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怀宁县高河镇坚持把党员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在增加有效供给、丰富教学形式、创新实践载体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不断提升党员教育培训引领力、感染力和渗透力。
突出供给多样化,合理布局满足党员教育需求。坚持组织推动和党员主动相统一,变“统一授训”为“按需派单”,打造更加适宜党员全面发展的学习环境。摸清需求针对学。通过调查、座谈、问卷等多种形式,将党员教育的重点聚焦到党建工作的亮点、党员想学的热点、群众关注的焦点上,推出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家政技能、农机知识、就业创业等系列培训课程。划分板块精细学。按照“串点成线、以线带面”的思路,将存量教育资源整理归并进党的建设、城乡规划、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社会保障、普法宣传等六大套餐模块,逐步形成定位清晰、覆盖广泛、布局合理、互补共享的党员教育资源体系。因材施教分类学。针对不同党员群体特点,健全培训需求反馈、质量评估机制,定制党员学习个性化标准,动态掌握党员知识储备情况,将党员教育培训打造成有“台账”、有“清单”、有重点的系统性工程。2024年以来分层分类召开党员专题培训14场次,覆盖党员2400余人次,既将党的政策方针讲深、讲活、讲透,又把党员群众心声讲清、讲全、讲深。
突出形式多彩化,多方参与激发党员学习兴趣。以党员教育为切入点,变“单兵作战”为“统筹发力”,构建党组织互联互动、活动联办共享、党员牵手共进的教学矩阵。上级紧联下级学。以“共上一节党课、共研一个课题、共谋一番事业”为主体,推深做实党建联建共建机制,明确“组织生活同过、为民实事同办、人才队伍同育”三条基本思路,制发“主题党日”提示单,联合驻区企(事)业单位按月领题开展活动,推动党员教育资源高效流动集聚、迸发生机活力。培训紧联活动学。统筹区域内党员教育培训基地、红色阵地、特色党群阵地、乡村振兴示范基地,打造全方位全过程全景式的党员学习平台,通过互动式、启发式、交流式教学,使党员在沉浸式体验中接受思想洗礼,有效提升学习鲜活度。内部紧联外部学。聚焦和美乡村建设、城市基层治理等主题,主动走出去、请进来,组织党员干部分批赴桐城、岳西等地开展小班化、精品式教学,为党建业务互融互促提供更多思路和样板。2024年来与县直单位共同开展组织生活30余次,组织党员赴外地交流学习70余人次,以更多接地气、冒热气、带露珠的课程,更好地吸引党员、引领党员。
突出载体多元化,搭台定位助推党员学用结合。充分发挥“标杆”和“样板”的示范带动作用,变“理论根基”为“实干能力”,做好理论学习深化内化转化文章。以比促进。将党员教育课堂前移到理论宣讲、基层治理、惠民政策宣传、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领域、一线前沿,持续深化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党员先锋队等载体建设,以择岗定岗为无职党员搭台定位,广泛开展比特色优势产业拼集体带动增收、比基层治理载体创新拼环境卫生整治有效、比民生实事落地拼党员群众口碑系列活动,常态化推动党员下沉网格、服务嵌进网格,实现理论学习成果向基层延伸、与实践对接。借事阐理。充分发挥互联网高时效、广覆盖、频互动的优势,推荐先锋典型参与党建融媒体作品创作,结合本土特色拍摄4部“镜头里”故事,依托户外大屏、远教站点、云端平台集中定点投放,实现党员教育资源的云端“配送”。以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为契机,邀请短视频主角人物拿起话筒走上讲台,面对面分享镜头外的平凡故事,使典型人物更丰满立体、榜样力量更深入人心。2023年以来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80余场,解决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170余件,使主旋律更强劲、正能量更高昂。
(刘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