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谢谢你们了,俺的土地跟租金终于要回来了,两邻家也能和睦相处了,对亏你们来调解!”,近日洪集镇综治中心工作人员拨通信访人龚某的电话进行回访时,电话那头传来声声感谢,感谢镇村干部帮他们调解土地矛盾。
今年3月,洪集镇龚某到镇反映其3分土地被邻居朱某占用却不归还,对此他感觉很闹心,希望镇村干部可以出面协调。为及时化解群众矛盾,洪集镇立即联系包村干部前往地头查看,在现场双方互不让步各执一词,一方认为自己土地被人占用耕种是受害者,另一方则认为那块地没人种自己一直在耕种,合情合理。镇村干部变身“调解员”,一方面核实认定了土地的所有人是龚某,另一方面也了解到朱某以为是荒地才去耕种的,也批评教育了朱某知道了是人家的地就应该归还。后经镇村干部调解,朱某答应将那3分土地归还给龚某,并愿意支付使用这块土地的地租,双方握手言和,矛盾得到了圆满解决,通过真情调解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避免产生积怨。
一直以来,洪集镇始终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作为树牢宗旨意识、站稳人民立场的具体行动方略,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加强矛盾纠纷源头化解,提升镇域社会治理水平。群众利益无小事,细微之处见真情,洪集镇多措并举,切实推进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一是发挥网格队伍前哨调解作用。洪集镇根据辖区实际,共划分277个网格,配备91名网格员,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要素分解至网格,全面实行网格服务精确定位、精确定人、精确定责,实现服务全覆盖、工作“零距离”,采取说理普法、沟通谈心,摆事实、晾依据、讲道理等多种劝解疏导方式,消除怨气解决矛盾。
二是落实清单式闭环工作机制。强化矛盾纠纷动态排查,将网格工作细化为自下而上收集问题,自上而下解决问题的主渠道。充分发挥网格员在矛盾纠纷“摸排-调处-化解-回访”全过程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今年以来,网格队伍通过“无事”找书记基层社会治理大数据管理服务平台录入矛盾纠纷、群众诉求等服务件共5590件,办结5590件,办结率达100%,真正做到发现在早、防范在先、化解在小。
三是各方联动形成化解合力。洪集镇积极推动“一站三中心”规范化建设,将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等各职能部门纳入调处中心,构建镇政法委员抓统筹,调解员、网格员、法律明白人等力量参与的“1+N”组团式多元调解体系,实现靠前指挥、处置迅速、高效化解,切实把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做真做实。今年来,全镇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33件,调解成功率达95 %以上,有效防止矛盾激化,打通矛盾纠纷化解“最后一公里”,依靠和发动群众,最大限度把小矛盾小问题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打通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筑牢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堤坝”。
(张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