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安庆消息 近日,安庆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发布了上半年水环境质量通报,潜山市城市水质指数为全市第1、全省第7。
近年,潜山市牢固树立“两山”理念,以“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为目标,以潜水河为样板,全面推进流域治理,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互融共生、互促共进的新路子。先后获得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称号。
潜水河是长江流域皖河重要支流,潜山境内长度56.7km,流域面积为1450公顷,流经市内6个乡镇和城区,流域人口约 19.38 万人。潜水河是潜山的母亲河和生态文旅纽带,与周边天柱山、三祖寺、山谷流泉摩崖石刻等景区名胜,以及薛家岗遗址、痘姆古陶等历史文化遗产等,构成潜山全域旅游的靓丽名片。
该市坚持高位推动水环境治理,成立书记、市长双主任的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出台《潜水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先后开展“河湖清洁”“河畅水清”“五清四乱”“幸福河湖建设”等专项行动,致力于打造让人民满意的美丽河湖。
该市狠抓污染治理,2017年以来,关停拆除潜水102家涉河违规企业;关闭矿山企业4家、石材加工企业52家、畜禽养殖企业56家,整治完成入河排污口311个。完成县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建成城区污水管网114公里,实现沿河污水集中处理,常态化开展破坏鱼类生态行为执法活动。
该市强化生态保护,推进潜水绿道银滩公园建设,对潜水岸线进行生态修复,在堤防加固过程中,保留部分竹园和野生树种,临水部分采用生态护砌,种植水生植物,并对滩涂进行绿化,建成11公里景观生态长廊。举行人工增殖放流活动,保护河流渔业资源。组织开展鸟类救护行动,加大湿地鸟类重要栖息地巡查力度,优化水鸟栖息环境。
该市完善监督体系,成立潜山市河道管理中心,负责潜水河道日常管理。建有2个国控水质自动监测站,对监控断面氨氮、总磷、总氮等常规指标实时监测;成立联合督查组,坚持闭环管理,高频次开展生态环境巡查,分类分级处理监督发现的问题,基本形成导向清晰、监督有力、多元参与、良性互动的监督体系。
该市落实补偿机制,潜水河水质考核目标为Ⅱ类,每年获安徽省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资金350万元左右,对流域内乡镇按照上下游保护程度进行奖励分配。健全公益林补偿机制,界定潜水河流域公益林面积47.5万亩,每年补助800多万元,提升潜水河水源涵养能力。
近10年,潜水河水质总体为优,2个国控断面、1个省控断面均达到或优于Ⅱ类,每年至少有4个月水质达到Ⅰ类,境内7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水质持续向好。河流生态流量满足程度达到100%,自然岸线保有率达到85%以上。生物多样性调查结果显示,共有湿地维管束植物136科383属609种,脊椎动物33目72科205种,出现褐翅鸦鹃、黑鸢、红隼、娃娃鱼等14种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动植物物种数总体都呈上升趋势,水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建成潜水河国家湿地公园。
潜山市探索走出一条“转型发展、绿色崛起”的发展新路,实现了水清岸绿、景美人和,既推动了沿河景区串珠成链助力全域旅游,也让周边居民享受到高品质的滨水空间,同时保障了潜水河生态环境持续优良,不断扩大潜水“母亲河”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可为后发展地区统筹生态保护、旅游开发、绿色发展提供一条值得借鉴的路径。(张坤 储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