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池州消息 俯瞰,无边金色,布满田畴;遥望,屋舍俨然、白墙黛瓦;回眸,青山环绕、流水潺潺……走进今天的安徽省东至县,一幅景美、业旺、人和的和美乡村新画卷映入眼帘。
宜居,美丽乡村环境美
漫步在东至县洋湖镇东风村,宽敞整洁的晨间小道上,惬意悠然,偶尔传来鸡鸣狗吠之声,回荡在湛蓝的天空,掺进独属于乡村的清新泥土味;道边梧桐叶被风吹动,沙沙作响,在暖阳映照中显得格外温馨。这一刻,“和美”一词在这冬日乡村里彻底具象化。
“我们中心村今年建设乡土文化矮墙450米,铺设青石板鹅卵石步道390米,道路拓宽硬化160平方米,打造梧桐树节点、子房塘水系节点、东风水库观景平台各1处,村里环境越来越好,大家住得舒心,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说起村子的变化,洋湖镇东风村支书柯哲文有说不完的话。
今年以来,洋湖镇持续在乡村基础设施完善和美化提升上做文章,镇内农房门前屋后干净整齐,路旁小微景观随处可见,种满绿植的小庭院、开满鲜花的小湿地、充满笑语的小广场,整个小镇人气十足,乡村“颜值”不断提升。
民富,乡村振兴产业强
如果说乡村美了是“面子”上的荣誉,那么百姓富了才是“根子”上的实惠。坐落于洋湖镇珠虹村的安徽卢氏生态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池州市知名农业龙头企业。“今年我们瓜蒌种植规模1800亩,预计产量300吨,产值2100万元,平均给每位农户带来的保守收入在3500元以上。”该公司负责人卢向中介绍。
此外,洋湖镇其他特色产业多点开花,安徽家佳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开发了黄精豆丝、九华黄精丸等各类商品,其中豆丝制作技艺列入非遗文化保护名录;洋康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全自动生产线实现了从油茶果到茶油的智能生产,每日可加工5吨茶果,一次性可储存6万斤茶油……
这些都是洋湖镇积极探索产业兴旺之路的缩影,近年来,该镇始终把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工作重心,围绕主导产业重点突破、特色产业多元培育的目标,激活了乡村经济的强大动能,促进乡村“面子”“里子”统筹发展。
铸魂,群众幸福精神富
和美乡村,村民们既要有“身有所栖”的粉墙黛瓦,更要有“心有所寄”的精神家园。
“过去村民经常一有空就打牌、聊天,现在村里建设有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等,每周村干部都会组织丰富的文明实践活动邀请我们参与,闲暇时间我们也会聚在一起唱唱戏、下下棋、读书看报等。”珠虹村老党员赵道余说。
该镇还创新打造“有事找我”乡风议事基层治理品牌,充分调动全镇各村有威信力、有公益心、有话语权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信用户等182人组建成乡风议事会,组成了14支乡风议事队伍,除了鼓励群众积极反映问题,共同解决问题之外,乡风议事会还发挥着完善村规民约、研讨大事小情、组织志愿服务、推动移风易俗等多元职能,有效推动社会和谐稳定。
“如今,随手泼污水、随意堆垃圾的现象少了,爱护环境卫生的氛围浓了;‘红白事’大操大办的少了,勤俭节约的风气浓了;邻里互生嫌隙的少了,互帮互助的典型人物多了……”珠虹村党支部书记冯双龙说道。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行走于池州东至县青山绿水之间,秀美活力的乡村新貌愈加清晰,一个个有山有水、有形有魂的和美乡村正在崛起,一幅幅“有产业、有颜值、有乡愁、有活力、有福祉”的生动图景正徐徐展开。(刘丹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