想到的不是"一股松花炸开的天香",而是"一杯殒落的故事"。当"故乡的原风景/呈现鸟语花香的景致"时,虽然"八月的芬芳/洒满田地",但作者在诗的最后,强调的还是"吹不散的乡愁/在袅袅炊烟中涌上心头"。这一类作品,由于情真意切,尤为动人。

作为企业家的黄晔,他的诗作中,不乏欢乐庆典、迎来送往的场面,但他着笔更有力的,却是那些"人生总有不如意"的际遇。二者相比,前者犹如浮云,风光往往只是一时;而后者却如种子种在心里,一旦生根发芽,便会葳蕤成诗。诗人说,人人都"向往四季如春的生活",但风霜雨雪却是季节的标配。"合肥下雪了/回家的航班已取消/没有降落的地方/家关闭了门窗"。当这种无奈转化成"游子眷眷的离殇"之后,作者的淡定跃然纸上:"慢下来的生活/爬上山坡/看风光吹远的炊烟/饮尽世事炎凉",然后,"品诗品茶品酒,做自己的慢酌客",悠然自得。

强调诗人的孤独和离殇,弄得不好,会让人误读黄晔。事实上,无论孤独还是离殇,都是黄晔咀嚼生活残渣、校正世道倾斜的武器。"名利的藤蔓让人斩草除根/梦境中的长廊磨刀霍霍"。他诗中的一些诗句,就如唐吉柯德手中的长矛,不断刺向人生炼狱的潮起潮落。可以肯定的是,黄晔的人生主色调,是毫不犹豫的进取,是"不回头地向前奔走/义无返顾"。他兴办企业的成功,已经说明了一切。从表面看,黄晔温和、谦恭,但他的自信和清高,像他诗歌的情感一样,波峰浪谷都是藏在背后的。不论什么时候你敲击他的诗歌,都有久远而浑厚的回声。

作为桐城人的黄晔,桐城文派对他的影响,如同陈瑶湖的朝晖夕阴,一直都在沐浴他的成长。他诗歌中的文以载道,沿着陈瑶湖上溯,便可找到源头。"一粒缘的种子/影映出朝花夕拾"(《陈瑶湖的原野上》)。"陈瑶湖酝酿缘分的种子/几度风雨/几经沧海"。黄晔心中缘的种子,是在陈瑶湖生根发芽的。2023年,黄晔出版了一部他编著的《缘是什么》。在这部书里,黄晔这样朴素地解读:"缘分是一个神秘的力量,它能推动我们的生命中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黄晔以"缘"字为纲,总揽他对世界的认知。

"我在缘分的国度里/酝酿诗意和美好"(《花开一线缘》)。黄晔心中缘之梦,是真善美的集合,这是诗人的情怀。立春时节,春天的冰凌花,开放在一座高山仰止的山坡上。诗人便"想打开一扇窗户/在缘分的池塘里修行/聚是一束光/散是满天星"。在深秋的雨夜里,期盼一朵圣洁的莲花开合,诗人情不自禁:"有一种缘无法取舍/有一种缘叫相忘于江湖"。诗人是"怀揣人间大爱,在缘分的天空下,吸食人间烟火,收获我的诗歌我的缘"。如果要给灵魂安个家,那一定是"在缘韵书香的版土上"。这个版土,扩展开来,一定会追寻到陈瑶湖。诗人立于陈瑶湖,"用虔诚的内心追逐不变的情缘",发出"天地有缘是大爱"、"人间有缘/大爱无疆"诗意的声音,这种声音,延伸到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后,就会极大地拓展诗作的思想性。

对美的憧憬,是黄晔的理想,但现实却让黄晔"从春日的花丛中逃之夭夭"。在黄晔的诗歌中,你能看到他"想离尘嚣稍稍远一点",因为他清醒地认识到:"其实只要有人间烟火的地方/哪里有什么净土"。但他并不因此而向滾滾尘嚣妥协,他知道,"一个人一生一世无悔的寻求/需要在风雨间寻寻觅觅",为此,他甚至不惜"把自己撕成碎片/然后又从地上拾起/做最后一次拼凑"。正因为如此,纯净的故乡才令他如此眷恋。"四月的草垛/堆积于乡村的原野/微风熏黑了的故土/发酵后的香纯"(《灵魂出窍》)。"陈瑶湖,是佛子的甘露/陈瑶湖,是七月里的荷香/陈瑶湖,是薄雾里的莲衣/陈瑶湖,是一杯醉人的酒"(《陈瑶湖,因为你的名字而美丽》。故乡这些纯美的意象,永远驻留在黄晔心中,不管走到哪里,黄晔的话语都是掷地有声:"江是长江的江/湖是陈瑶湖的湖"!

