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大皖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安徽省人大代表于振中:建议推动新型研发机构融入“科大硅谷”建设

©原创 2023-01-12 17:34

大皖新闻讯   2023年安徽省两会在合肥召开。1月12日,安徽省人大代表、哈工大机器人(合肥)国际创新研究院院长于振中在接受大皖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伴随着一系列支持政策密集出台,新型研发机构加速落地,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已成为我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支生力军。不过,总体来看,目前新型研发机构虽然数量有所增加,但是整体力量仍比较薄弱,尚未形成完善的科技创新生态。于振中提出,建议我省将新型研发机构融入“科大硅谷”建设,同时聚焦市场贯通科技成果转化链条,并优化知识产权评估和奖励机制。

现状:新型研发机构整体力量仍比较薄弱

于振中介绍,以合肥为例,2012年以来,合肥市已建成中科大先研院、清华公共安全研究院、哈工大机器人(合肥)研究院等各类新型研发机构35家,在创新研发、成果转化、人才招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推动科技成果“三就地”和科技产业集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过,总体来看,目前新型研发机构虽然数量有所增加,但是整体力量仍比较薄弱,尚未形成完善的科技创新生态。”于振中表示,这主要表现在新型研发机构定位、产出要求与资源投入不匹配,项目遴选机制不健全,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项目团队组成不合理,产业化成功率低。知识产权评估及奖励还存在诸多问题,不利于科技成果的转化落地,平台培育的科技型创业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个人股权转化受限等难题。新型研发机构自主权不够高,导致运行效率无法保证,创新作用难以充分发挥等方面。

建议:支持新型研发机构融入“科大硅谷”建设

于振中在接受大皖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安徽省要支持新型研发机构融入“科大硅谷”建设。“鉴于当前省委省政府大力建设‘科大硅谷’的战略布局,建议将非核心区的优秀新型研发机构(分类评价为A类),纳入‘科大硅谷’片区同等享受相应的支持政策,为推动其成为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和新兴产业聚集地作出积极贡献。”

于振中还建议,安徽省要聚焦市场贯通科技成果转化链条。建议引导各类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立“首席科学家+首席执行官(CEO)”的“双长制”项目团队遴选标准,保障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技术与市场双轮驱动。同时,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项目全流程跟踪考评机制,对科研项目从立项到产业化实行动态管理,帮助打通科研、研发、量产、市场各环节,实现科技创新的闭环。还要建立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改革对科创项目的资金投入形式,由创新平台和项目团队共同出资,强化团队创业决心与利益绑定,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的存活率和市场竞争力。建设一站式创业孵化培育体系,为项目提供人才、技术、资金、营销、供应链、品牌、场地等资源赋能。

建议:完善科创投资体系和科转税负规定

“同时建议我们省要建立、完善知识产权评估办法,提升现有评估机构的专业化水平,保证评估结果的合理性,进一步体现创新实效。”于振中提出,安徽省要优化省市高层次人才项目有关现金出资规定,对于研发单位以成本法评估形成的科技成果价值,视同现金出资,未来重组或者上市,该部分实缴出资无需现金置换。建议完善差异化股权奖励机制。依据团队各类投入、成果贡献、市场价值等因素,出台支持差异化奖励分配的细则文件,进一步释放机制活力。

另一方面,于振中建议政府层面按产业链扶持若干科创平台,设立或引入种子基金、天使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建立覆盖企业生命周期的金融助力体系。针对省市重点支持的产业方向,延长产业化培育周期。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明确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知识产权奖励涉及的个人所得税缴纳的相关政策。简化备案、认定程序,制定针对性条款适当减免股权转让过程中的个人所得税缴纳金额,为创业团队减负。

“我们省要充分尊重市场化研发机构的主体地位和自主权,建议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保障研发机构自主决定研发资金预算、使用和调整计划,自主决策科技成果转化方式,自主建立奖励分配机制等。”于振中提出,建议进一步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流程中的相关审批、备案流程,提供“一站式”办理或者“网上直通车”,提升工作效率,有效发挥政府职责,为科技成果转化搭建“高速通道”。

