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叶集区三元镇紧密结合“无事”找书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紧密围绕队伍建设、产业创新、民生福祉三个方面下功夫、出实招,不断助推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奏响“队伍建设”进行曲,强化责任担当“硬实力”。坚持“引才”为先,创建“乡创中心”服务项目,推行“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理念,为农户、大学生、返乡青年、退役军人等有志青年打造自主创业“造梦空间”,吸引进本地人才回乡创业,外地人才到乡发展。同时充分利用新媒体、互联网等手段,大力宣传三元镇农旅融合产业发展模式,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三元镇的发展情况,持续增强吸引力。坚持“育才”为本,坚持“引进来 走出去”模式,积极培育人才好苗子,依托区委党校、新春耕读班等方式,以理论授课与现场观摩相结合的形式,不断完善镇村干部、乡土人才的理论提升和实践锻炼,并组织基层党支部书记、优秀党员、产业能人到其它地市学习先进模式、成功经验,为三元镇发展不断注入新动力,同时积极推进村干部队伍学历提升工作,通过全面摸排精准掌握村干部学历提升需求,不断提高村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2023年17名村干部完成学历提升并拿到毕业证书。坚持“留才”为重,结合“无事”找书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实施“党建+人才”模式,常态化开展人才信息摸排工作,确保第一时间掌握在外人才信息,建立人才台账10余册,记录人员150余人。积极制定完善村干部薪酬管理条例,建立健全村干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制度和离任村干部生活补助等制度,让村干部无后顾之忧。充分利用党小组“板凳会”、创业就业座谈会,加强与本地致富能手的沟通交流,截至目前,召开返乡人士新春座谈会3场,70余名返乡人士代表参加座谈会。
奏响“产业创新”致富曲,赋能乡村发展“源动力”。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书记工程”来抓,牢牢把握乡村振兴衔接机遇,三元镇党委统筹谋划,制定村集体经济发展“整镇推进”三年行动计划,因村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各村社资源禀赋、用地指标、技术服务等优势,通过外出观摩、订单洽谈等方式,加强对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审核并积极协调对接政策、资金支持,统筹推进工作。创新推出“跨村联建”抱团发展模式,邻村共建麻黄鸡养殖基地、果蔬温室大棚,实现产业集中、资源整合共享,利于品牌打造,做大做强。同时对于麻黄鸡养殖项目进一步有精细化管理,创新开展村社干部认缴分红模式,出台《三元镇关于推进麻黄鸡养殖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明确村社干部参与集体经济管理、认缴分红等方式,印发麻黄鸡养殖日常巡查登记表、收支监控表等一系列制度文件,确保自营项目在制度框架内安全、有序运行,在压实村社发展集体经济责任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村社干部参与集体经济管理积极性。2024年在养殖技术成熟的基础上,继续延伸麻黄鸡产业链,在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的村进行麻黄鸡育苗项目,该项目预计年底创收50余万元。坚持“非遗+文旅”发展模式,依托非遗文化手工空心挂面打造乡村旅游“精品主题村”,坚持以“手工空心挂面生产加工+非遗文化服务”为引领,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打造“数字+农业”发展新模式,推动发展“田管家”全程农事服务,各村(社)先后成立为民农事服务公司,为农户提供“保姆式”“点单式”服务,通过农资集中采购、农机统一调配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升集体经济效益,2023年以来开展“保姆式”服务近500亩,农户亩均收益583.45元,村集体亩均收益145.86元。
奏响“民生福祉”幸福曲,凝聚基层治理“服务力”。坚持“党小组建在网上、人员定在格上”的工作原则,优化调整全镇48个党小组,以党支部为纽带建立72个农村网格,构建“党建+网格”乡村治理新格局,选配70名农村党员干部担任网格长,切实编牢“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体系,真正实现多网合一。积极组建镇村文艺队伍24支,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通过举办“无事”找书记“乡村春晚”、“无事”找书记少儿才艺比赛、乡村民俗文艺演出等宣传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创建新风文明超市,鼓励群众通过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积攒奖励积分,2024年各村(社)结合“无事”找书记开展各类文娱活动及志愿活动210余场,累计参与人数达4100余人次。进一步全面落实“五必访”工作,网格员定期走访,倾听群众声音,了解群众思想动态和相关诉求,做到早发现、早解决。同时通过入户走访,宣传重点工作,拉近干群距离。截至目前,通过“无事”找书记线上办件31000余件,网格员开展“五必访”活动走访4200余户,收集意见建议280余条,运用党员“智囊团”和矛盾调解队调解矛盾190余件,有力有效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今年,三元镇党委坚持以服务群众为出发点,拓展乡村治理思路,创新搭建“元”访室、“元”诊室、“元”农服、“元”法庭、“元”事通、“元”连心等“六元空间”智慧功能版块,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为人民群众提供家门口最优质的服务。
(汤卫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