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力球表演、合唱、舞蹈、朗诵、快板、模特秀……近20个精彩节目正在轮番上演,美食市集、跳蚤市场、便民服务等项目人气满满,一场妙趣横生的“幸福邻里节”正在玫瑰园小区火热进行中。转变治理理念,寻求治理“优解”,芙蓉社区环翠居民区党委玫瑰园小区党总支以颐乐学院、成长驿站为平台,以邻里节为载体,以小区社群为粘合剂,依托“五心工作法”,将邻里文化与基层治理完美结合,实现寓文化于治理、以邻里促治理的迭代循环。
落实“五心工作法”,用情用力解民忧
“小孙,请问小孩的身份证在哪里办?”网格员孙慧正穿梭在玫瑰园小区里“巡逻”,一声呼唤,让她停下脚步。“您好,您可以去经开区户政中心办理,我来给您一个联系电话。”孙慧边说边拿出一张写满电话的“居民服务单”,寻找起来。帮助居民、调解矛盾、巡查环境……每一天,35岁的孙慧忙碌而充实。
章道勇,51岁,居民眼中最亲切的“章哥”,既是党员,也是退役老兵,退伍不褪色,他将党员作用发挥在网中、红色力量融合在格内落到实处。作为小区的红色小管家,章道勇积极做到居民登记信息,知晓居民生活状况,宣传政府的民生政策、反映居民关心的热点问题,并率先在所在的楼栋成立楼栋议事,开展各项议事活动;为不遗漏居民的及时需求,他特意将居民微信群置顶,有人咨询反馈事情,他总是第一时间回应。他在岗期间任劳任怨,事无巨细,如今早已成为楼栋居民眼中当之无愧的红色小管家。
近年来,合肥经开区芙蓉社区做实党建引领小区治理机制,落实“夯实工作基础强民心、细化社区服务暖民心、引导共商共治齐民心、培育社会组织聚人心、做好‘接诉即办’稳民心”的五心工作法。6名网格员、10名红色小管家活跃在玫瑰园小区网格中,形成“党总支-党支部-红色小管家-楼栋党小组组长-网格员”的循环自治系统让城市小区治理更加敏捷高效。
搭建楼栋议事平台,抓住居民自治“金钥匙”
“发现问题及时商讨解决方式,解决不了的及时向小区党组织上报。”玫瑰园小区党总支书记杨霞介绍说,通过搭建楼栋长议事平台,在小区内的20个楼栋建立楼栋议事机制,倾听群众的“呼声、心声”,聚集垃圾分类、停车位、邻里矛盾、楼栋外立面维修等问题……依托楼栋长、党员、红管家等发起邻里讨论、现场查看等,实现“楼中事在楼中解决”。
小区7号楼居民反映地下车库出现漏水情况,影响居民正常停车和出行,存在安全隐患,希望相关部门能尽快处理。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小区党总支启动吹哨报到机制,多次召开地下车库漏水吹哨报到协调会议。会议对该事项职责进行明确,确定维修方案,现已将漏水点维修完毕,车库恢复使用。
聚焦“一老与一小”,托起小区的“朝夕美好”
一老”连着“夕阳”,“一小”连着“朝阳”,“一老一小”牵动每个家庭。小区作为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能否服务好“一老一小”,是治理的关键。玫瑰园小区党总支完善小区自治体系,搭建颐乐学院、成长驿站服务平台,不断提升“一老一小”服务的“硬举措”与“软实力”,为“一老一小”群体提供个性化服务。
玫瑰园颐乐学院共包含模特、柔力球、新疆舞等12支文艺队伍,主要由小区的老年文艺爱好者组成。小区党组织牢牢将居民兴趣爱好与治理工作相结合,为他们构筑展示的舞台,让老人们既能展示自己的风采,又能参与到小区治理中来。
此外,聚焦青少年家庭资源,提高居民参与小区治理积极性。以孩子为纽带,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楼栋,通过微项目培育、孵化,带动更多居民参与小区事务的共管中来。玫瑰园小区萤火志愿服务团队组建“法护少年行”微项目,呼吁社区居民们参与到对青少年的普法活动中来,同时培养孩子们的社区主人翁意识和乐于奉献的志愿服务精神,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社会事务,投身于公益活动中,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创新“玫瑰义工社”运转,“加码”居民全域幸福
周末时光,小区居民经常聚到一起进行掼蛋、乒乓球交流比赛……在玫瑰园小区,这样一幕的生活场景已经成为居民间的默契约定,而这些都得益于小区社群的建立。
小区社群是玫瑰园小区居民余永东等四位热心业主精心打造的社群文化品牌,发起的初衷是“促进邻里交流,提升小区知名度和精神风貌”,以“文体交流体验”为核心,通过组建掼蛋、乒乓球俱乐部、举办系列活动等,为居民交流平台。据悉,自2017年初举办小区首届掼蛋比赛以来,现如今已举办了十届有余,乒乓球俱乐部也经常代表小区参加比赛。目前,玫瑰园掼蛋俱乐部有240余人,乒乓球俱乐部有近200名成员。
另一边,小区的“爱心互助社”多年来用一针一线连接小区邻里情。71岁的卢学霞阿姨有着一手裁剪缝纫的好手艺,疫情期间她发现许多居民都有缝补衣物的需求,便组织一批缝补的阿姨们组建“爱心互助社”开展义务缝补服务。裁裤边、钉纽扣、换拉链……在玫瑰园小区的居民遇到这样的生活小难题,就会第一时间想到小区里的“围裙妈妈”们。在她们的巧手下,一件件衣服焕发出新的生机,给小区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将文化之于治理,正如养分之于良田,唯有养分充足,良田才能粮丰果茂。邻里文化是适惠大众,利于治理的。合肥经开区芙蓉社区环翠居委会一直将“释放文化的社会治理功能”作为解锁治理工作难题的“密码”,持续发挥文化的嵌入能力,把邻里文化植入治理肌理,增添治理工作的方圆线条,增加社区服务的暖色主调,彰显了基层治理民生温度。
程欣 杨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