大皖新闻记者 徐琪琪 叶晓 余康生

编辑 张大为

大皖新闻讯   2023年安徽省两会在合肥召开。1月12日,安徽省人大代表、哈工大机器人(合肥)国际创新研究院院长于振中在接受大皖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伴随着一系列支持政策密集出台,新型研发机构加速落地,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已成为我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支生力军。不过,总体来看,目前新型研发机构虽然数量有所增加,但是整体力量仍比较薄弱,尚未形成完善的科技创新生态。于振中提出,建议我省将新型研发机构融入“科大硅谷”建设,同时聚焦市场贯通科技成果转化链条,并优化知识产权评估和奖励机制。

现状:新型研发机构整体力量仍比较薄弱

于振中介绍,以合肥为例,2012年以来,合肥市已建成中科大先研院、清华公共安全研究院、哈工大机器人(合肥)研究院等各类新型研发机构35家,在创新研发、成果转化、人才招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推动科技成果“三就地”和科技产业集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过,总体来看,目前新型研发机构虽然数量有所增加,但是整体力量仍比较薄弱,尚未形成完善的科技创新生态。”于振中表示,这主要表现在新型研发机构定位、产出要求与资源投入不匹配,项目遴选机制不健全,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项目团队组成不合理,产业化成功率低。知识产权评估及奖励还存在诸多问题,不利于科技成果的转化落地,平台培育的科技型创业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个人股权转化受限等难题。新型研发机构自主权不够高,导致运行效率无法保证,创新作用难以充分发挥等方面。

建议:支持新型研发机构融入“科大硅谷”建设

于振中在接受大皖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安徽省要支持新型研发机构融入“科大硅谷”建设。“鉴于当前省委省政府大力建设‘科大硅谷’的战略布局,建议将非核心区的优秀新型研发机构(分类评价为A类),纳入‘科大硅谷’片区同等享受相应的支持政策,为推动其成为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和新兴产业聚集地作出积极贡献。”

于振中还建议,安徽省要聚焦市场贯通科技成果转化链条。建议引导各类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立“首席科学家+首席执行官(CEO)”的“双长制”项目团队遴选标准,保障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技术与市场双轮驱动。同时,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项目全流程跟踪考评机制,对科研项目从立项到产业化实行动态管理,帮助打通科研、研发、量产、市场各环节,实现科技创新的闭环。还要建立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改革对科创项目的资金投入形式,由创新平台和项目团队共同出资,强化团队创业决心与利益绑定,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的存活率和市场竞争力。建设一站式创业孵化培育体系,为项目提供人才、技术、资金、营销、供应链、品牌、场地等资源赋能。

建议:完善科创投资体系和科转税负规定

“同时建议我们省要建立、完善知识产权评估办法,提升现有评估机构的专业化水平,保证评估结果的合理性,进一步体现创新实效。”于振中提出,安徽省要优化省市高层次人才项目有关现金出资规定,对于研发单位以成本法评估形成的科技成果价值,视同现金出资,未来重组或者上市,该部分实缴出资无需现金置换。建议完善差异化股权奖励机制。依据团队各类投入、成果贡献、市场价值等因素,出台支持差异化奖励分配的细则文件,进一步释放机制活力。

另一方面,于振中建议政府层面按产业链扶持若干科创平台,设立或引入种子基金、天使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建立覆盖企业生命周期的金融助力体系。针对省市重点支持的产业方向,延长产业化培育周期。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明确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知识产权奖励涉及的个人所得税缴纳的相关政策。简化备案、认定程序,制定针对性条款适当减免股权转让过程中的个人所得税缴纳金额,为创业团队减负。

“我们省要充分尊重市场化研发机构的主体地位和自主权,建议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保障研发机构自主决定研发资金预算、使用和调整计划,自主决策科技成果转化方式,自主建立奖励分配机制等。”于振中提出,建议进一步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流程中的相关审批、备案流程,提供“一站式”办理或者“网上直通车”,提升工作效率,有效发挥政府职责,为科技成果转化搭建“高速通道”。

大皖新闻记者 徐琪琪 叶晓 余康生

编辑 张大为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