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2年底,我国调整疫情防控政策,修改了实施三年的封控措施。对于中小学生来说,2023年春季学期是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的首个学期。结束了三年的防控,学生和家长的生活有什么变化?学校和老师的教学及管理又做了哪些调整?记者近日走访了这些人群,记录发生的变化。
大皖新闻讯 对于家有俩娃的赵女士来说,疫情管控放开以后,最大的感受就是生活慢慢回到了“正轨”。
先去“好好玩一趟”
合肥蜀山区的赵女士有两个孩子,都在同一所公办小学就读,大宝上六年级,二宝上二年级。
因为自己爱旅游,以往每年寒暑假以及国庆、五一等稍长一点的假期,他们一家都会出去旅游。疫情三年让他们的家庭旅游步伐受到严重的阻滞,所以管控政策一放开,赵女士做的第一个决定就是带孩子们出去玩儿。
“我记得当时孩子们学校的线上课已经结束了,等着拿学业测评,我就打算出去玩了。孩子爸爸第一个阳,紧接着两个娃阳了,我是家里最后一个阳的,”寒假一开始,为了不耽误时间,赵女士甚至在自己还没有完全“阳康”的情况下,就带领家人们踏上了旅游的征程, “我们一家和朋友一家,相约去了海南、云南、广西、湖北,前前后后玩了有二十天”。虽然这趟旅途中,很多景点人满为患,一些地方的餐饮、住宿服务也因此跟不上,就旅行本身而言,体验感其实并不是很好,但是大家都很开心,没有什么抱怨。 “或许是久违的感觉吧,也就不在几乎这些了,反正主要目的是‘放风’。”赵女士笑着告诉记者。
生活回归正常轨道
玩,毕竟不是生活的常态。赵女士说,孩子复课以后最明显的感觉是,回归正常的校园生活,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都有如释重负的感觉。
“以前我每天早晨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打卡,上传安康码。”赵女士说, “因为有几次漏打卡被老师在群里@,到后来每天都神经紧张,生怕忘了,现在再也不用惦记这件事”。
“孩子的作业终于可以交给老师管了。”这是让她如释重负的第二件事, “有些孩子学习自觉性强,上线上课也没有太大差别,但是对于我们家不太自觉的孩子,那就真的是折磨家长,我得每天盯着她们做作业、打卡,做不好,得教育,小宝骂了无所谓,大宝正值青春期,你骂她她怼你,家里经常是火药味十足。”现在每天只需要把孩子送到学校,然后放学再接回家,赵女士觉得轻松、利索很多。而且,学校还开设了托管班,基本上孩子放学回来的时候作业都做完了,感觉孩子学习效率都提高了,家庭氛围和谐很多,难得的母慈子孝。
其实不光是家长,孩子们也一样。 “学校停课的时候,孩子就特别盼望回学校”,赵女士说, “每次路过学校路口,大宝都会喃喃自语,好想念我的同学们,时而还会抱怨,马上就要小学毕业了,跟同学们待在一起的时间更短了。”
一切变得井井有条
相比之前的焦躁情绪,赵女士觉得自己现在淡然很多,不管是在对待病毒还是孩子的教育。 “还记得那时一复课,朋友圈好多家长就会发那张扔孩子到学校去的图片,家长的心态估计都差不多。”赵女士说, “经常提心吊胆,一遇到哪个区有阳性,就会临时通知停课,有时上午刚送到学校就通知接回家,整天心绪不宁。现在不一样了,每天孩子有自己固定的上学放学节奏,家长也有自己的工作生活,一切都变得井井有条。”
赵女士觉得自己的心态比以前好了很多。 “记得春节前管控政策放开后,第一波疫情高发期,当时特别紧张,一开始拼命严防死守,希望不要中。自从家里第一个人阳了以后,绷紧的弦反倒就松了下来,倒是我作为家里最后一个阳的,因为当时还计划着要出去玩,就特别着急,变成了‘怎么还不阳’?”现在回想起这些,赵女士觉得确实挺魔幻。
虽然疫情管控措施放开了,但是日常生活中的卫生防护意识都有明显的提升,比如在公共场合戴口罩、常备消毒用品等习惯已经融入到家人们的日常行为中。
当下正值春季各种流行病高发期,赵女士上周刚带孩子去社区医院接种了流感疫苗, “其实流感也不是新病毒,但是以前好像就没有这个意识,”她笑着告诉记者,因为二宝班里已经有好几个孩子都感染了流感,家长们都很警惕。
除了自己孩子接种,她还化身“卫生防疫宣传员”,逐个通知亲朋好友,让他们也去尽快接种。赵女士说,希望以后,她无论是面对病毒,还是孩子的教育,都能够更从容一些。
大皖新闻记者 张晓嵘 伍静 叶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