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安庆消息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多年来,大龙山镇总铺社区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着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和乡村治理水平,推进“四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由点到面突破,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网格服务,疏通基层治理脉络体系。社区整合各类资源,探索形成“党支部+网格员+业主委员会+三长+志愿者”的“百姓管家”群防群治治理体系,推进党的“神经末梢”向居民小区、楼栋、村民小组延伸。截至目前,全社区2个居民小区,8个自然村民组共划分网格18个,网格员18名。坚持将服务理念、服务内容融入网格服务中,精准设计项目、丰富服务方式,在共性服务的基础上,赋予各网格员不同功能,推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联动共赢,实现网格管理“无死角”。每天网格员深入村头巷尾、农户庭院、田间地头,累计开展理论宣讲、惠民帮扶、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受众人群达两千余人次。
共享共建,推动乡村治理融合发展。“村里有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广场、健身广场、绿化公园、老年学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红色驿站等各类活动场地,全村有6支广场舞队伍,还有二胡队伍、黄梅戏队伍、书法队伍,光是我们村里人就能演出一台文艺晚会。乡亲们一起搞文体活动,乡村生活更加和美。”今年刚退休便加入社区志愿服务队伍的嵇爹爹说道。
为满足乡亲们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社区全力推进乡村文化空间营造提升,构建15分钟生活服务圈和老年学校。健全和完善了村规民约,开展“最美庭院”“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举办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
四治融合,建设和谐有序美丽乡村。在推进乡村治理过程中,社区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有针对性地解决治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解决农村老人特别是特殊困难老人“做饭难、吃饭难”问题,社区依托居家养老服务站阵地,深挖专业乡厨、志愿队伍和社会慈善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老年食堂”;在农村倡导推行婚丧宴请“简办菜单”,打造“事前共商、事中监督、事后评议”的全流程推进机制。
随着农村居民生活需求、利益诉求、价值观念多样化,对乡村治理提出了新要求。接下来,社区将进一步促进乡村组织建设,创新务实管用的乡村治理方式,推动解决乡村治理领域突出问题,不断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严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