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池黄高铁正式建成通车,黄山西站至池州站实现30分通达。
这条串联黄山、九华山、太平湖、西递宏村、齐云山等皖南知名景区的黄金旅游线通车,标志着大黄山地区全面进入高铁互联互通进入新阶段。
池州黄山半小时到达,大黄山迎来第8条高铁
4月26日上午9点08分,池黄高铁首班列车从九华山站发车,这条“美丽风景线”正式通车。
70岁的青阳乘客陶敏拿着早早抢到的车票,兴冲冲登上了首班列车,赶往杭州探亲。
“以前去杭州坐大巴要七八个小时,坐高铁要先乘车一个小时到池州坐。现在终于盼到了高铁开通,我家离九华山高铁站就两公里,坐上高铁两个多小时就到杭州了,太方便啦!”列车上,陶大妈欣喜地介绍。
池黄高铁位于皖南山区,正线全长125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全线设池州、九华山、黄山西、黟县东4座车站,其中九华山、黄山西为新建车站。池黄高铁通车后,池州青阳县、黄山市黄山区告别了不通高铁的历史,正式迈入“高铁时代”。
池黄高铁首班列车从九华山站发车 关敬生/图
合肥客运段高铁二队列车长卢逸斐是土生土长的黄山人,她介绍道,以前旅客来黄山游玩时,乘坐高铁都是到黄山北站下车,距离黄山风景区(南门)还有40多公里的车程。相比之下,池黄高铁新建的黄山西站距离黄山风景区(西门或北门)以及太平湖风景区只有十几公里的距离,大大缩短了在路上的通行时间。
安徽省发改委铁建办三级调研员陈剑表示,池黄高铁是武杭高铁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池州站连接宁安高铁,在黟县东站连接昌景黄高铁,形成了又一条中部地区经安徽省至长三角腹地的快速客运通道。
项目开通以后,乘坐高铁从池州到黄山仅需要半个多小时,九华山到杭州两个小时,九华山到上海两三个小时,武汉到黄山三个多小时。中部地区和长三角地区这两大国家的战略板块交通连接更加紧密。
池黄高铁将显著拉近池州与黄山之间的距离,也拉近了黄山、九华山、太平湖与外界的距离。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运输部高级工程师郭灵俊介绍,池黄高铁最高时速按350公里运营,开通运营初期,铁路部门每日安排开行动车组列车最高达24列。其中,九华山站至池州最快14分钟可达、九华山站至合肥南站间最快1小时37分可达,黄山西站至池州站最快30分钟可达、黄山西站至合肥南站最快1小时53分可达。
池黄高铁开通以后,大黄山地区4市同时拥有了8条高铁线,运营里程达到了789公里,青阳县、黄山区同步进入高铁时代,安庆、池州、黄山实现了高铁直达,皖南地区的高速铁路网布局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完善。
这也是一条世界级的黄金旅游通道,对于齐聚和整合皖南优质旅游资源,加快打造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高铁+文旅”,大黄山融合发展
来自浙江温州的蔡向秋夫妇在青阳已经定居10多年,夫妻俩经营着一家雕塑企业,经常要往来各地参加展会,也经常会回温州老家。
“青阳开通了高铁,出行就方便了。”蔡向秋介绍说,以前回温州老家开车要七个多小时,现在池黄高铁开通,两个小时就能到杭州,等下半年杭温高铁再开通,三个多小时就能到家了。
高铁时代,拉近了时空距离,让“快旅慢游”成为可能,对于安徽推进大黄山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池黄高铁经过一片花海 樊成柱/图
建设大黄山是安徽省委省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所谓大黄山,不单指一座山,而是涵盖黄山、池州、宣城、安庆4市28个县(市、区),国土面积4.4万平方公里。
根据安徽省《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行动方案》,到2033年,大黄山地区生产总值要达到14000亿元,接待国内游客超过6.7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7900亿元。相比2023年接待国内游客2.7亿人次、旅游收入2857.5亿元,将实现能级大提升。
安徽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表示,建设大黄山,旨在适应市场对高品质旅游业态需求快速增长的趋势,推动传统观光旅游向现代休闲度假康养旅游升级,打造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推动皖南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商合杭、杭黄、合安、昌景黄、池黄等多条串联文化旅游集聚地的高铁开通运营,“旅长游短”逐渐成为“快旅慢游”。
