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4月19日,芜湖市繁昌区繁阳镇缸窑村白玉枇杷园内迎来了一批“新成员”。全体村干部、驻村工作队选派干部和村民一道,在雨中忙碌着栽种小香薯的薯苗。
缸窑村小香薯种植基地位于白玉枇杷园内,去年在枇杷树下套种小香薯获得了成功,积累了有益的经验。今年初,村“两委”就组织人员早早地就将枇杷树下的土地整理成适合栽种小香薯的场地,并通过多种渠道调查了解小香薯的品种、薯苗的价格和相关的栽种技术。季节一到,就及时购进薯苗,趁着雨水栽种,更容易让薯苗落地生根成活生长。
缸窑村是一个面积约10.7平方公里,拥有5000多人的大村,近年来坚持“红色党建”引领“绿色发展”总体思路,找准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路子。5年前,从苏州引进了一家果蔬公司来村承包村民组土地,用以发展白玉枇杷种植,获得了良好经济效益。白玉枇杷特色果树的成功引进,村“两委”从中看到了发展的希望,并决定借助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这一契机,在全村推广种植白玉枇杷实行规模种植,打造了远近闻名的白玉枇杷园。
因白玉枇杷挂果需要好几年,为最大发挥土地价值,追求最大经济效益,村“两委”与驻村工作队共同商议,于2023年在枇杷产业园内试种小香薯20亩,积极引进先进的种植和田间管理技术,以保证产品质量和产量。同时,通过完善“互联网+”电商销售宣传模式等提升小香薯的知名度和销售额。当年的亩产量就达到2000斤,市场零售价每斤5元左右,亩产达到了上万元的经济效益,有效推动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壮大发展,也使农民对未来能够获得更多的“分红”而信心大增。
“小香薯以小巧无筋而闻名,口感香甜糯润,营养价值很高,生产过程中没有使用农药和化肥,被营养学家们称为营养均衡的绿色健康食品。随着去年小香薯试种取得成功,也让全村群众看到了种植小香薯所带来的增收希望。”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盛明付介绍说。今年,缸窑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将立足于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继续采用枇杷园套种小香薯这一模式,扩大“林下经济”面积,200多亩枇杷树下,种植10余万棵红薯苗。预计产量20万斤左右,产值达50万元,让“小香薯”特色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剂”。
“缸窑村将进一步探索和完善这一‘林下经济’种植模式,等枇杷树再大些,还可尝试发展养鸡、养鹅等产业,既可改良土壤土质,也可助力强村富民目标的实现。”看着眼前刚栽下去的薯苗,盛明付自信地表示。
据悉,7年前,缸窑村每年集体经济收入才几万元,近年来由于走对了发展路子,选对了发展项目,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百万元大关,2022年超过130万元,2023年超过200万元!从而实现了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的目标。该村也分别获评芜湖市农村改革示范村、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荣誉。2023年5月,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拿出60多万元为村民“分红”,全村5357人每人获得了115元的“红包”。
大皖新闻记者 孙芮 通讯员 杨才星
编辑 张思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