在诗人的笔下,陈瑶湖无疑是故乡的指代。任何一个诗人,都无法割舍他的故乡情结。故乡情结,在某种意义上,是血液中流淌的文化基因,是一种精神标识。"这是一块贫瘠的土地/哺养过我的父亲和先祖";"父亲的轮回便是你我/喊得起父亲的名字便是你我"(《父爱如山》)。这深沉的感情,是和故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故乡用传统美德喂养诗人,"就是一场缘分的起始"(《夜色阿莲》),开出的是更深层次的"缘"之花。"取一方陈瑶湖的泥土/封存日月包浆/用一个干净的名字/篆刻酒海花香"(《荷,多么干净的名字》)。诗人对故乡的崇敬,对故乡的热爱,跃然纸上。黄晔一直致力于中华美德的传承,这既是情,也是缘。"我是一只跪乳的羔羊/母亲河流淌的乳汁/春天浇灌花开/秋天必将结出殷红的果实"(《陈瑶湖的原野上》)。略为可惜的是,像《父爱如山》《夜色阿莲》这样的诗,在作者的作品中,还略少了一些。

著名画家丁寺钟,用他的画笔,以丁姓的名义,虚构了一个村庄——丁村。丁村并不是一个客观存在,不指向具体的村庄、河流、山川等,是画家对描摹对象的意象表达。丁寺钟笔下的丁村,是无中生有,而位于枞阳的陈瑶湖却是客观真实的存在。但陈瑶湖在黄晔的笔下,已经从一个真实的湖泊,上升为一个意象,成为心灵寄托的家园和缘的文化底色。可以说,黄晔所有的理想与追求,都是从这里出发的。他内心充满激情,如同陈瑶湖在风吹时泛起的波浪,澎湃不息。"山丘中的炊烟袅袅","田野上一派稻花飘香","向日葵的微笑","开不败的野荷",黄晔在陈瑶湖的现实之美上,去憧憬更加美好的未来,二者相互转化能量,不断攀升。

正是这一切,让黄晔用一部又一部诗集,装点着陈瑶湖,让陈瑶湖荡漾着美和爱的诗意,荡漾着缘的涟漪。

陈瑶湖,"一个人的湖"——黄晔的湖。

陈瑶湖,因黄晔而无比美丽。


因为黄晔的诗,知道了陈瑶湖。

我没去过陈瑶湖。陈瑶湖在枞阳境内,在此之前,我一点都不知道它。但黄晔诗歌中呈现出来的陈瑶湖,以及围绕陈瑶湖如同涟漪般扩展开来的理想浸染,却令我心旌摇荡。这个位于北纬30°神秘线上的湖泊——"故乡的原风景"(《开不败的野荷》),在黄晔的笔下,不仅朴实无华,更是朦胧飘忽。诗人从中抽象出"缘的天地"和"缘的坚守",给这个原先默默无闻的湖泊赋予了厚重的文化底色和深刻的精神内涵。"风雨沉沦"也好,"卧薪尝胆"也罢,数年来,诗人痴痴地"只读一片湖","只圆一个梦"。因此,这个湖,这个梦,就成了"一首唱不完的歌","一首迷人的诗"(《陈瑶湖,因为你的名字而美丽》)。

这是何等可贵的坚守!这是何等深厚的情感!

这个湖——陈瑶湖,是不是黄晔诗歌喷涌而发的源头?这个梦——缘之梦,是不是黄晔殚精竭虑、孜孜不倦的追求?

