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大皖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建院70周年系列报道|以学科建设为引领 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

©原创 2020-10-20 09:32

学科建设关乎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反映出医院的综合实力。2019年,合肥市卫健委公布了第六周期医学重点学科评审结果。合肥市各医疗单位中有46个学科被列入医学重点学科建设计划项目,其中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有17个学科成功入选,高居合肥市属医院首位,重点学科数量几乎占合肥市医学重点学科总数的一半。

“成绩单”的背后是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领导班子的超前谋划、精准把控和全院职工的昂扬奋进、砥砺前行。日前,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走进合肥市二院,揭秘重点学科建设背后的“秘笈”。

走进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广德路院区门诊大楼,一张配有三梯队医生照片的“人才榜”跃然眼前。

【关键词】科学谋划

制定“十四五”学科创建工作计划和长期规划

“学科建设是沉淀积累、厚积薄发的过程,通过全院上下同心协力、砥砺前行,我院在市第六周期医学重点学科创建总数量、总质

量、立项率、立项占比上‘逆袭’为合肥市第一。”

今年六月,合肥市二院召开了省“十三五”医疗卫生重点学科终期验收暨省“十四五”重点学科创建动员会,合肥市二院党委书记李建中表

示,近年来,通过学科建设使医院临床水平提升、医疗质量提高、科研成果突显、人才培养力度加强、学科队伍水平优化、学术地位提升、学科辐射力、社会服务能力、医院综合实力以及社会美誉度、群众满意度均显著增强。

目前,合肥市二院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目前,我院学科亚专科建设有待进一步细化,学科建设方向有待于进一步凝练,学科标志性技术项目水平和数量有待提升,人才梯队有待于进一步优化。”李建中要求,各学科带头人尽早准备省“十四五”重点学科创建工作,对当前院内、外优势学科形势进行深入比较分析,思考未来学科发展布局。对标准、明目标、握重点、落责任、细要求,对照省“十三五”学科建设申报要求甚至国家重点学科申报要求,明确思路,对标申报条件和层次,认真思考谋划,找到精准突破口,制定“十四五”学科创建工作计划和长期规划,力争登上省级重点学科的新台阶。

【关键词】学科建设

神经内科今年遴选为国家高级卒中中心

长三角城市群神经内科专科协同发展战略联盟副主委单位、安徽省卒中专科联盟副会长单位、合肥市神经内科质控中心主委单位……据悉,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是安徽省“十三五”临床医学重点专科,2020年遴选为国家高级卒中中心。目前,学科已成为安徽省临床规模最大、技术实力最强的神经内科专科之一。

神经内科:安徽省“十二五”重点培育专科、安徽省“十二五”重点学科、合肥市第五周期重点专科。

在脑出血治疗方面,学科开展了“超早期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立止血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侧脑室微创穿刺引流联合亚低温治疗脑室出血”等优势技术项目,临床疗效显著,已被授予国家卫计委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推广协作单位;在缺血性脑卒中诊疗方面,学科先后开展了“阿替普酶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及神经介入技术,如“DSA全脑血管造影术”“脑供血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等,使脑血管病的诊疗水平上了新的台阶。

在神经危重症诊疗方面,学科建成设备、设施一流的神经重症监护室(NICU),开展危重症患者颅内压监测、床旁超声检查等新技术。

“近年来,我们学科立足于临床需求及技术发展两大落脚点,围绕脑血管病、神经重症、癫痫与睡眠障碍三大亚专科方向,在临床服务能力及水平、临床技术发展、科研及教育、人才引进及培养、辐射带动能力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作为学科带头人,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吴君仓介绍,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成就名医、名科、名院”的方针指导下,学科将继续以临床需求及技术发展为导向,利用现有学术、技术平台,在医教研等方面开展工作,争取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省内市内领先的神经内科专科。

介入血管疼痛科

在省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介入血管疼痛科是安徽省“十三五”临床重点特色专科、合肥市第五周期医学重点学科,中国“臭氧规范化治疗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安徽省首家“神经介入诊疗中心”合作单位。

介入血管疼痛科:安徽省“ 十三五”重点特色专科、合肥市第五周期重点专科。

“我们目前是全省同类学科中开放床位数最多的学科。科室下设了肿瘤介入、静脉介入、动脉介入、非血管疼痛介入四个亚专业组。”合肥市二院介入血管疼痛科主任殷世武介绍,该科在省内首次开展了由介入科独立完成的腔内治疗+血管移植联合杂交介入手术,开展了胸、腹主动脉瘤介入治疗,微波刀、射频消融等治疗肿瘤,经皮激光+硬化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移位食管支架复位及提取术等新项目,其中疼痛介入尤其是椎间盘突出症微创综合介入治疗已在省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尤其是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已举办了8期“安徽省椎间孔镜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培训班”。

