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大皖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只争朝夕|合肥:勇当长三角创新发展急先锋

©原创 2020-10-20 10:21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8 月考察安徽并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时指出,安徽要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靠创新。作为安徽创新发展的急先锋,合肥市近年来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致力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开拓创新,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贡献“合肥力量”。

每年都在合肥举办的世界制造业大会,已经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新平台。资料图片

创新驱动全链条布局战新产业

近年来,合肥市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推进“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建设,加强与上海张江的合作,构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同时,该市完善产学研布局,与大院大所合作共建平台数十家,形成院所合作“合肥模式”。

同时,合肥还探索与杭州、宁波等共建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共同支持全球科技创新成果在长三角转移转化,并支持中国科大设立上海研究院量子中心。今年6月,长三角G60 科创走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在肥东县揭牌成立,截至目前已有物联网、生物医药、环境产业、金融科技、科技成果转化小镇等5家G60挂牌园区,产业集聚初具规模。

为了让金融更好地支持科技创新,合肥还发挥上海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服务安徽基地作用,支持优质创新型企业科创板上市,皖仪科技、科大国盾量子等成功登陆上交所科创板,形成合肥企业登陆科创板集群式发展格局。

有了创新驱动,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合肥瞄准新一代显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的新技术,聚焦国家战略产业,以重大产业项目为牵引,全链条布局战新产业,做大“芯屏器合”“集终生智”产业规模。目前,该市新型显示器件、集成电路、人工智能3 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集聚企业超1000家,规模以上重点企业38家,全产业链产值超2100亿元。

数字搭桥“一码(卡)通域”惠民生

在当今“数字时代”,合肥市还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通过数字经济、智慧政务等“线上力量”,助力长三角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在2018年做好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市“跨城通办”的基础上,合肥市有序推进长三角“一网通办”,尤其是营业执照“一网通办”。截至今年7月底,合肥已经实现与长三角20 个城市、35项企业服务事项和42项个人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办理异地营业执照约400份。如今在合肥,通过“一网通办”专窗,江浙沪皖范围内社保卡申请、敬老卡申请、学籍档案查询、人才引进档案查询等事项均可跨省市办理。

此外,依托市级大数据平台建设,合肥市还大力推进政务信息系统和资源整合共享,接入231亿条数据,完成身份证、户口本、驾驶证等188类电子证照制证。通过长三角地区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也实现三省一市数据互联互通和跨域身份认证和电子证照共享。在推广移动政务服务无感漫游方面,合肥市在“皖事通”合肥分厅开设“长三角无感换乘专区”,接入实时公交、地铁线路、高速路况等20余项服务,实现长三角区域跨省服务异地推送,方便企业群众在自己城市服务APP上可以无感知自动切换,及时享受其他城市提供的便民服务。

2019年下半年以来,合肥市数据资源局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提出跨地域、跨领域实现“一码通域”,着手统筹推进“一码(卡)通域”,解决居民数字身份统一互认问题。当年12月13日“合肥之夜”举行了长三角城市“一码通域”启动仪式,上海、杭州、南京等多地数据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人共同参与启动。目前,合肥市正围绕城市居民统一数字身份认证、“一码通”和“一卡通”衔接,以安康码和社会保障卡为基础,多部门共同推动长三角“一码(卡)通域”。

借船出海打造开放发展新高地

合肥片区是安徽自贸区的组成部分。在开放发展方面,合肥市也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围绕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更开放的姿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

目前,“合肥-芜湖-上海”以及“合肥-南京-上海”两条外贸中转航线都正常运转,每天始发班轮8~10班,通过“水水中转”与上海港国际远洋班轮对接,货物通达全球,综合服务能力跻身全国内河港口前列。

早在2014年,合肥市政府与上海铁路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当年6月合肥中欧班列首趟班列开通。2020年前7个月,合肥中欧班列发运307列(按中铁折算标准),欧洲方向发运量位居全国第8位、长三角地区第2位。合肥对接上海铁路局,国际内陆港辐射能力日益提升。2015年5月,合肥、宁波、上海铁路局三方举行合肥市融入“一带一路”开辟铁海联运新通道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又开通了合肥-宁波铁海联运班列,目前整体运营情况良好。

