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一个引领、两度执法、三为服务”交通执法123新模式,全面推行柔性执法方式,着力加大柔性执法力度,全面提升柔性执法水平,六安市交通执法支队马头超限超载检测站坚持把柔性执法作为日常工作的重要载体,为推动严格、公正、文明执法,营造更加和谐的交通执法环境。
▲规范标准的“四基四化”站房
围绕“一个引领”
六安市交通执法支队马头超限超载检测站持续践行执法为民、服务社会宗旨,将“党建+”和“六好党支部”融入执法工作实践,促进党建工作创新发展,坚持与企业开展具有时代特征的“党建+执法+共建+服务”特色党建工作品牌,加强“六好党支部”品牌建设,持续推动党建工作向纵深发展。
党建工作与执法业务工作如同“车之双轮”“鸟之双翼”,推动党建工作和执法工作深度融合,将党建工作与执法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评”的要求,压实主体责任。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注重实效。
▲开展先进示范岗评比
“党员(党员集体)示范岗”和“执法(执法集体)岗位之星”创建工作与群众满意度工作相结合,与加强单位作风建设相结合,从工作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创建工作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采取得力措施,扎扎实实地工作,确保取得“命名一个岗,树起一面旗,表彰一个岗,带动一大片”的实实在在成效。
践行“两度执法”
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推行执法“三步走”和“721”执法模式,不断创新执法方式,取得良好社会效果。以点带面推行执法“三步走”模式。坚持以教育为先,警示为主,行政处罚最后,推行“七分服务、两分管理、一分执法。”在执法过程中对轻微违法行为,通过讲问题、说案例达到以案释法、以案示警目的,引导或鼓励行政相对人迅速纠正违法行为,切实解决重罚轻管、机械执法、一罚了之等问题。
讲温度、有力度、谋深度,马头超限超载检测站始终秉持“依法办事、热情服务”的服务承诺,持续探索窗口服务新模式,为企为民提供更为高效便捷服务,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主动作为,不断延伸服务触角,通过中午、晚上延时服务等形式,从小事入手,热心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题,温暖民心,拉近与群众距离。为驾驶员准备饮水机、纸杯、交通运输法律法规宣传单页、展板,并设置报架、雨伞、药箱等便民设施,从细微处着手,不断优化处理分中心服务环境,开辟服务专区,营造温馨和谐的服务环境。从细微入手让司机感到宾至如归细微关怀,大力营造温馨和谐的服务环境。
开展“三为服务”
坚持以群众满意、企业受益、社会认同为执法服务的重要标准,坚持抓好“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为交通护好航”三为服务,不断优化执法服务,着力提升行政执法满意度。推行“柔性执法”是打造服务型窗口、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举措。坚持以树立“服务型”执法理念为中心,注重法律制度的刚性和执法方式的柔性相融合,推动行政执法窗口从重管制转向重服务,从简单粗暴执法转向刚柔并济接轨。
以温情服务作为提升服务质量的重点,让“引导服务、微笑服务、文明服务”走进服务窗口,提升群众办事体验感,让“礼仪服务”似缕缕春风吹进办事群众心里。执法队员用真心、用真情服务群众,设身处地为民排忧解难,倾心擦亮服务“小窗口”,做好执法为民大文章。“首违不罚、轻微免罚、说理式执法”等柔性执法措施,让货车司机们感受到温暖,受到行政管理相对人的一致好评。
为进一步规范执法办案水平、改进提高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公平、公正、廉洁执法,强化法制监督。对执法案件采取电话回访、一般回访、重点回访等方式,帮助企业分析违法后果,检查企业违法改正情况,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引导其主动纠正失信行为,鼓励和支持失信主体通过依法履行相关义务,充分彰显交通运输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不断优化交通运输行业营商环境。为企业负责人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安徽省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等交通运输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执法标准,详细了解企业对交通执法意见、建议。现场填写《行政处罚案件执法回访记录表》,征询为企业优化服务环境意见建议。帮助企业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依法依规经营,共同维护运输市场秩序。
转变执法理念,改进工作方法,强力推进服务型柔性执法理念,从过去单一治超工作向交通综合执法、柔性执法、科技执法等方式转变。以基层站所“四基四化”建设为抓手,持续加强执法队伍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面应用“安徽省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公开运行系统”、“非现场执法平台”和“部省共建交通综合执法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省、市联网执法,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智慧科技执法水平,全面提升精准高效执法。
马头超限超载检测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从标准化建设、文明执法、规范化管理等细节做起,狠抓治超窗口形象建设,坚持依法行政,强化科技治超,积极探索长效管理机制,不断提升执法服务能力,为六安“绿色振兴、赶超发展”提供坚强交通执法保障。
(杜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