“近年来,我们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队伍建设和新设备引进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殷世武介绍,学科成立以来,共承担了20余项省市级科研课题,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奖1项,合肥市科技进步奖5项。“X线监视下移位食管支架复位和提取术”属国内领先技术,“食管、气管支架置入术”“椎间盘突出症综合介入治疗”“外周动脉病变的介入治疗”属安徽省领先技术。

随着学科病源辐射范围进一步扩大,吸引北京、天津、江苏、浙江、海南、河南等地患者慕名前来就诊,形成了专业特色学科并在省内外具有了一定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呼吸介入诊疗中心将改造完成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是合肥市第六周期医学重点专科,设有感染性疾病、呼吸危重症、呼吸慢病与康复、胸部肿瘤与介入呼吸病学四个亚专科。开设肺癌与肺结节、呼吸睡眠、慢阻肺、戒烟、支气管哮喘等5个专病门诊。设有呼吸内镜与介入诊疗中心、肺功能室、睡眠监护室、门诊呼吸治疗室等。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合肥市第五周期重点培育专科、合肥市第六周期重点学科。

2019年6月,该科室顺利通过国家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CCM 科)规范化建设评审。学科常规开展有创、无创机械通气;血流动力学及呼吸功能监测;CT 或B 超引导下经皮肺组织穿刺活检术;多种内镜下检查和治疗;胸部肿瘤的射频消融治疗等多种三、四类呼吸介入手术。

今年,约500平方米的呼吸内镜介入诊疗中心即将改造完成。届时将为该科开展光动力治疗、胸部肿瘤的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等新技术新项目提供有力保障,为学科整体实力的提升及亚专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骨科

学科规模在省内三甲医院名列前茅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现有6个病区,244张床位,学科规模在省内三甲医院名列前茅。

骨科:合肥市第五周期重点培育专科、合肥市第六周期重点学科。

“我们年门诊量近50000人次,年手术近5000余台次,其中年Ⅲ、Ⅳ类手术3000余台次。“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主任贾其余介绍,学科现有创伤1和修复重建外科、创伤2 和足踝外科、关节和运动医学外科、脊柱外科和骨病骨肿瘤外科四个病区,能够独立开展“三甲医院重点专科”所有必备技术项目。

脊柱外科病区年完成各类脊柱手术1000余台次,尤以脊柱内镜(可视化椎间孔镜、Delta 脊柱内镜)、椎间盘镜、脊柱显微镜、经皮内固定、通道辅助(MIS-TILF,MIS-OLIF)技术及术中实时三维导航等微创脊柱外科技术为特色;关节和运动医学外科病区年完成各类关节置换及关节镜手术500余台次,熟练开展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重建、半月板修复、肩踝关节镜等各种技术;创伤病区年完成各类骨折手术1500 余台次,在省内率先开展复杂骨盆骨折多学科综合救治,3D打印技术辅助复杂骨折内固定治疗,骨盆、髋臼骨折微创治疗等。足踝专业组是安徽省较早开设的骨科足踝专业组之一。常规开展足踝骨折和运动损伤骨折微创手术,足踝关节病及足踝部畸形矫正手术等。

高压氧科

安徽省最大的高压氧舱综合体

不少人或许知道高压氧可以抢救一氧化碳中毒。事实上,高压氧的适应症涵盖内、外、妇、儿、眼、口腔等学科,各大系统的上百种疾病。最常见的除了一氧化碳中毒,还有突发性耳聋、面瘫、各种脑损伤、骨折及伤口不愈合等。

高压氧科:合肥市第六周期特色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高压氧科(昏迷促醒中心)成立于2004年,经过十多年建设发展,逐步成长为高压氧医学基础研究、临床治疗、信息交流的区域中心。建科以来,高压氧治疗人次约10万余。现拥有安徽省首个平移门式三舱七门30座位高压氧舱群,发展规模和技术水平均居我省高压氧医学领域领先水平,是建制最完善的高压氧医学临床诊疗和基础研究机构。

“科室的发展离不开医院大力支持,我们刚成立的时候只有四名医护人员,2018年搬到新病区之后成立了一个病区,拥有50张床位。当年还成立了安徽省唯一一个昏迷促醒中心,步入发展快车道。”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高压氧科主任齐胤良表示,科室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为有康复需求的重症患者提供康复治疗,去年服务了近千名患者。在人才培养方面,医院为学科设置了两个专职科研岗的科室。“科研岗的医生专职从事科研工作,比如通过采集大数据,对植物人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进行分析,整理成规范之后,反馈到临床,提高临床的诊疗水平。

