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大皖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安庆:新规实施首日 美颜“生鲜灯”退场

2023-12-04 10:32   安庆新闻网

安庆新闻网讯   12月1日起,让生鲜看上去更有色泽的“生鲜灯”全面禁止使用。新规实施首日,记者随机走访市场发现,红色“生鲜灯”已被普遍更换成普通照明灯,肉类、蔬菜等生鲜类产品“素颜”上市。

生鲜“脱去”红色滤镜

当天上午8时,在华中路龙狮桥农贸市场,几十家肉类、鱼类等摊位前聚集了不少买菜的市民。摊位上方,原本悬挂着的色彩红艳的“生鲜灯”已全看不见影儿,统统被换成了白炽灯,猪肉在白光照射下恢复了本来面目。经营户们说,随着新规实施日临近,本周起就陆续下架“生鲜灯”。

好几天没买菜的市民方媛很是惊喜,她在一家猪肉铺前,很轻松就挑好了一块新鲜的前腿肉。“以前来买肉,肉被灯照得红彤彤的,还得一块块移出红灯下挑选,很麻烦也很费时间。现在好了,再也不会被‘生鲜灯’蒙蔽,买菜心里更踏实了。”

记者对比发现,换成普通白炽灯后,生鲜食品在灯光照射下与自然光源下的色泽差别不大,肉类新不新鲜、果蔬品相好不好,一目了然。

工农街农贸市场一位猪肉经营户坦言,以前挂生鲜灯也是无奈之举,家家都在用,不用会显得自家猪肉“黯淡”不少,但其实老百姓对“生鲜灯”早就不买账了。“做生意还是诚信最重要,靠‘生鲜灯’卖不新鲜的肉,到头来也是砸自家招牌。”

不仅是市民常光顾的农贸市场,各大生鲜超市、卤菜店等常见“生鲜灯”的场所,也在新规实施后难寻“生鲜灯”。

持续紧盯重点经营场所

过去的农贸市场时,“生鲜灯”成片悬挂,“红灯区”十分扎眼。如今“生鲜灯”能大面积消失,要归功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的《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其中规定:自2023年12月1日起销售生鲜食用农产品,不得使用对食用农产品的真实色泽等感官性状造成明显改变的照明等设施误导消费者对商品的感官认知。

早在今年7月,新规实施前的过渡期,安庆市市场监管局做了大量政策宣传和“生鲜灯”排查工作,引导经营户正确认识“生鲜灯”,确保生鲜农产品脱去“滤镜”。到了11月,这项工作开展更加密集,各基层市场所工作人员挨家挨户上门宣传,保证每位经营户都知晓政策。

目前安庆市市场上禁用“生鲜灯”工作基本完成,全市所有52家农贸市场352个肉类摊和299家商超的灯具已全部完成更换,更换灯具总数超5000盏。

“我们辖区有两家农贸市场和多家生鲜超市,从上周起,就有商户主动摘下‘生鲜灯’,昨天绝大部分已被更换。今天新规实施第一天,我们又对市场展开了一次排查,对个别未更换的经营户先予以警告,责令3天内改正。若拒不整改,将按照规定处以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迎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康熙河市场所所长朱晓忆说。

下一步,安庆市场监管局将持续紧盯食用农产品销售的重点经营场所,规范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行为,督促经营者正确使用灯具,还生鲜农产品“本色”,营造安全健康的食品消费环境。消费者如发现仍有经营户使用“生鲜灯”,可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

(全媒体记者 程呈 通讯员 姚天理)

安庆新闻网讯   12月1日起,让生鲜看上去更有色泽的“生鲜灯”全面禁止使用。新规实施首日,记者随机走访市场发现,红色“生鲜灯”已被普遍更换成普通照明灯,肉类、蔬菜等生鲜类产品“素颜”上市。

生鲜“脱去”红色滤镜

当天上午8时,在华中路龙狮桥农贸市场,几十家肉类、鱼类等摊位前聚集了不少买菜的市民。摊位上方,原本悬挂着的色彩红艳的“生鲜灯”已全看不见影儿,统统被换成了白炽灯,猪肉在白光照射下恢复了本来面目。经营户们说,随着新规实施日临近,本周起就陆续下架“生鲜灯”。

好几天没买菜的市民方媛很是惊喜,她在一家猪肉铺前,很轻松就挑好了一块新鲜的前腿肉。“以前来买肉,肉被灯照得红彤彤的,还得一块块移出红灯下挑选,很麻烦也很费时间。现在好了,再也不会被‘生鲜灯’蒙蔽,买菜心里更踏实了。”

记者对比发现,换成普通白炽灯后,生鲜食品在灯光照射下与自然光源下的色泽差别不大,肉类新不新鲜、果蔬品相好不好,一目了然。

工农街农贸市场一位猪肉经营户坦言,以前挂生鲜灯也是无奈之举,家家都在用,不用会显得自家猪肉“黯淡”不少,但其实老百姓对“生鲜灯”早就不买账了。“做生意还是诚信最重要,靠‘生鲜灯’卖不新鲜的肉,到头来也是砸自家招牌。”

不仅是市民常光顾的农贸市场,各大生鲜超市、卤菜店等常见“生鲜灯”的场所,也在新规实施后难寻“生鲜灯”。

持续紧盯重点经营场所

过去的农贸市场时,“生鲜灯”成片悬挂,“红灯区”十分扎眼。如今“生鲜灯”能大面积消失,要归功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的《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其中规定:自2023年12月1日起销售生鲜食用农产品,不得使用对食用农产品的真实色泽等感官性状造成明显改变的照明等设施误导消费者对商品的感官认知。

早在今年7月,新规实施前的过渡期,安庆市市场监管局做了大量政策宣传和“生鲜灯”排查工作,引导经营户正确认识“生鲜灯”,确保生鲜农产品脱去“滤镜”。到了11月,这项工作开展更加密集,各基层市场所工作人员挨家挨户上门宣传,保证每位经营户都知晓政策。

目前安庆市市场上禁用“生鲜灯”工作基本完成,全市所有52家农贸市场352个肉类摊和299家商超的灯具已全部完成更换,更换灯具总数超5000盏。

“我们辖区有两家农贸市场和多家生鲜超市,从上周起,就有商户主动摘下‘生鲜灯’,昨天绝大部分已被更换。今天新规实施第一天,我们又对市场展开了一次排查,对个别未更换的经营户先予以警告,责令3天内改正。若拒不整改,将按照规定处以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迎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康熙河市场所所长朱晓忆说。

下一步,安庆市场监管局将持续紧盯食用农产品销售的重点经营场所,规范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行为,督促经营者正确使用灯具,还生鲜农产品“本色”,营造安全健康的食品消费环境。消费者如发现仍有经营户使用“生鲜灯”,可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

(全媒体记者 程呈 通讯员 姚天理)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