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近视小朋友的家长有经验,在医院验光检查时,医生通常会给孩子做一项检查,那就是眼轴测量。但有不少初次来的家长会冒出疑问:孩子近视已经验过光了,直接配眼镜就好啦,测眼轴有必要吗?
当然有必要!眼轴测量很重要,监测眼轴的增长速率是评价屈光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
眼轴是什么?
眼轴长度是指眼球从前到后的长度,我们可以通过眼轴的长度来评估眼球的发育情况,预测近视发生的可能性。简单地说,测量眼轴长度就像是给眼睛测“身高”,身高是监测人体发育的重要指标,根据身高数值可判断孩子的发育情况,同样,眼轴的长度也可帮助判断眼球发育情况。
刚出生的婴儿眼轴较短,约为16.5mm,呈远视状态,随生长发育,眼轴逐渐增长,远视逐渐降低,到发育完全时,则变为正视眼,过度增长就会出现近视。
眼轴测量是比度数、视力等更精准、变化更敏感的指标。测量时不需要散瞳,大概20秒即可完成,不太受孩子的状态影响,三岁的孩子也可以配合。
眼轴VS近视
近视度数的增长,本质是眼轴的延长。
近视眼的成像点位于视网膜前,而眼轴的过度增长会导致这个“点”离视网膜越来越远,如果眼轴生长过度,眼睛就会被拉长,光线经过眼睛屈光系统的折射后形成的焦点落在了视网膜的前方,就会出现近视。一般来说,眼轴越长,则近视度数越深,即眼轴与近视呈正相关。
因存在个体差异,图示内容仅供参考
所以,眼轴越长,近视度数也会越高,一般认为,眼轴长度每增加1毫米,眼睛的度数会朝着近视的方向进展200-300度。
为什么要测量眼轴?
划重点,眼轴的增长是不可逆的!随着近视度数增加,眼轴也在不断增长,两者均不可逆且不可根治。
测量眼轴一方面是要将眼轴与年龄进行评估,看是否匹配,另一方面,还要看眼轴的发展速度,眼球就像气球,眼轴越长,近视度数就越高,这个“气球”就会被越吹越大,导致对视网膜造成牵拉,持续变薄,进而引发视网膜病变。尤其高度近视患者会更容易出现视网膜脱离、黄斑变性等眼部问题。
为避免较早近视的儿童进展为高度近视,不断监测屈光度和眼轴变化很重要,至少每半年一次,给予及时、科学的干预手段。配戴OK镜的孩子也需定期测量眼轴长度,视力只是白天视功能的体现之一,眼轴长度才是判断近视控制效果是否良好的指标。
如何避免眼轴的过快增长?
1、多进行户外活动,沐浴阳光
经过大量的科学研究证实,户外活动可以显著降低近视的发生率并延缓其进展,而户外活动之所以能够减缓近视进程,主要归功于强光线的作用。
户外活动可以提供充足的光照,光线通过瞳孔到达视网膜,可刺激眼睛分泌多巴胺,而光照可以刺激眼内多巴胺的释放,这种神经递质可以抑制眼轴的增长,从而预防近视的发生和发展。需要注意的是,室内活动并不能达到户外活动的防控效果。
2、减少近距离用眼,养成良好用眼习惯
要避免近距离、长时间用眼,读书写字或使用电子产品,要注意间隔休息;遵照“20-20-20”法则,每连续用眼20分钟,要抬头远眺20英尺(6米)以外20秒以上;连续用眼40分钟~1小时,要采用远眺、闭眼、眼保健操等方式放松休息5~10分钟。
读书写字时,做到“一拳一尺一寸”:胸前与桌子间隔一个拳头的距离、眼睛与书本距离一尺(33厘米)、握笔手指与笔尖之间距离一寸(3厘米),注意根据身高调整课桌椅高度,端正坐姿;不要平躺或侧躺看书或者使用电子产品。
3、遵医嘱使用近视防控药物和器械
根据孩子眼部实际检查情况,遵医嘱采取医学手段进行近视防控,如:点滴低浓度的阿托品眼药水,或者验配有助于近视防控的光学器械,包括角膜塑形镜(OK镜)、离焦框架镜、离焦RGP等。
最后,建议各位家长到专业眼科医院为孩子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孩子从3岁开始就应该到眼科进行全面检查,每3个月或半年复测一次眼轴,观察其增长的速度,及时发现近视的潜在风险,采取有效措施减缓近视的发展速度,避免发展成为高度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