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外河对岸的一排树被砍伐了,窗含葱绿的景色没有了,对面的那些房子一览无余。数里外的山倒是近了,清晰了,却少了一种忽隐忽现的神秘意境。古人有诗:“花明正要微阴衬,路转多从隔竹看。”隔树如隔竹,相伴几十年的那些树,常使我产生美感,且抚慰心灵,治愈精神抑郁……河岸的树,何时重现呢?
先哲认为,人身寄寓于自然,自然映衬于人心,感召之盛衰气数。人即物,人物也。于是,有着“天地万物为一体,固有之性”这个根本认知前提,故而可以“参赞天地之化育”,达到“民物熙洽,熏为太和”的胜境。古人虽不知道什么是“量子力学”,但感知到宇宙属于一个整体,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建立多维交叉或重叠感应的信息场。
李渔精心打理私家园林,他说:“能以草木之生死为生死,终可与言灌园之乐,不则一灌再灌之后,无不畏途视之矣。殊不知草木欣欣向荣,非止耳目堪娱,亦可为艺草植木之家助祥光,而生端气。不见生财之地万物皆荣,退运之家群生不遂?”(《闲情偶寄》)
草木受人爱护而熏染人气,既已与人气息相通,若其被人疏忽,懈怠于浇灌,便会芜杂变野,乱象丛生;或枯萎衰落,渐渐消亡。再好的庭院、园林,如果聚不了人气的话,自会萧条,冷寂。人们害怕阴森之境,自觉转往有气机的地方栖息,营生。
袁枚观察发现:“人仗气运,运去则人鬼皆欺之。每见草树亦然,其叶畅茂者,蛛不敢结网;衰弱者,则尘丝灰积。”(《随园诗话补遗》)
苏轼在定州文庙前院栽种了两棵槐树,后来离开时,作《槐》诗云:“忆我初来时,草木向衰歇。高槐虽经秋,晚蝉犹抱叶。淹留未云几,离离见疏荚。栖鸦寒不去,哀叫饱啄雪。破巢带空枝,疏影挂残月。岂无两翅羽,伴我此愁绝。”动植物皆有灵性,并共同形成一种生态气场,人尤其敏感于周围环境及气场的作用,召为“镜像”,吉凶祸福隐显其中。
人禀天地正气而立身,生活中遇到困难,不能失去信心,草木生机可以助人振作精神。郑板桥告诉弟弟:“吾意欲筑一土墙院子,门内多栽竹树草花,用碎砖铺曲径一条,以达二门……”(《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二书》)草木济物利人,蕴含益寿之道,但人须有一颗“素心”,包括医者,“必资草木以行其术,然非高蹈之士,不能精而明之也。”(唐寅《菊隐记》)
景物因人成胜概。人能借自然之美让生活充满生机,也可以主观能动,使陈迹旧景焕然一新。
钟惺有八个字:“水木清华,神肤洞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