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小年将近,街巷里的春节氛围越发浓烈起来。“吃了圆子就是年”寓意着新年和美,团团圆圆,是专属合肥的独家记忆。1月21日下午3点,合肥市包河区包公街道宁国新村社区党委结合包河区第四届社区公益创投“人在暖途”困境家庭救助服务项目,组织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炸圆子,邀请居民们前来品尝,同时还开展了做手工、写春联等新春庆祝活动。红红的春联,香喷喷的圆子,让过年的氛围洋溢在社区。
21日下午三点未到,宁国新村社区睦邻中心已经被街坊邻居“占领”。活动现场,社区企退书法爱好者们满怀激情,个个精神抖擞,豪情泼墨,或工或草,或隶或篆,在一张张充满喜庆吉祥的大红纸上写下了新春的祝福,一幅幅大红的“福”字,一对对祝福祖国家庭美好寄语的春联不时跃然纸上,大家纷纷拍手叫好,享受着新春里的祝福。
而在社区一间活动室里,不少居民都在翘首期待着新鲜出炉的糯米圆子呢。炸圆子讲究的是一个“仪式感”,社区的巾帼志愿者们将手洗净,将早已准备好的食材摆放在桌面:糯米、香葱、肉馅、姜丝。只见,志愿者们将热气腾腾的一锅糯米饭放入木盆,与不同食材的搭配组合,然后用力地揉,直到糯米的黏度能够搓成丸子为止,随后圆子在短暂的几分钟揉搓下变成了圆嘟嘟的形状。
此时,旁边油锅里的的油已经开始了翻滚,“按捺不住”要将圆子纳入自己“囊中”。伴随着炸圆子的热油发出的“吱吱”响声,整个活动也进入了火热状态。糯米圆子在金黄的油浪中翻滚旋转,志愿者的漏勺上下起伏热油被沥出,外脆里香的圆子一碗碗的盛上。咬开一个小口,圆子的香气霎时间涌了出来,年味在居民们的咀嚼中缓缓流露。不一会儿的功夫,圆子就被一扫而光。
而一墙之隔的会议室里,老师正在热情洋溢地教着孩子们做着虎年主题手工,在家长的鼓励和协助下,小朋友们充分发挥创造力,制作出精美的虎年DIY摆件,并在自己的作品上书写了“新年快乐”、“虎年大吉”、“虎虎生威”等吉祥语,寄语对虎年新春的美好愿望。
虎年挂饰制作比较简单,今年6岁的王同学很快就完成了,瞬间被圆子的香味所吸引冲出房门,参与到制作丸子的行列,体验这浓浓的年味。别看王同学年纪虽小,可搓起丸子来可是有模有样。他得意地告诉记者,“我以前和爷爷奶奶炸过圆子。这圆子搓起来有棉花糖的感觉。”
现场处处洋溢着喜庆欢乐的气氛,在场的居民无不拍手叫好。居民张老说:“这样的文化活动太好了,我们老百姓打心眼里喜欢,这样的活动方式让我们真正感受到新年的氛围,丰富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拉近了邻里之间的距离。”
宁国新村社区党委书记王春表示:“炸圆子象征团团圆圆,虽然今年因为疫情原因很多居民都选择留在合肥过年,但我们依旧要让他们感受到过节的快乐,举办这个活动目的就是要营造浓浓的年味,让居民们动手做,一起吃,感受家的温暖。”
崔海云 张珂珂 耿天宇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赵明玉 摄影报道
编辑:彭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