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大皖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合肥市元一名城小学以特色品质心理健康教育护航学生幸福成长

©原创 2020-06-24 10:35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用幸福的教育培养幸福的人,让学校成为师生幸福的家园。”在合肥市元一名城小学,温馨素雅的“心灵氧吧”心理咨询室,常年由五名老师轮流值班接受咨询,有记录,有跟进,并与班主任齐抓共建。抗“疫”心灵守护,入学教育,毕业班心理团辅教育等活动常规开展,并已成为学校特色,织密学生健康幸福成长保护网,呵护向阳花开,引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品质内涵发展。

抗“疫”有我心灵护航

绿草茵茵,最美四月天。孩子们亲手绘制一个盾牌,写上自己的各种情绪,并涂上不同的颜色,一一向老师展示。在合肥市元一名城小学(以下称元小)的首个复学日,孩子们的“开学第一课”是心理游戏课。“同学们将疫情期间的感受填写在属于自己的魔力盾牌上,释放心理压力,减缓开学焦虑,实现家庭到学校生活的有效过渡和衔接。”国家注册三级心理咨询师、学校心理工作室教师、大队辅导员程娜老师欣喜地说,从家长和孩子的反馈来看,效果很好。

“抗‘疫’延学期间,学校特别重视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做好心灵护航。”程娜介绍,按照返校计划,学校以“心理复学”作为重点,设置了开学第一课。而此前,学校已第一时间成立了心理工作群,安排三名心理老师值班,网络、电话接受咨询。老师们将共性问题总结之后,统一推送应对策略;针对个例,老师一对一辅导,持续跟踪回访,形成个案。

走近孩子,走入孩子的心里,心理健康教育才能真正“望闻问切”,起到实效,平日与孩子们相处最多的班主任,发挥着关键作用。“我们成立了班主任辅导群,对班主任进行专门的培训,并组织(线上)互相交流。”程娜表示,老师们学以致用,或在班级群里每日发送心理健康知识和视频,或隔着屏幕做互动心理小游戏,或邀请家长志愿者,参与到亲子交流共建,合力引导居家学习宅而不慌,有张有弛,事倍功半。

成长有我幸福护守

“上课不能吃零食。”“学习和生活要更加规律了。”……现在,元小每日的课前5-10 分钟,是孩子们的“吐槽”时间、分享时间,更是励志时间。“学会和不同的角色对话,学会接受坏的情绪,就是一种成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辅导教师、语文教师侯晨敏介绍,喜闻乐见的游戏方式比单纯的谈话形式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返校后,这一环节也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常规。

同时,学校的班会课也发挥了教育主阵地作用。“长时间的居家学习,开学后的孩子们,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懒散、疲惫。”侯晨敏说,直面焦虑、给自己赋能,科学睡眠、给大脑充充电,适当运动、给健康加加油等主题走入班会课,孩子们循序渐进,找到了在校状态,找回了学习的感觉。

“我要去看看小兔子,不知道她长胖了没有?”开学后,孩子们欣欣然奔跑到“晴耕雨读”劳动基地,和久违的动植物朋友见面打招呼。现在,这里绿油油的蔬菜,活蹦乱跳的萌宠,都是孩子们辛勤劳作的成果。“每个班级都有责任田,有劳动微课程,从教授方法到实践操作,再到制作思维导图、撰写小论文均由学生完成。”程娜老师骄傲地告诉记者,这里不仅是政治教育、生命教育和挫折教育的课堂,更是劳动教育的课堂,舒缓心理的焦虑,收获成长的喜悦。

张婷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赵琳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用幸福的教育培养幸福的人,让学校成为师生幸福的家园。”在合肥市元一名城小学,温馨素雅的“心灵氧吧”心理咨询室,常年由五名老师轮流值班接受咨询,有记录,有跟进,并与班主任齐抓共建。抗“疫”心灵守护,入学教育,毕业班心理团辅教育等活动常规开展,并已成为学校特色,织密学生健康幸福成长保护网,呵护向阳花开,引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品质内涵发展。

抗“疫”有我心灵护航

绿草茵茵,最美四月天。孩子们亲手绘制一个盾牌,写上自己的各种情绪,并涂上不同的颜色,一一向老师展示。在合肥市元一名城小学(以下称元小)的首个复学日,孩子们的“开学第一课”是心理游戏课。“同学们将疫情期间的感受填写在属于自己的魔力盾牌上,释放心理压力,减缓开学焦虑,实现家庭到学校生活的有效过渡和衔接。”国家注册三级心理咨询师、学校心理工作室教师、大队辅导员程娜老师欣喜地说,从家长和孩子的反馈来看,效果很好。

“抗‘疫’延学期间,学校特别重视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做好心灵护航。”程娜介绍,按照返校计划,学校以“心理复学”作为重点,设置了开学第一课。而此前,学校已第一时间成立了心理工作群,安排三名心理老师值班,网络、电话接受咨询。老师们将共性问题总结之后,统一推送应对策略;针对个例,老师一对一辅导,持续跟踪回访,形成个案。

走近孩子,走入孩子的心里,心理健康教育才能真正“望闻问切”,起到实效,平日与孩子们相处最多的班主任,发挥着关键作用。“我们成立了班主任辅导群,对班主任进行专门的培训,并组织(线上)互相交流。”程娜表示,老师们学以致用,或在班级群里每日发送心理健康知识和视频,或隔着屏幕做互动心理小游戏,或邀请家长志愿者,参与到亲子交流共建,合力引导居家学习宅而不慌,有张有弛,事倍功半。

成长有我幸福护守

“上课不能吃零食。”“学习和生活要更加规律了。”……现在,元小每日的课前5-10 分钟,是孩子们的“吐槽”时间、分享时间,更是励志时间。“学会和不同的角色对话,学会接受坏的情绪,就是一种成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辅导教师、语文教师侯晨敏介绍,喜闻乐见的游戏方式比单纯的谈话形式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返校后,这一环节也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常规。

同时,学校的班会课也发挥了教育主阵地作用。“长时间的居家学习,开学后的孩子们,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懒散、疲惫。”侯晨敏说,直面焦虑、给自己赋能,科学睡眠、给大脑充充电,适当运动、给健康加加油等主题走入班会课,孩子们循序渐进,找到了在校状态,找回了学习的感觉。

“我要去看看小兔子,不知道她长胖了没有?”开学后,孩子们欣欣然奔跑到“晴耕雨读”劳动基地,和久违的动植物朋友见面打招呼。现在,这里绿油油的蔬菜,活蹦乱跳的萌宠,都是孩子们辛勤劳作的成果。“每个班级都有责任田,有劳动微课程,从教授方法到实践操作,再到制作思维导图、撰写小论文均由学生完成。”程娜老师骄傲地告诉记者,这里不仅是政治教育、生命教育和挫折教育的课堂,更是劳动教育的课堂,舒缓心理的焦虑,收获成长的喜悦。

张婷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赵琳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