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淮南日报消息 周女士是一名读书爱好者,每逢周末她都会到淮南市文化艺术中心转一转,借阅几本自己喜爱的图书,供自己闲暇时阅读,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2022年淮南市建成市文化艺术中心。市文化艺术中心占地43亩,总建筑面积达5万平方米,主要由图书馆、文化馆、少儿图书馆、美术馆多个文化场馆组成,是集公共文化服务、文艺演出展览、少儿学习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文化活动场所。“市文化艺术中心的建成投用,为市民提供了高品质、多样化的文化生活服务。”周女士说。
“城,所以盛民也;民,乃城之本也。人心往之,城必兴焉。”
民为城之本,是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座城市的幸福指数,最终体现在惠及民生上。
在创城行动中,淮南市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城市功能提升、民生改善,着力补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短板,改造老城区和背街小巷、提升改造菜市场,真正把创城工作“创”到群众心坎上。
聚焦功能提升,着力补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短板,建设品质城市
漫步在如诗如画的公园中,清新的空气中散发着细微的植物香气,放下繁忙、远离喧嚣,在家门口的城市公园就能享受惬意时光。
城市公园、“口袋公园”装下百姓“小幸福”。市委、市政府原址改造成洞山公园,淮河新城小区附近的一片低洼荒野地被打造成为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淮河公园。田家庵区利用广场北路的一处闲置空地,建设了一个“口袋公园”,公园里绿地、步道、凉亭、照明设施等样样齐全,成为市民日常休闲健身的好去处。大通区在中心城区建设了音乐公园、环铁路游园、瀚城街边带状游园、田大路带状绿地等街头游园,满足了群众日常休闲健身需求。淮南高新区建成了人民公园、周集坝公园等城市公园,推窗见绿、抬头赏景、出门赏园、起步闻香,正成为市民美好生活的真实写照。
2022年,市委、市政府以城市更新为引领,将人民公园下沉广场修缮一新,变身淮南1952文化旅游街区,成为集城市休闲、文化体验、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特色文化创业街区。安徽楚文化博物馆开馆,公共服务领域短板加快补齐,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城市路网是城市“血脉”。2022年,淮南市着力优化城市路网结构,老城区的惠利大道等4条道路竣工通车,完成高新区春华街等7条新建道路建设和玉兰大道、和悦街等道路扩建,完成淮舜路机非分离改造和青年路、学院路等道路大中修,维修改造主次干道20余万平方米。
聚焦“停车难”等民生问题,2022年以来,淮南市大力实施便民停车暖民心行动,建成洞山公园停车楼、九大生态修复区等36处公共停车场,全市新增机动车停车泊位2.4万余个(其中公共停车泊位4000余个)。主城区道路交口新建、更新遮阳(雨)棚68个,提升了城市道路品质。
聚焦民生改善,改造老城区和背街小巷、提升菜市场,建设幸福城市
近年来,淮南市聚焦民之所需、民之所盼,深入实施创城“八大提升行动”,持续推进“6+3”专项整治,新建改建的10余个标准化室内菜市场取代了骑路大棚菜市场,400多个老旧小区实现了“旧貌换新颜”、物业管理全覆盖,“空中蛛网”被分类捆扎整齐,人民群众生活有了看得见、摸得着、实打实的获得感。
●改造老城区、整治背街小巷,做实城市“里子”
3月24日,记者走进大通区九龙岗一小附近的门前巷,看到了巷子的改变:地面硬化、墙面美化、环境绿化、路灯亮化。居民周大娘说,这次背街小巷综合整治充分尊重民意,突出路平、灯明、水畅,把好事实事做到了群众心坎上。“今年以来,我镇累计投入300余万元,着力抓好环境卫生整治、基础设施提升等工作,不断提升文明创建水平。”九龙岗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我家这个房子住了几十年了,年久失修条件很差,房间里阴暗潮湿。这次拆迁改造,我在淮河新城小区选了新房,手续都办好了,很快就能住上新房了,这要感谢党和政府棚户区改造的好政策。”说到姚家湾棚户区的改造,姚素英老人欣慰地说。
棚户区(城中村)是历史欠账,也是“城市伤疤”。2022年以来,淮南市全力实施城镇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姚家湾棚户区改造征迁进展顺利,北赵店片区改造纳入省级城市更新试点项目,淮南成为全省唯一开发性金融支持基础设施整市推进试点市。同时,强力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完成田家庵区龙湖片区、谢家集区唐山片区、寿县古城片区等17个片区、169个老旧小区改造。
●提升改造菜市场,让“菜篮子”拎出幸福感
家住田家庵区华声苑小区的邱阿姨喜爱做饭,经常挎着菜篮到附近的朝阳菜市场转转。“原先家门口的骑路菜市场自搬进设施齐全、宽敞明亮的室内后,感到逛菜市就像逛超市一样开心,心里升起满满的幸福感。”邱阿姨说。
朝阳菜市场以前是个骑路菜市场。2022年,田家庵区对市场内外进行一期改造,按照标准化市场进行建设管理,室内新增摊位90多户,于2022年6月18日正式恢复营业,受到商户和周边百姓的交口称赞。
小菜场,大民生。淮南市大力实施“文明菜市行动”,截至2022年底,城区11个菜市场已提前4个月全部完成;乡镇28个菜市场提前2个月全部完成,基本达到了“干净卫生、清洁明亮、管理有序”的文明菜市场要求,让老百姓的“菜篮子”拎得更舒心、更放心。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在创城行动中,淮南市着力补齐民生领域短板,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让城市更有归宿感,让市民生活更加美好。(记者 朱庆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