在跨境电商领域,合肥市则充分借鉴杭州综试区、上海自贸区建设相关经验,推动合肥综合试验区建设。目前,合肥市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得到进一步提升,阿里巴巴一达通、考拉海购等一批跨境电商重点企业(项目)入驻合肥综合试验区。

提质扩面一体化发展遍地开花

近年来,合肥市还在人社、教育、文化等领域,加强与长三角其他地区的创新合作,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去年12月,合肥市牵头举办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暨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劳动保障监察一体化发展协作会议,44个城市人社部门和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负责人与会,签署了合作备忘录。今年以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暨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采取直通直联方式,共办理欠薪协查案件18件。同时,合肥还实施《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管理暂行办法》,推进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信息共享互认。上半年,合肥市向社会公布了两批劳动保障失信“黑名单”,涉及7家单位、4名责任人,并及时向长三角区域41个城市人社部门推送。

在教育方面,合肥市各县(市)区引进长三角优质教育资源,通过设立分校、整体托管、学校联盟等方式,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下一步,合肥还将全面强化与长三角城市合作,在基教、高教、职教、教育信息化等若干领域进一步加强协同。其中,为做大做强合肥现代职业教育集团,培养高技能职业技术人才,合肥指导职业院校打破地域限制,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与长三角城市人才需求无缝对接,实现人才信息互通。合肥也将整合区域创新教育资源,共建基础教育校长及教师培训联动平台,构建“影子校长、影子教师”的后备人才联合培养机制。

在文化旅游方面,合肥市建立旅游市场深度合作机制,与上海铁路局全面合作,推进高铁站点旅游咨询、集散和服务设施建设,推出高铁合肥南站、巢湖东站为基点的“高铁+景区门票”“高铁+酒店”等快捷旅游线路和产品。今年5月,为更好地推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市文旅联动,合肥市与上海松江、嘉兴、杭州、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九城携手,共同开展“玩转G60 畅游长三角”活动,通过线上形式展现,让更多市民共享九城的山川之美、人文之美。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项磊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8 月考察安徽并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时指出,安徽要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靠创新。作为安徽创新发展的急先锋,合肥市近年来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致力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开拓创新,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贡献“合肥力量”。

每年都在合肥举办的世界制造业大会,已经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新平台。资料图片

创新驱动全链条布局战新产业

近年来,合肥市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推进“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建设,加强与上海张江的合作,构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同时,该市完善产学研布局,与大院大所合作共建平台数十家,形成院所合作“合肥模式”。

同时,合肥还探索与杭州、宁波等共建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共同支持全球科技创新成果在长三角转移转化,并支持中国科大设立上海研究院量子中心。今年6月,长三角G60 科创走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在肥东县揭牌成立,截至目前已有物联网、生物医药、环境产业、金融科技、科技成果转化小镇等5家G60挂牌园区,产业集聚初具规模。

为了让金融更好地支持科技创新,合肥还发挥上海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服务安徽基地作用,支持优质创新型企业科创板上市,皖仪科技、科大国盾量子等成功登陆上交所科创板,形成合肥企业登陆科创板集群式发展格局。

有了创新驱动,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合肥瞄准新一代显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的新技术,聚焦国家战略产业,以重大产业项目为牵引,全链条布局战新产业,做大“芯屏器合”“集终生智”产业规模。目前,该市新型显示器件、集成电路、人工智能3 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集聚企业超1000家,规模以上重点企业38家,全产业链产值超2100亿元。

数字搭桥“一码(卡)通域”惠民生

在当今“数字时代”,合肥市还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通过数字经济、智慧政务等“线上力量”,助力长三角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在2018年做好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市“跨城通办”的基础上,合肥市有序推进长三角“一网通办”,尤其是营业执照“一网通办”。截至今年7月底,合肥已经实现与长三角20 个城市、35项企业服务事项和42项个人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办理异地营业执照约400份。如今在合肥,通过“一网通办”专窗,江浙沪皖范围内社保卡申请、敬老卡申请、学籍档案查询、人才引进档案查询等事项均可跨省市办理。