安徽省发改委铁建办副主任付佳佳介绍,安徽正着力打造“高铁+文旅”新业态,以“轨道上的安徽”助力大黄山建设和高品质旅游强省建设。截至2023年底,安徽共有31个市县成功入选“长三角高铁旅游小城”名单,彰显融合发展的强劲势能。
“池黄高铁开通,皖南地区的高铁覆盖面将进一步扩大,安庆、池州、黄山将实现高铁直达,交通效率将极大提升,将更多游客带入到黄山、九华山、太平湖等优质风景区,有助于加快打造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黄山区委常委、副区长洪伟安表示,这一大黄山建设标志性工程,结束了黄山区不通铁路的历史,极大提升了黄山区对外通达能力,将为大黄山建设和黄山区经济发展助力。
洪伟安介绍,黄山区将同步实施黄山西站站前广场基础设施工程、环太平湖四条旅游风景道,新建了迎客松大道,开通至一湖四门旅游专线;设立了黄山西站文旅会客厅,积极推进东黄山国际小镇和太平湖水上运动基地建设;重新开放了黄山西大门,策划了水上运动、黄山研学、依水康养等多项文旅新产品,发布了30余场体育赛事活动。
抢抓高铁机遇,大黄山各地纷纷出招,招揽市场。
为迎接高铁时代的“大流量”,黄山区联合黄山风景区,推出百家文旅企业免减优政策,黄山景区+太平湖景区首月半价,翡翠谷、九龙瀑、芙蓉谷等景区免票,酒店、民宿打折优惠等,以求吸引游客、留住游客。
黄山云海奇观 潘成/图
黟县、祁门以昌景黄高铁开通为契机,采取多种方式开展策划推介。制定出台凭高铁车票享受当地住宿、景点费用减免等优惠政策,推出“一祁游”、“徽黄游”小程序,实现“一机在手,畅游徽州”。
旅游业态不断升级。拥抱高铁机遇,安庆市与安徽省内及周边8个省、市的商协会、旅行社、户外俱乐部对接,推出高铁旅游团、散客业务,春季赏花、陶器烧制等主题产品,大力推进“引客入皖”,2023年累计签署600趟高铁旅游团协议。
祁门县策划高铁旅游系列产品,推出观光生态、历史文化、研学、茶文化等精品旅游线路和水上体验、高山探秘、非遗体验等互动式、沉浸式业态产品。
太湖县利用“长三角高铁旅游小城”品牌建设,加强区域联动,打造旅游新场景,2023年累计接待游客705.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0.4亿元。
丰富旅游业态,拥抱高铁红利
近年来,安徽铁路发展日新月异,先后建成商合杭、合安、安九、昌景黄、池黄高铁等一批重大项目,确立了在全国铁路网中的枢纽地位。
池黄高铁开通后,安徽全省铁路里程达到5626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662公里,位居全国前列。
高铁作为重大基础设施投资,离不开资金保障。安徽省投资集团铁投公司副总经理史小洋表示,池黄高铁是今年安徽开通运营的第一条合资铁路,作为铁路省方出资人代表,省投资集团全力保障项目资金需求,突出抓好省方配套出资,累计完成60%资本金出资35.58亿元,有力保障了项目如期建成通车。
“高铁拉近了时空距离,加速沿线资源要素流动聚集,优化沿线产业布局,为县域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机遇。”青阳县政府副县长吴蓓蓓表示,青阳县将充分发挥高铁的“集聚效应”,推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生产要素汇集,促进要素合理流动和资源高效配置,引导城乡优化布局和产业有序转移,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力源。
“我们将牢牢把握这一战略机遇,把谋划发展旅游经济作为重中之重。”吴蓓蓓说。
青阳县将为游客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产品,重点开发高端而不失青阳特色的旅游产品,不断满足各层级游客的消费需求,进一步提升“高铁时代”供给能力。借势大黄山、打好“九华”牌,培育旅游产业集群、在加强重大项目统筹和提升产业融合水平上下功夫,重点发展休闲度假、运动康养、旅居养老、乡村旅游、夜间旅游、红色旅游、旅游购物、房车营地等业态,全力推进文旅产业联动发展。
陈剑表示,高铁一响、黄金万两,池黄高铁带来的交通优势和辐射效应,将进一步提升沿线旅游客流,将大量游客通过高铁带入到黄山、九华山、太平湖等核心景区,对提升活跃皖南地区旅游度假产业,促进当地文旅融合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池黄高铁运行图 李博/图
池黄高铁的高效串接,有利于黄山、九华山、太平湖、西递宏村等核心景区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形成大旅游格局,有利于旅游资源统筹整合,协同发展。用高品质、个性化、多元化、体验性等复合型休闲旅游产品,把游客请进来、留下来。
据安徽时评 撰稿:范克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