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簇簇绿叶间点缀着一颗颗鲜红的草莓果实,令人垂涎欲滴。在固镇县新马桥镇徐郢村草莓大棚内,记者看到,一垄垄伏地的翠绿植株之间,一排排草莓长势喜人、色泽红艳,三五村民提着草编篮穿梭在田垄间,挑选采摘。
提起自己村里的草莓种植,固镇县新马桥镇徐郢村村支部书记张保对告诉记者,"徐郢村起初种植草莓的时候,自己也算是个带头人了,那是20年前的事情,当时同村有一户村民,老家是滁州的,他们那边有种植草莓的,就从老家带回了些许草莓秧种植,那时的草莓并不像现在这么盛行,也算是试试的状态,就从他们老家每年购买一些老秧回来育苗再种植,随着时间不断地推移,逐年更新,以及近些年农业专家的改良,草莓的质量、口感都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早年的草莓不仅酸,形态不均到现在口感与果型都有着极大的改善,技术方面也通过不断地学习发展成熟。"
张保对介绍,徐郢村的草莓主要以红颜(又称奶油草莓)而盛行,今年更是引进了两种新品种进行试种植,分别为:红玉草莓与白草莓,红玉草莓主要成熟的较早,而白草莓价格偏高、产量较少。 "当下正是草莓成熟季,每年11月草莓的头茬就可以采摘上市了,一直可以销售到次年的5月,徐郢村草莓种植已有20多年的经验了,现如今草莓种植基地已达近3000亩,种植草莓也从起初的几户到现在近160余户,这也给徐郢村草莓种植业带来了极大的产业发展变化,在2015年的时候已有村民注册商标,并于2016年成立了草莓协会。协会从当初的十多人发展到现在近80人,为扎实草莓种植的技术,农植技术专家不定期会对草莓种植户进行病虫害等病的防治,提前预防。
四年前从浙江从事服装代加工返乡的张飞祥,如今正在自己的一处收储加工点忙碌着。据他介绍,利用村里种植草莓的优势,返乡后的他,当起了草莓加工的经纪人,客商只要说出标准,他就来利用场地收储,按照包装规格组织发货,目前,国内除了疫情不能发货的地方外,北至齐齐哈尔,南至广州,都有徐郢的草莓现身,收益比外出打工要强。采访中,另一位徐郢村的张姓村民也表示,近两年来,因受疫情影响,也为了家庭,自己回到老家发展起了草莓种植,其实草莓园的种植管理并不比在外打工轻松,但在家能够有亲朋好友一起共同致富,能够陪着家人,并且村里给予的帮助特别多,在草莓种植上给了很多专业知识的培训、学习。现在草莓园发展不错,直销外地,线上订购的,收入比之前在外打工赚的多得多。现如今,不仅顺利脱贫,老家房子也盖了,车也买了,把亲友都喊来一起采摘、分拣,她们也能获得一份可观的收入。
对于下一步的发展,张保对向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介绍,在现代设施农业的助力下,草莓产业已然成为当下一大亮点。如今徐郢村8868亩土地已有近3000亩进行草莓的特色种植,目前还在逐步增加中。分布在徐郢村的草莓园为当地市民朋友提供了一个休闲游玩、体验农事之乐的好去处。又逢年关、寒假季,让冬日里的草莓园充满了欢声笑语,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息,也让采摘草莓成了当地人在春节假日里的一种新风尚。
许巧 凌义乐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李勇
编辑 张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