中国华侨出版社2023年出版的《黄晔新诗选》,专门列了一辑"路过陈瑶湖"。在这一辑中,其中不少诗,不是将"陈瑶湖"三个字嵌入诗题,就是将其写在诗中,可见陈瑶湖在作者心中的地位。在某种意义上,陈瑶湖已经成为黄晔对故乡、对人生情感抒发的代名词,而"缘",则成为黄晔对世界认知的形象表达。

在我看来,黄晔所有的作品,都离不开这两个基点。

没有形式,便没有诗歌。黄晔的诗歌,多为十六行,这让他的诗因此有了清晰的辨识度。十六行无论是刻意所为还是自然形成,都是他与诗歌的缘分。我这样说,对黄晔创作的诗歌形式,就失去了论证的必要,这里也就不再赘述。在内容上,通过形象表达自己的情感,含而不露,我以为是黄晔诗歌艺术的重要特点。作者在《路过陈瑶湖》时,他看到、听到和感受到的是这样的:"总有夜幕/几只蛙鸣孤独地聊天/风吹过低矮堤岸的艾草/香味袭人"。在这里,艾草的香味袭人,就是故乡的香味袭人。真实和虚拟,回忆和想象,画面感和情感的默默联手,让诗人情不自禁地"吻别一块深情的土地"。黄晔对恩师陶天月的追忆,从《一场雪下在小年夜里》开始:"拉开一扇晨门/一位老先生说他要走了/去一个极乐世界/一个人冰天雪地有些路滑"。"一个人冰天雪地有些路滑",你能清晰地看见这文字展示的画面,同时更能体味到其中深藏的担忧。文字朴素,情感却非常深厚。在《深夜,一条走不到尽头的隧道》这首诗中,作者写到:"白天用竹杆敲打/青涩的果实/岂不知年华掉落于地/含在嘴里酸涩的滋味",这一系列的意象,深刻解读了作者深夜的失眠,也回答了为什么"我必须要找到/一个和自己说话的地方"。

孤独是一种情感状态。《黄晔新诗选》中,有很多解读孤独的作品。"深夜里与灵魂对视/怕影子撞上影子/怕月光吐露心声/怕一个人孤寂地等"。在"红尘的花开时",作者想到的不是"一股松花炸开的天香",而是"一杯殒落的故事"。当"故乡的原风景/呈现鸟语花香的景致"时,虽然"八月的芬芳/洒满田地",但作者在诗的最后,强调的还是"吹不散的乡愁/在袅袅炊烟中涌上心头"。这一类作品,由于情真意切,尤为动人。

作为企业家的黄晔,他的诗作中,不乏欢乐庆典、迎来送往的场面,但他着笔更有力的,却是那些"人生总有不如意"的际遇。二者相比,前者犹如浮云,风光往往只是一时;而后者却如种子种在心里,一旦生根发芽,便会葳蕤成诗。诗人说,人人都"向往四季如春的生活",但风霜雨雪却是季节的标配。"合肥下雪了/回家的航班已取消/没有降落的地方/家关闭了门窗"。当这种无奈转化成"游子眷眷的离殇"之后,作者的淡定跃然纸上:"慢下来的生活/爬上山坡/看风光吹远的炊烟/饮尽世事炎凉",然后,"品诗品茶品酒,做自己的慢酌客",悠然自得。

强调诗人的孤独和离殇,弄得不好,会让人误读黄晔。事实上,无论孤独还是离殇,都是黄晔咀嚼生活残渣、校正世道倾斜的武器。"名利的藤蔓让人斩草除根/梦境中的长廊磨刀霍霍"。他诗中的一些诗句,就如唐吉柯德手中的长矛,不断刺向人生炼狱的潮起潮落。可以肯定的是,黄晔的人生主色调,是毫不犹豫的进取,是"不回头地向前奔走/义无返顾"。他兴办企业的成功,已经说明了一切。从表面看,黄晔温和、谦恭,但他的自信和清高,像他诗歌的情感一样,波峰浪谷都是藏在背后的。不论什么时候你敲击他的诗歌,都有久远而浑厚的回声。

作为桐城人的黄晔,桐城文派对他的影响,如同陈瑶湖的朝晖夕阴,一直都在沐浴他的成长。他诗歌中的文以载道,沿着陈瑶湖上溯,便可找到源头。"一粒缘的种子/影映出朝花夕拾"(《陈瑶湖的原野上》)。"陈瑶湖酝酿缘分的种子/几度风雨/几经沧海"。黄晔心中缘的种子,是在陈瑶湖生根发芽的。2023年,黄晔出版了一部他编著的《缘是什么》。在这部书里,黄晔这样朴素地解读:"缘分是一个神秘的力量,它能推动我们的生命中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黄晔以"缘"字为纲,总揽他对世界的认知。