【关键词】人才培养

多措并举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学科建设离不开人才培养。近年来,合肥市二院多措并举打造人才聚集高地,将人才建设战略融入医院文化与灵魂之中。为加快实现人才跨越发展的长远战略目标,医院首先搭建起“扬帆人才工程体系”,这也是医院发展史上最大规模的人才培养计划。

2019年9月,经过严格、周密、公平的选拔与公示,65名优秀医务人员光荣入选“扬帆人才工程”计划。其中“领航人才”11人、“启航人才”25人、“雏鹰人才”29人。“领航”先锋计划会聚了合肥市级医院的“大咖”“重点学科的主任”,紧盯学科发展最前沿,带领团队,冲击省级重点学科,争取迈入省级先进行列,早日进入“国家队”。“启航”推进计划集合了未来的科主任接班人,努力成为医院中坚力量模范榜样,冲击市级重点学科,争取迈入市级领先行列。“雏鹰”提升计划则以青年才俊、博士生为中坚力量,秉持尊师重道理念,传承发扬医院光荣革命传统,努力成为医院技术、项目、科研、教学骨干力量。

在引进高端人才方面,2019年至2020年,医院已先后引进了6位双证博士,其中,有2位已进入“启航计划”之中,1位进入“雏鹰计划”之中。“人才引得进,更要留得住、用得好。”吴君仓介绍,合肥市二院鼓励研究生攻读在职博士,并落实配套了博士津贴等激励政策,形成了多层次、多维度、多渠道的培养体系。目前,该院在职攻读博士一共有19人,发放博士津贴120万余元,博士科研基金有15项,院内科研立题立项知识经费200万余元。此外,医院还落实公立医院编制周转池制度,消除医技人才后顾之忧。建立起低职高聘机制,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才才干。

选派医务人员赴国内外研修学习是医院加强人才培养、实施人才强院的重要战略。医院每年制定培训计划,先后派147名人员赴国内外进行研修和短期的观摩学习。外出研修带回的先进管理理念和医疗技术,推动了医院人才队伍建设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在学术交流方面,2019 年度医院先后邀请了日本、德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医疗专家来院交流,并举办国家级学术会议5次、省级学术会议11次。

朱沛炎 胡小丽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叶晓

学科建设关乎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反映出医院的综合实力。2019年,合肥市卫健委公布了第六周期医学重点学科评审结果。合肥市各医疗单位中有46个学科被列入医学重点学科建设计划项目,其中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有17个学科成功入选,高居合肥市属医院首位,重点学科数量几乎占合肥市医学重点学科总数的一半。

“成绩单”的背后是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领导班子的超前谋划、精准把控和全院职工的昂扬奋进、砥砺前行。日前,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走进合肥市二院,揭秘重点学科建设背后的“秘笈”。

走进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广德路院区门诊大楼,一张配有三梯队医生照片的“人才榜”跃然眼前。

【关键词】科学谋划

制定“十四五”学科创建工作计划和长期规划

“学科建设是沉淀积累、厚积薄发的过程,通过全院上下同心协力、砥砺前行,我院在市第六周期医学重点学科创建总数量、总质

量、立项率、立项占比上‘逆袭’为合肥市第一。”

今年六月,合肥市二院召开了省“十三五”医疗卫生重点学科终期验收暨省“十四五”重点学科创建动员会,合肥市二院党委书记李建中表

示,近年来,通过学科建设使医院临床水平提升、医疗质量提高、科研成果突显、人才培养力度加强、学科队伍水平优化、学术地位提升、学科辐射力、社会服务能力、医院综合实力以及社会美誉度、群众满意度均显著增强。

目前,合肥市二院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目前,我院学科亚专科建设有待进一步细化,学科建设方向有待于进一步凝练,学科标志性技术项目水平和数量有待提升,人才梯队有待于进一步优化。”李建中要求,各学科带头人尽早准备省“十四五”重点学科创建工作,对当前院内、外优势学科形势进行深入比较分析,思考未来学科发展布局。对标准、明目标、握重点、落责任、细要求,对照省“十三五”学科建设申报要求甚至国家重点学科申报要求,明确思路,对标申报条件和层次,认真思考谋划,找到精准突破口,制定“十四五”学科创建工作计划和长期规划,力争登上省级重点学科的新台阶。

【关键词】学科建设

神经内科今年遴选为国家高级卒中中心

长三角城市群神经内科专科协同发展战略联盟副主委单位、安徽省卒中专科联盟副会长单位、合肥市神经内科质控中心主委单位……据悉,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是安徽省“十三五”临床医学重点专科,2020年遴选为国家高级卒中中心。目前,学科已成为安徽省临床规模最大、技术实力最强的神经内科专科之一。

