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州晚报讯 日前,阜阳市卫生健康委印发《改善就医感受 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从患者视角出发,围绕看病就医全流程,提出6个方面共21条具体举措,力争用3年的时间,整体提升医疗服务的舒适化、智慧化、数字化水平,进一步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提升患者体验。
提供3种以上形式的预约挂号服务
在提升患者诊前体验方面,《方案》要求,完善预约诊疗制度,并提升预约诊疗精准度。
依托安徽医疗便民平台,全市二级及以上医院普遍建立预约诊疗制度。支持诊间、电话、自助机、网站、手机端等多种途径、多种有效证件预约,并能提供3种以上形式的预约挂号服务。结合专业特点合理安排号源量,为医患沟通预留充足时间。
推广诊间、跨诊、复诊、诊疗团队内、医联体内等多种预约模式,二、三级医院向基层医疗机构开放不少于10%的号源。畅通家人、亲友等代老人预约挂号渠道。分类完善初诊、复诊、转诊等患者的叫号规则,对一次诊疗未结束的患者只收取一次挂号费。
在住院床位紧张的医疗机构试行预住院方式,将诊断明确、病情相对稳定,经评估符合住院诊疗、择期手术指征的患者,在保障医疗治疗安全的前提下办理预住院,在患者入院前完成术前检查检验,缩短术前等待时间和住院时间。
针对疑难杂症设立多学科诊疗门诊预约
在提升患者门诊体验方面,《方案》要求:再造门诊流程,压缩门诊取号、缴费、打印报告等环节,缩短患者在门诊的等候时间。简化需要多次门诊诊疗、护理的流程,减少无序流动,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探索推行“先诊疗后付费”“一次就诊一次付费”。三级综合医院和肿瘤专科医院以及其他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要针对肿瘤疑难复杂疾病、多系统多器官疾病等设立多学科诊疗门诊预约,提供“患者不动医师动”的多学科诊疗服务。
优先在儿科、骨科、心内科、口腔科、眼科等需求较多的门诊,弹性开设午间门诊、晚间门诊或周末门诊,满足群众不同时段的就诊需求,并根据疾病时段特点,及时调配资源,确保出现就诊高峰时门急诊运行平稳有序。
完善城市15分钟和农村30分钟急救圈
在提升患者急诊急救体验方面,《方案》要求,提升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能力。加强院前医疗急救常备力量与机动力量建设,完善城市15分钟和农村30分钟急救圈,提升120呼叫定位精度、接处警效率和准确度,缩短急救反应时间。
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加强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等“五大中心”建设,建立急诊急救高效衔接流程。根据患者病情建立分级救治流程,急危重症患者“优先救治、后补手续”。
三级医院普遍建立日间手术管理制度
在提升患者住院体验方面,《方案》要求,三级医院普遍建立日间手术管理制度,拓展日间医疗服务范围,逐步提高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的比例。全面推进检查检验结果和相关数据资料的互通共享,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检查检验。二级及以上相关医院要提供分娩镇痛等疼痛管理服务,建立患者入出院服务中心,优化入出院流程,提供入院手续办理、医保审核、出院结算、出院患者健康教育等“一站式”服务。推广住院费用预结算、床旁结算、“当日出院、当日结算”。
提供科学、便捷、专业的院外康复和延续治疗
在提升患者诊后体验方面,《方案》要求: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患者随访档案和随访计划,建设基于患者服务为核心的多途径智能随访平台,为患者提供更加科学、便捷、专业的院外康复和延续性治疗,并通过数据分析及时发现潜在问题,提供就诊绿色通道等,为患者诊后提供更好的保障。
各县(市)要积极开展非急救医疗转运服务试点工作,为辖区群众提供规范高效快捷的非急救医疗转运服务。
(记者 段华梅 实习生 黎奕兰 通讯员 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