"我在缘分的国度里/酝酿诗意和美好"(《花开一线缘》)。黄晔心中缘之梦,是真善美的集合,这是诗人的情怀。立春时节,春天的冰凌花,开放在一座高山仰止的山坡上。诗人便"想打开一扇窗户/在缘分的池塘里修行/聚是一束光/散是满天星"。在深秋的雨夜里,期盼一朵圣洁的莲花开合,诗人情不自禁:"有一种缘无法取舍/有一种缘叫相忘于江湖"。诗人是"怀揣人间大爱,在缘分的天空下,吸食人间烟火,收获我的诗歌我的缘"。如果要给灵魂安个家,那一定是"在缘韵书香的版土上"。这个版土,扩展开来,一定会追寻到陈瑶湖。诗人立于陈瑶湖,"用虔诚的内心追逐不变的情缘",发出"天地有缘是大爱"、"人间有缘/大爱无疆"诗意的声音,这种声音,延伸到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后,就会极大地拓展诗作的思想性。

对美的憧憬,是黄晔的理想,但现实却让黄晔"从春日的花丛中逃之夭夭"。在黄晔的诗歌中,你能看到他"想离尘嚣稍稍远一点",因为他清醒地认识到:"其实只要有人间烟火的地方/哪里有什么净土"。但他并不因此而向滾滾尘嚣妥协,他知道,"一个人一生一世无悔的寻求/需要在风雨间寻寻觅觅",为此,他甚至不惜"把自己撕成碎片/然后又从地上拾起/做最后一次拼凑"。正因为如此,纯净的故乡才令他如此眷恋。"四月的草垛/堆积于乡村的原野/微风熏黑了的故土/发酵后的香纯"(《灵魂出窍》)。"陈瑶湖,是佛子的甘露/陈瑶湖,是七月里的荷香/陈瑶湖,是薄雾里的莲衣/陈瑶湖,是一杯醉人的酒"(《陈瑶湖,因为你的名字而美丽》。故乡这些纯美的意象,永远驻留在黄晔心中,不管走到哪里,黄晔的话语都是掷地有声:"江是长江的江/湖是陈瑶湖的湖"!

在诗人的笔下,陈瑶湖无疑是故乡的指代。任何一个诗人,都无法割舍他的故乡情结。故乡情结,在某种意义上,是血液中流淌的文化基因,是一种精神标识。"这是一块贫瘠的土地/哺养过我的父亲和先祖";"父亲的轮回便是你我/喊得起父亲的名字便是你我"(《父爱如山》)。这深沉的感情,是和故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故乡用传统美德喂养诗人,"就是一场缘分的起始"(《夜色阿莲》),开出的是更深层次的"缘"之花。"取一方陈瑶湖的泥土/封存日月包浆/用一个干净的名字/篆刻酒海花香"(《荷,多么干净的名字》)。诗人对故乡的崇敬,对故乡的热爱,跃然纸上。黄晔一直致力于中华美德的传承,这既是情,也是缘。"我是一只跪乳的羔羊/母亲河流淌的乳汁/春天浇灌花开/秋天必将结出殷红的果实"(《陈瑶湖的原野上》)。略为可惜的是,像《父爱如山》《夜色阿莲》这样的诗,在作者的作品中,还略少了一些。

著名画家丁寺钟,用他的画笔,以丁姓的名义,虚构了一个村庄——丁村。丁村并不是一个客观存在,不指向具体的村庄、河流、山川等,是画家对描摹对象的意象表达。丁寺钟笔下的丁村,是无中生有,而位于枞阳的陈瑶湖却是客观真实的存在。但陈瑶湖在黄晔的笔下,已经从一个真实的湖泊,上升为一个意象,成为心灵寄托的家园和缘的文化底色。可以说,黄晔所有的理想与追求,都是从这里出发的。他内心充满激情,如同陈瑶湖在风吹时泛起的波浪,澎湃不息。"山丘中的炊烟袅袅","田野上一派稻花飘香","向日葵的微笑","开不败的野荷",黄晔在陈瑶湖的现实之美上,去憧憬更加美好的未来,二者相互转化能量,不断攀升。

正是这一切,让黄晔用一部又一部诗集,装点着陈瑶湖,让陈瑶湖荡漾着美和爱的诗意,荡漾着缘的涟漪。

陈瑶湖,"一个人的湖"——黄晔的湖。

陈瑶湖,因黄晔而无比美丽。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