神经内科:安徽省“十二五”重点培育专科、安徽省“十二五”重点学科、合肥市第五周期重点专科。

在脑出血治疗方面,学科开展了“超早期微创血肿清除术联合立止血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侧脑室微创穿刺引流联合亚低温治疗脑室出血”等优势技术项目,临床疗效显著,已被授予国家卫计委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推广协作单位;在缺血性脑卒中诊疗方面,学科先后开展了“阿替普酶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及神经介入技术,如“DSA全脑血管造影术”“脑供血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等,使脑血管病的诊疗水平上了新的台阶。

在神经危重症诊疗方面,学科建成设备、设施一流的神经重症监护室(NICU),开展危重症患者颅内压监测、床旁超声检查等新技术。

“近年来,我们学科立足于临床需求及技术发展两大落脚点,围绕脑血管病、神经重症、癫痫与睡眠障碍三大亚专科方向,在临床服务能力及水平、临床技术发展、科研及教育、人才引进及培养、辐射带动能力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作为学科带头人,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吴君仓介绍,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成就名医、名科、名院”的方针指导下,学科将继续以临床需求及技术发展为导向,利用现有学术、技术平台,在医教研等方面开展工作,争取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省内市内领先的神经内科专科。

介入血管疼痛科

在省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介入血管疼痛科是安徽省“十三五”临床重点特色专科、合肥市第五周期医学重点学科,中国“臭氧规范化治疗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安徽省首家“神经介入诊疗中心”合作单位。

介入血管疼痛科:安徽省“ 十三五”重点特色专科、合肥市第五周期重点专科。

“我们目前是全省同类学科中开放床位数最多的学科。科室下设了肿瘤介入、静脉介入、动脉介入、非血管疼痛介入四个亚专业组。”合肥市二院介入血管疼痛科主任殷世武介绍,该科在省内首次开展了由介入科独立完成的腔内治疗+血管移植联合杂交介入手术,开展了胸、腹主动脉瘤介入治疗,微波刀、射频消融等治疗肿瘤,经皮激光+硬化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移位食管支架复位及提取术等新项目,其中疼痛介入尤其是椎间盘突出症微创综合介入治疗已在省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尤其是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已举办了8期“安徽省椎间孔镜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培训班”。

“近年来,我们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队伍建设和新设备引进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殷世武介绍,学科成立以来,共承担了20余项省市级科研课题,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奖1项,合肥市科技进步奖5项。“X线监视下移位食管支架复位和提取术”属国内领先技术,“食管、气管支架置入术”“椎间盘突出症综合介入治疗”“外周动脉病变的介入治疗”属安徽省领先技术。

随着学科病源辐射范围进一步扩大,吸引北京、天津、江苏、浙江、海南、河南等地患者慕名前来就诊,形成了专业特色学科并在省内外具有了一定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呼吸介入诊疗中心将改造完成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是合肥市第六周期医学重点专科,设有感染性疾病、呼吸危重症、呼吸慢病与康复、胸部肿瘤与介入呼吸病学四个亚专科。开设肺癌与肺结节、呼吸睡眠、慢阻肺、戒烟、支气管哮喘等5个专病门诊。设有呼吸内镜与介入诊疗中心、肺功能室、睡眠监护室、门诊呼吸治疗室等。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合肥市第五周期重点培育专科、合肥市第六周期重点学科。

2019年6月,该科室顺利通过国家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CCM 科)规范化建设评审。学科常规开展有创、无创机械通气;血流动力学及呼吸功能监测;CT 或B 超引导下经皮肺组织穿刺活检术;多种内镜下检查和治疗;胸部肿瘤的射频消融治疗等多种三、四类呼吸介入手术。

今年,约500平方米的呼吸内镜介入诊疗中心即将改造完成。届时将为该科开展光动力治疗、胸部肿瘤的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等新技术新项目提供有力保障,为学科整体实力的提升及亚专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骨科

学科规模在省内三甲医院名列前茅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现有6个病区,244张床位,学科规模在省内三甲医院名列前茅。

骨科:合肥市第五周期重点培育专科、合肥市第六周期重点学科。

“我们年门诊量近50000人次,年手术近5000余台次,其中年Ⅲ、Ⅳ类手术3000余台次。“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主任贾其余介绍,学科现有创伤1和修复重建外科、创伤2 和足踝外科、关节和运动医学外科、脊柱外科和骨病骨肿瘤外科四个病区,能够独立开展“三甲医院重点专科”所有必备技术项目。

