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又到了学生们期盼已久的暑假,他们中的一部分选择了“电子消暑”——眼睛紧盯屏幕,手指不断点击,伴随着咯咯的笑声,沉浸在网络世界之中……然而,这样的场景却让不少家长忧心忡忡。
近年来,网络世界带给未成年人数字时代机遇的同时,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也让孩子们迷了眼,一时间难以分辨好坏,人生观和价值观容易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眼下正值暑期,如何为未成年人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再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未成年人“触网”易受不良信息侵蚀
暑假来临,未成年人有了大把的闲暇时间,不少时光都被网上冲浪填满,即使短暂的下线,心里却还依旧惦记着线上的“花花世界”。
《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2)》显示,未成年人近半年内的上网率高达99.9%,显著高于全国互联网普及率73%,网络已成为未成年人成长发展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孩子上网看什么、玩什么、聊什么”,是不少家长关心的事情。
“漫画《霸道总裁爱上我》,充值18元观看完整版”“加好友免费送游戏皮肤”,更有甚者,将富有挑逗意味的文字配上萌娃图片,引诱未成年人点击……种种专为未成年人“量身定制”的网络乱象不断花样翻新。
除了玩网络游戏之外,跟风网络流行文化在未成年人群体中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比如学唱网络流行歌曲,模仿网红说话语气和穿衣打扮等。这其中,还包括了有人大肆鼓吹的“奶辣风”“霸凌风”“家暴妆”等畸形审美。
还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AI换脸”“AI绘图”等技术,对未成年人实施诈骗,或生成低俗色情图片和音视频向未成年人传播;也有人运用技术手段,有偿“帮助”未成年人躲避防沉迷系统,谋取不正当利益。
此外,刷短视频也是这批“网络新生代”最主要的休闲方式之一,短视频的碎片化、多样性、互动性等特征很好地迎合了未成年人的娱乐诉求和社交需要。
“有的农村孩子刷短视频已到‘走火入魔’的地步了。”全国人大代表李君表示,未成年人刷短视频时,经常会受到虚假低俗信息和不良观点的影响,比如冒充高富帅炫富、吃播铺张浪费、不工作在家“躺平”等。还有的短视频作者刻意设计一些夸张的剧情,为了博人眼球毫无底线,甚至专门“套路”未成年人。
2022年末发布的《2021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有38.3%的未成年网民在上网过程中接触过不良或消极负面信息。
“我们处理的涉及未成年人的法律问题,很多都跟网络有很大的关系。比如把未成年人的照片加工成色情图片;教唆未成年人背着家长给网络游戏充值;在未成年人玩网络游戏时对其使用露骨语言骚扰;组建微信群对某个未成年人进行辱骂等。”长期从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于旭坤表示,这些情况在实际案例中均有出现。
青少年网络素养有待提升
此前,因为一场“饭圈”骂战,北京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总队民警王爽值守的“首都网警”微博曾在短时间内收到无数粉丝的私信举报。她在梳理这些举报信息后发现,很多参与攻击、谩骂的网民都是未成年人。
这样的情况并非孤例。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在梳理近年的未成年人涉网犯罪案件中发现,多名未成年人因受到网络不良信息影响而实施违法犯罪,其中数名涉嫌吸食、贩卖毒品的未成年人还是在校学生。
今年5月发布的《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年度报告(2022)》中指出,当前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还存在一部分有待整治的突出问题,特别是未成年人网络沉迷和网游低俗化现象有待整治。具体表现为网络游戏及部分学习类App预装儿童智能应用游戏化、商业化、色情化,一些学习类App存在学习功能少、休闲功能多、诱导营销多的问题,影响未成年消费者身心健康。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方增泉近日发布了其团队最近3次进行的青少年网络素养调查数据:2017年青少年网络素养平均得分3.55(5分制),2020年平均得分3.54,2022年平均得分3.56,总体得分水平处于及格线以上,但目前青少年网络素养仍存在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于旭坤告诉记者,未成年人往往心智还未健全,自我保护意识较差。一方面未成年人容易受到不法侵害成为受害人;另一方面未成年人可能被色情、暴力等不良网络信息影响,引发其盲目效仿甚至实施犯罪活动,成为加害人。
记者梳理发现,目前我国已有20多部法律法规及政策性文件提及“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相关内容。其中,2021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专门增设“网络保护”篇章,对未成年人网络信息保护、网络沉迷防治等作出要求。
近日,中央网信办开展“清朗·2023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针对未成年人用户数量较大、对未成年人具有显著影响的网站平台以及儿童智能设备,重点聚焦有害内容隐形变异、网络欺凌、隔空猥亵、网络诈骗、不良内容、网络沉迷、新技术新应用风险问题,从深从细全面整治,从严从重处置处罚,持续净化网络生态。
构建良好网络生态需压实平台责任
“从法律角度看,我国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护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建立。”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法律系主任、副教授郑宁指出,从具体落实层面看,需要将相关规定全面融入技术落实层面,各方共同努力配合以确保法律法规切实执行。
保障未成年人用网安全,建构良好的互联网生态环境,需要全社会为其保驾护航。
从2019年开始,快手、抖音、腾讯等平台陆续推出“青少年模式”,对未成年人浏览内容、上线时间及打赏行为等进行限制,有些平台还会将网络使用情况反馈给家长。
于旭坤指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是一个综合性问题,在互联网平台“青少年模式”的基础上,还应建立起有效、专业的未成年人保护机制。政府部门需要履行执法监督、责任追究职能,家长和教师也应该注意自身网络素养的提升,各方要共同参与。
为有效防止“青少年模式”流于形式,作为内容载体的平台应如何落实?
郑宁认为,为解决单个企业投入成本过高、“青少年模式”缺乏统一具体标准的问题,需要各方形成合力,建议由政府或者行业协会统一搭建面向未成年人的“内容池”,认真调查研究,以未成年人和家长的真实需求为出发点,明确内容的类型、数量、更新频率等标准;鼓励各平台提供原创或者统一采购适合未成年人观看的作品,着力打造精品,对创作适合未成年人观看内容的创作者进行奖励;再根据不同年龄段进行内容分类,使“青少年模式”能够真正为未成年人提供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内容;还可将“青少年模式”的落实情况列为互联网企业社会责任考核体系的重要指标,并通过法律、经济等手段强化监管,让不断加大投入优化“青少年模式”内化为企业的自觉。
“构筑未成年人保护屏障需线上线下相结合。”于旭坤建议,相关平台内部要构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机制,信息内容、技术、营销、安全、社会责任等都要贯彻“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将强制报告义务落实到位。同时,在算法推荐上,做好优质内容建设,避免让未成年人接触不安全行为或者违反社会公德行为的信息。网络平台还需建立便捷、合理、有效的未成年人使用提示和投诉举报机制。
郑宁还提出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理念,指出学校教育和社区支持的重要性。她建议将开设网络素养课程作为未成年人从小学开始的一门必修课,并纳入到学分管理体系中,从小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此外,从社会层面而言,建议社区提高文化供给服务水平,为未成年人创造更加丰富的线下活动和社交场景,多开展未成年人教育、科普、文体类线下活动,将网络素养教育融入到线下活动中去。
于旭坤表示,要充分发挥家校社企的协同作用,期待互联网企业可以发挥技术优势和平台优势,保护未成年人上网安全,成为家庭监管、学校教育的有效助力。
记者 白楚玄
来源:法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