此外,依托市级大数据平台建设,合肥市还大力推进政务信息系统和资源整合共享,接入231亿条数据,完成身份证、户口本、驾驶证等188类电子证照制证。通过长三角地区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也实现三省一市数据互联互通和跨域身份认证和电子证照共享。在推广移动政务服务无感漫游方面,合肥市在“皖事通”合肥分厅开设“长三角无感换乘专区”,接入实时公交、地铁线路、高速路况等20余项服务,实现长三角区域跨省服务异地推送,方便企业群众在自己城市服务APP上可以无感知自动切换,及时享受其他城市提供的便民服务。

2019年下半年以来,合肥市数据资源局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提出跨地域、跨领域实现“一码通域”,着手统筹推进“一码(卡)通域”,解决居民数字身份统一互认问题。当年12月13日“合肥之夜”举行了长三角城市“一码通域”启动仪式,上海、杭州、南京等多地数据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人共同参与启动。目前,合肥市正围绕城市居民统一数字身份认证、“一码通”和“一卡通”衔接,以安康码和社会保障卡为基础,多部门共同推动长三角“一码(卡)通域”。

借船出海打造开放发展新高地

合肥片区是安徽自贸区的组成部分。在开放发展方面,合肥市也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围绕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更开放的姿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

目前,“合肥-芜湖-上海”以及“合肥-南京-上海”两条外贸中转航线都正常运转,每天始发班轮8~10班,通过“水水中转”与上海港国际远洋班轮对接,货物通达全球,综合服务能力跻身全国内河港口前列。

早在2014年,合肥市政府与上海铁路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当年6月合肥中欧班列首趟班列开通。2020年前7个月,合肥中欧班列发运307列(按中铁折算标准),欧洲方向发运量位居全国第8位、长三角地区第2位。合肥对接上海铁路局,国际内陆港辐射能力日益提升。2015年5月,合肥、宁波、上海铁路局三方举行合肥市融入“一带一路”开辟铁海联运新通道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又开通了合肥-宁波铁海联运班列,目前整体运营情况良好。

在跨境电商领域,合肥市则充分借鉴杭州综试区、上海自贸区建设相关经验,推动合肥综合试验区建设。目前,合肥市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得到进一步提升,阿里巴巴一达通、考拉海购等一批跨境电商重点企业(项目)入驻合肥综合试验区。

提质扩面一体化发展遍地开花

近年来,合肥市还在人社、教育、文化等领域,加强与长三角其他地区的创新合作,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去年12月,合肥市牵头举办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暨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劳动保障监察一体化发展协作会议,44个城市人社部门和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负责人与会,签署了合作备忘录。今年以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暨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采取直通直联方式,共办理欠薪协查案件18件。同时,合肥还实施《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管理暂行办法》,推进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信息共享互认。上半年,合肥市向社会公布了两批劳动保障失信“黑名单”,涉及7家单位、4名责任人,并及时向长三角区域41个城市人社部门推送。

在教育方面,合肥市各县(市)区引进长三角优质教育资源,通过设立分校、整体托管、学校联盟等方式,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下一步,合肥还将全面强化与长三角城市合作,在基教、高教、职教、教育信息化等若干领域进一步加强协同。其中,为做大做强合肥现代职业教育集团,培养高技能职业技术人才,合肥指导职业院校打破地域限制,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与长三角城市人才需求无缝对接,实现人才信息互通。合肥也将整合区域创新教育资源,共建基础教育校长及教师培训联动平台,构建“影子校长、影子教师”的后备人才联合培养机制。

在文化旅游方面,合肥市建立旅游市场深度合作机制,与上海铁路局全面合作,推进高铁站点旅游咨询、集散和服务设施建设,推出高铁合肥南站、巢湖东站为基点的“高铁+景区门票”“高铁+酒店”等快捷旅游线路和产品。今年5月,为更好地推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市文旅联动,合肥市与上海松江、嘉兴、杭州、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九城携手,共同开展“玩转G60 畅游长三角”活动,通过线上形式展现,让更多市民共享九城的山川之美、人文之美。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项磊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