脊柱外科病区年完成各类脊柱手术1000余台次,尤以脊柱内镜(可视化椎间孔镜、Delta 脊柱内镜)、椎间盘镜、脊柱显微镜、经皮内固定、通道辅助(MIS-TILF,MIS-OLIF)技术及术中实时三维导航等微创脊柱外科技术为特色;关节和运动医学外科病区年完成各类关节置换及关节镜手术500余台次,熟练开展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重建、半月板修复、肩踝关节镜等各种技术;创伤病区年完成各类骨折手术1500 余台次,在省内率先开展复杂骨盆骨折多学科综合救治,3D打印技术辅助复杂骨折内固定治疗,骨盆、髋臼骨折微创治疗等。足踝专业组是安徽省较早开设的骨科足踝专业组之一。常规开展足踝骨折和运动损伤骨折微创手术,足踝关节病及足踝部畸形矫正手术等。

高压氧科

安徽省最大的高压氧舱综合体

不少人或许知道高压氧可以抢救一氧化碳中毒。事实上,高压氧的适应症涵盖内、外、妇、儿、眼、口腔等学科,各大系统的上百种疾病。最常见的除了一氧化碳中毒,还有突发性耳聋、面瘫、各种脑损伤、骨折及伤口不愈合等。

高压氧科:合肥市第六周期特色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高压氧科(昏迷促醒中心)成立于2004年,经过十多年建设发展,逐步成长为高压氧医学基础研究、临床治疗、信息交流的区域中心。建科以来,高压氧治疗人次约10万余。现拥有安徽省首个平移门式三舱七门30座位高压氧舱群,发展规模和技术水平均居我省高压氧医学领域领先水平,是建制最完善的高压氧医学临床诊疗和基础研究机构。

“科室的发展离不开医院大力支持,我们刚成立的时候只有四名医护人员,2018年搬到新病区之后成立了一个病区,拥有50张床位。当年还成立了安徽省唯一一个昏迷促醒中心,步入发展快车道。”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高压氧科主任齐胤良表示,科室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为有康复需求的重症患者提供康复治疗,去年服务了近千名患者。在人才培养方面,医院为学科设置了两个专职科研岗的科室。“科研岗的医生专职从事科研工作,比如通过采集大数据,对植物人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进行分析,整理成规范之后,反馈到临床,提高临床的诊疗水平。

【关键词】人才培养

多措并举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学科建设离不开人才培养。近年来,合肥市二院多措并举打造人才聚集高地,将人才建设战略融入医院文化与灵魂之中。为加快实现人才跨越发展的长远战略目标,医院首先搭建起“扬帆人才工程体系”,这也是医院发展史上最大规模的人才培养计划。

2019年9月,经过严格、周密、公平的选拔与公示,65名优秀医务人员光荣入选“扬帆人才工程”计划。其中“领航人才”11人、“启航人才”25人、“雏鹰人才”29人。“领航”先锋计划会聚了合肥市级医院的“大咖”“重点学科的主任”,紧盯学科发展最前沿,带领团队,冲击省级重点学科,争取迈入省级先进行列,早日进入“国家队”。“启航”推进计划集合了未来的科主任接班人,努力成为医院中坚力量模范榜样,冲击市级重点学科,争取迈入市级领先行列。“雏鹰”提升计划则以青年才俊、博士生为中坚力量,秉持尊师重道理念,传承发扬医院光荣革命传统,努力成为医院技术、项目、科研、教学骨干力量。

在引进高端人才方面,2019年至2020年,医院已先后引进了6位双证博士,其中,有2位已进入“启航计划”之中,1位进入“雏鹰计划”之中。“人才引得进,更要留得住、用得好。”吴君仓介绍,合肥市二院鼓励研究生攻读在职博士,并落实配套了博士津贴等激励政策,形成了多层次、多维度、多渠道的培养体系。目前,该院在职攻读博士一共有19人,发放博士津贴120万余元,博士科研基金有15项,院内科研立题立项知识经费200万余元。此外,医院还落实公立医院编制周转池制度,消除医技人才后顾之忧。建立起低职高聘机制,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才才干。

选派医务人员赴国内外研修学习是医院加强人才培养、实施人才强院的重要战略。医院每年制定培训计划,先后派147名人员赴国内外进行研修和短期的观摩学习。外出研修带回的先进管理理念和医疗技术,推动了医院人才队伍建设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在学术交流方面,2019 年度医院先后邀请了日本、德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医疗专家来院交流,并举办国家级学术会议5次、省级学术会议11次。

朱沛炎 胡小丽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叶晓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