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12月28日,大皖新闻记者从合肥市重点局了解到,元旦假期,安徽省首座双层文忠路高架包公大道至淮海大道路段计划于12月31日22:00放行通车,为市民新年出行提供便利。
全省首座双层高架文忠路高架
据悉,合肥文忠路(郎溪路—少荃街)工程该工程为城市快速路,南起郎溪路与包公大道交叉口,北端终于少荃街,与少荃湖隧道顺接,主线全长6.65公里,地面道路宽60米,双向8车道,高架桥宽25.5米,双向6车道,桥梁全长5648米,分为市政与涉铁段。全线共设置包公大道、淮海大道两座互通立交。文忠路高架包公大道至淮海大道计划于12月31日22:00全线放行通车。
记者了解到,文忠路高架专业集成度高、工程规模大,是安徽省“首座”双层式高架、“首座”路侧式高架、“首座”P+R公园型高架。淮海大道互通是全国首创双层高架城市枢纽互通立交,文忠路高架主线采用双层叠合式设计,互通层次高,规模大,地上五层、地下一层共六层层高,互通最高点距离地面32米,为目前合肥市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互通立交。比五里墩四层立交互通高出两层(12米),匝道规模是五里墩立交的两倍多。
育秀路至淮海大道段,受3号线高架桥及文忠苑小区建筑物的影响,创新性采用双层高架设计,在有限的空间内将高架上下行叠合,避免了与3号线高架桥的2次交叉。双层高架又属于淮海大道枢纽互通的一部分,南向北置于下层、北向南置于上层,与互通匝道相连,形成了独一无二的互通立交型式。有效解决了轨道交通保护、交通仿真评价、交通噪音控制、街区活力重注等一系列难题,在多个关键技术创新上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合肥跨铁路桥首个万吨级双转体桥梁
项目负责人介绍,该项目现状包公大道互通立交为三路互通立交,与郎溪路南向实现快速连接,该节点缺少与北向连接的四条匝道。文忠路与包公大道交口将北向与东向两条匝道设置于新海大道上,形成三角布局组合式互通立交,避让小区和合肥轨道3号线。文忠路与包公大道交口北向西右转匝道的布设,采用“右转左绕”的迂回方式,避让小区,保障了附近居民生活。
文忠路上跨合肥东站转体桥作为整个文忠路高架关键节点工程,是合肥跨铁路桥首个万吨级双转体桥梁。采用双转体合拢施工方法,一次性跨越铁路站场8股道,施工难度大、控制精度要求高。主桥采用2.5万吨和1.5万吨球铰进行双转体,实时精准控制转体平面位置,实现了双转体桥成功合龙,
创新高架桥下综合空间开发利用
记者了解到,通过前期规划设计,充分结合社会功能及文化需求,将文忠路高架桥下方空间进行开发利用,构建“四线融绿意、两卷链十园”的开放式绿地空间,使居民300米见绿、500米见园,为市民打造内容丰富的公共活动区域,形成提高城市生活品质的绿链公园。
文忠路(郎溪路-少荃街)工程是合肥市城市高架快速路网的重要一环,通车后将既有道路提升为城市高架快速路,直通新站核心区域,向北连接北外环高速、沪陕高速,实现新站区与周边各城区的直接快速对接。文忠路与郎溪路、南淝河路形成贯通南北的大通道,极大地改善了市民的出行环境,对完善合肥城市路网,推动合肥高质量发展,加快合肥融入长三角城市群具有重要意义。
大皖新闻记者 徐琪琪
编辑 彭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