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入冬后,我们常常开车到偏远的乡间转一转。
一日,冬阳暖照恍若春,我们走在田埂上,呼吸着原野清新的空气。一丛丛枯草下面已冒出了许多青嫩的苗儿,细看有野豌豆、荠菜、刺刺芽、蒲公英、蛤蟆菜,还有一些不知名的野草。在我的认知中,这些野菜可都是春天的产物呀,怎么冬天就出来了?
确实,自古以来,文人墨客描写春野菜的名篇佳句数不胜数。“春在溪头荠菜花”“三月三,野菜胜灵丹”“春风只在园西畔,荠菜花繁蝴蝶乱”,野菜应该是春天的宠儿呀,人们踏青、挖野菜是春天的标配,没想到在寒冷的冬季竟意外遇见了它们。
望着眼前一棵棵苗嫩棵大的野菜,心中着实欢喜,我忙从车后备厢找来了小铲子。酥软的土壤,野菜轻轻一挖就出来。我们一路走走寻寻挖挖,到中午时已收获颇丰。这是一大片农田改成的树苗培育基地,很有规模。不远处有几间平房,应该是承包人的居住点,房后的两条小狗见到生人汪汪汪地叫个不停,好在主人是用绳子将它们拴住的,但也足以震摄外人的进一步靠近。房屋的前方有一口水塘,紧挨它的是一块菜园,菠菜、香菜、乌菜、青蒜这些应时冬菜长势喜人,这对于爱种植、自称城市农夫的我来说诱惑力巨大。可惜那两条看家狗一直在狂叫不止,只能望园兴叹。
要说挖野菜是体力活,那么择野菜就是功夫活,需要耐心、细心和恒心。这个季节,枯草遍地,一棵小小的野菜上沾满了枯枝杂叶,需要一遍遍地择洗。一天的辛苦劳作换来了晚上丰富的佳肴,一盘凉拌野菜、一盘野菜炒鸡蛋,压轴的是一锅热气腾腾、香喷喷的野荠菜饺子。尝到了甜头,我们隔三差五下乡,还戏说“到天然大菜园挖野菜去”,每次多多少少都有些许的收获。
虽说冬季的野菜没有春天多,但绝对的鲜嫩水灵,口感和品相赶超春野菜。有趣的是,野菜喜欢扎堆生长,有的地方一棵野菜没有,而有的地方只要在一处发现一棵,绕着它的周围查找,总能寻到一些它的同伴。还有一个现象,就是每次都能在野菜附近遇到一簇小根蒜,难道它是野菜的调味伴侣?小根蒜作为调味品,炒菜、拌馅,蒜浓味香,无与伦比。
野菜是指自生自长在田间地头,而不是人工大棚栽培的食用菜。值得一提的是,隆冬寒天,我露台小菜园的花盆里,也长出了一些荠菜和小根蒜。腊八节那天,在园子里随手挖了几棵,充当腊八粥里的小青菜,顷刻间荠菜的清香在粥锅里弥漫开来。这些长在花盆里的野菜,它的味道一点也不逊色,色泽更加翠绿、颜值更高。
野菜既可食用,又是天然良药。资料上说,荠菜可全草入药,茎叶作蔬菜食用,有利尿、止血、清热、明目、消积功效;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可用于治疗疮痈肿毒,咽喉肿痛;刺刺芽也叫刺儿菜,具有止血、降火的功效。它的叶缘上长满密密麻麻的小绒刺,这是我最不喜欢的一种野菜,记得小时候曾被它的刺扎过,所以一直对它避而远之;蛤蟆菜,是去年春天才结识的一种野菜。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公园里的一位大姐在挖一棵从未见过的植物,上前询问,才知它叫蛤蟆菜。只见它通体疙疙瘩瘩,和蛤蟆皮十分相似。大姐说,蛤蟆菜可以做菜,因它是凉性的,有着解毒、消肿、止痒、利湿的功效。由于这些野菜属于药食同源,含草酸较多,食用时一定要开水焯一下,同时还能去除野菜本身的苦涩味。应季野菜吃在口中,顿觉百蔬不鲜,不过野菜虽好,也不能贪吃。
我认识的野菜品种不多,虽然家里有一本图文并茂的野菜大全,但只要是自己没有吃过或没有确认过的野菜,光看书本上的介绍,是不敢轻易采食的。有些野菜的毒性很大,不可掉以轻心。
野菜的茎和根,焯水晒干后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我喜欢将它们用开水冲泡当作饮品,还美其名曰“保健茶”。当然,挖野菜是自己闲情雅趣的天性使然,也是为在乡间东游西荡找个美丽而又充实的由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