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他是中国量子信息科学的开拓者,曾连续四年申请“973项目”终获成功;他是中国量子信息科学的先行者,曾组建国内最早的“量子队伍”,走出五位院士;他也是中国量子信息科学的奠基人,在他的影响下,众多年轻精英走进“量子领域”,为量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奋斗不止……近日,郭光灿院士回忆录《郭光灿传》全面上线,讲述了这位老人为中国“量子事业”奋斗一生的故事。
连续四年申请“973”终获成功
从20世纪80年代,郭光灿就开始研究量子光学。但直到2000年,郭光灿坐了15年的“冷板凳”,三次申请973项目均以失败告终。
1998年,国家实施973计划,支持有重大应用前景的基础研究。“我认为量子信息是最合适的,未来会有量子计算机、量子密码,我信心满满地递交了申请书,可是递上去了就没了下文。”然而,郭光灿认为,他决不能让祖国和自己错过量子信息这个历史机遇。
1999年,在经历了一次失败之后,郭光灿第二次申请了国家的973项目,结果又一次失败。这时,郭光灿的科研经费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他在中科院一笔5万元经费的支持下度过了艰难的一年,并着手在中国科大成立了量子重点实验室。初始的量子实验室非常简陋。“实验室只有一台386机器,一台针式打印机,就这两个设备。我的研究生们都是轮流用这台386机器。”有学生回忆说,当时他们都是排着队用设备的,“谁到点了,没算完也得下来,因为轮到别人了。”
2000年,郭光灿满怀希望地第三次申请973项目,结果还是失败。经历了三年申请失败,加上在那段时间,郭光灿出差一个人,到宾馆一个人,做报告一个人,修改报告一个人,”确实感到比较孤独。”但郭光灿保持乐观,继续坚持,他一边领导实验小组完成论文,一边到处去申请经费,“坚信自己一定会成功,坚信量子信息科学一定会被国人所接受。”
2001年,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实验室没有场地,学生们面临着没有办法做实验的窘境,这对于一个实验室来说是致命的打击。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郭光灿仍旧凭借自己不屈不挠的精神,多方周旋,为实验室争取来了场地,保住了实验室。也正是在这一年,郭光灿第四次申请973项目,终于获得了成功。这是国家首个在量子信息领域的973项目,他拿到了2500万的科研经费。“我从1998年开始申请,每一年都失败,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组建国内最早的量子信息科学队伍
申请到973项目后,郭光灿作为首席科学家,不仅仅考虑自己的团队,而是考虑国家量子信息未来的发展。
“这么大一笔经费,也是国内第一个量子信息的973项目,我不能把这个钱全部用来发展我的个人团队。”郭光灿认为,中国要在世界上和强国竞争,光靠一个团队是肯定不行的,他必须团结国内所有的力量来壮大这个队伍,全方位地发展量子信息科学。
随后,郭光灿开始组建国内最早的量子信息科学队伍。从这个队伍里里,走出了五位院士,分别为郭光灿、彭堃墀、孙昌璞、潘建伟、杜江峰。他们分别是五位课题组长,先后被评为中科院院士。而这个队伍里,后来还涌现了十多位年轻的学术骨,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科技部973项目。
郭光灿主导的973项目的实施,是今天中国量子信息科技蓬勃发展,并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获得话语权的重要转折点,也为中国量子信息科学书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现在最大愿望是看到量子计算机广泛应用
1998年,郭光灿在组织量子信息香山科学会议时,曾经书信邀请过钱学森先生担任会议主持,还收到了钱学森的回信。尽管最后钱老因身体原因婉拒,但回信中的一字一句对于郭光灿来说,都是一种肯定与鼓励,也激励着他在量子信息推广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在钱老的鼓励下,郭光灿几十年如一日,带领着团队在量子信息领域深耕细作,开拓创新,在量子保密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纠缠网络等领域做出了一系列国际一流水平的原始创新科研成果,同时也培养了一支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研发队伍。
近年来,量子计算在全世界发展迅猛,但产业发展刚刚起步。“如果等待国内量子计算的相关技术发展起来,再去考虑产业化,将为时已晚。”于是,2017年,郭光灿与他的学生、中国科大郭国平教授,在合肥高新区联合创立合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这是中国第一个致力于量子计算机全栈式开发、开创中国量子计算工程化先河的创业团队。
近年来,本源量子研发出国内首个工程化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源”、首款国产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本源司南”,并与晶合科技共建国内首个量子芯片联合实验室。2018年,本源量子计算产业联盟成立,成员单位涉及包括金融建模、海洋超算、轮船制造、传感应用、人工智能、低温制冷、生物科技、大数据等领域。
“实验室里的技术再强大,再尖端,也只是发表一两篇世界期刊的杂志。要从实验室走向工程化,这个过程非常非常漫长,我们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我希望本源的量子工程师们可以坚持做下去,我们作为科学家也会给予你们最大的支持。”郭光灿经常说,“对于学生来说,我是一棵大树。中国有一句话叫做‘大树底下不长草’,但我不干涉他们,必须放手让他们去冲,去闯。中国还有一句话叫‘大树底下好乘凉’,我希望我是那棵可以乘凉的大树,当他们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可以随时来找我。”
“我这一辈子做好了一件事,培养了一批人,我也兑现了对学校、对国家的承诺,承担了我这一代的国家责任,履行了历史担当,此生无憾。“郭光灿说,他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量子计算机走出实验室,进行工程化建设,最终走向产业化,得到大规模的广泛应用。
郭光灿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科学的开拓者、先行者与奠基人。20世纪80年代,郭光灿率先将量子光学理论体系引入国内,并身体力行地推进相关研究和教育工作。20世纪90年代,郭光灿又率先将目光投向量子信息领域,在缺乏支持和经费的情况下努力开展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验,承担国家"973计划"项目,谋篇布局,培养人才。他对量子信息科学的执着、对国家科学发展大公无私的信念、对科学研究孜孜不倦的精神,终于使得量子信息科学在中国获得了长足发展。
张梦怡 肖玲 刘莹莹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项磊
编辑 许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