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戏剧是安徽的主要艺术门类之一,不仅有被称为戏曲活化石的贵池傩戏、古老的皖南目连戏,还有对全国多数剧种产生重要影响的青阳腔、徽调,黄梅戏更是一枝独秀,享誉海内外,成为中国的五大剧种之一,深受观众喜爱。
除了悠久的历史以外,安徽现在拥有24个本土剧种,7个跨省剧种,数量排名全国第三。因此,不管是历史还是现状、数量还是影响力,安徽都是当之无愧的戏曲大省。本期的安徽人文讲坛,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安徽戏剧的版图。
嘉宾简介
张莹,安徽省艺术研究院一级编剧,江淮名家领军人才、省宣传文化领域“青年英才”、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作品入选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项目、文旅部剧本扶持工程等,参加全国优秀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展演,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展演,并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主持或参加国家社科基金、省部级课题多项。作品获省“五个一工程”奖、省社科奖、田汉戏剧奖等。
安徽戏剧的形成与发展
王国维先生在《戏曲考原》中指出:“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中国传统戏曲正是这种以“歌舞表演的方式”讲故事、抒情愫、达道义的载体。
安徽戏曲早期的形成亦是如此。等候大禹归来的《侯人歌》:“候人兮猗。”被誉为南音的开始,安徽民歌的发端;大禹治水成功以后,皋陶作《夏龠九成》,被称为安徽歌舞的先河。《史记》记载的优孟衣冠的故事里,有了当众扮演,这个故事也被认为是中国表演的开端,对中国戏曲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东汉时期安徽又出现了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有了故事情节、贯穿人物和戏剧冲突。至唐,这些戏剧因子聚合,出现了日臻成熟的说唱艺术。后经宋元发展,安徽出现了孟汉卿的杂剧《魔合罗》,这是有史可查的安徽戏剧的最早记录,后世对他的评价也很高,比如朱权称他是“真词林英杰”,贾仲明更是把他与关汉卿相提并论。
明清之际,朱有燉、朱权、郑之珍、潘之恒、汪道昆、汪廷讷、梅鼎祚、阮大铖等灿如繁星的安徽戏剧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戏剧作品,他们共同创造了安徽古典戏剧的辉煌。
至清乾隆末年四大徽班进京,标志着花雅之争以花部的胜利而终结,随后地方戏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再后来,由民歌小调、小戏等又催发了一批剧种,基本上形成了我们今天安徽戏曲的版图。“安徽戏剧以其重要影响力在全国戏剧版图上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张莹介绍。
皖北戏剧
这里的皖北指淮河以北地区,以淮河文化为中心,各种不同文化在此碰撞、交流、积淀,形成了独特的、底蕴丰富的地域文化。这里人文荟萃,翰墨生辉,孕育出了老子、庄子、管子等先哲,“三曹父子”“竹林七贤”等文学艺术巨擘,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戏曲艺术。泗州戏、淮北梆子戏、坠子戏、二夹弦、嗨子戏、推剧、淮北花鼓戏、卫调花鼓戏、清音戏等剧种在这片土地上竞相绽放。
“泗州戏是皖北影响较大的剧种,又名拉魂腔,她在清代‘花雅之争’之时,在民间曲调即兴演唱的小戏基础上破土而生。传入安徽以后,广泛吸收本地民间演唱艺术,形成了安徽的‘拉魂腔’,20年代进入蚌埠,为体现剧种的地方特色,新中国成立以后改名为泗州戏。”张莹说。
泗州戏在行当上与其他剧种也有些许不同,她是重旦角的剧种,“吃包子吃馅,听拉魂腔听旦”。总体而言,男腔粗犷豪放,高亢嘹亮;女腔婉转悠扬的,结尾处多翻高八度拉腔,动人魂魄。因此流传着“拦魂腔,不怕你不来,就怕我不唱”等戏谚。
泗州戏能在舞台上大放异彩,与李宝琴等一批优秀的旦角艺人分不开。她扮相俊俏,嗓音甜润,吐字清晰,韵味十足,在淮河两岸、苏鲁皖豫四界享有了“泗州戏皇后”的美誉。
淮北另外一个影响较大的剧种是淮北梆子戏,别名沙河调、沙河梆子。清中叶形成于阜阳一带,“典了房,卖了地,也要听听梆子戏”,道出了戏迷对淮北梆子戏的喜爱与迷恋。她剧目丰富,比如大家熟知的《穆桂英挂帅》《打金枝》《寇准背靴》《打神告庙》等。淮北梆子戏在长期的发展中,涌现出了顾锡轩、张福兰等一批优秀演员,也培养了皖北唯一一位梅花奖演员张晓东。淮北梆子戏近些年发展势头较好,成为一个能够走向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剧种。
皖中戏剧
“这里的皖中,主要指地跨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包括淮河以南、大别山——巢湖以北的合肥、六安 、滁州等地,这里是江淮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孕育了大家所熟知的,有着广大群众基础的庐剧等剧种。”张莹介绍。
庐剧原名倒七戏,源于大别山区。丰富多彩的民歌、山歌,以及花鼓、地灯踩跷、挑花篮等多种民间歌舞给了她重要的滋养。至清初,受湖北花鼓戏的影响,逐渐形成了有当地山区风格的生活小戏。
随着演出流动范围的逐渐扩大,由于受到其生长环境和流行地区的生活、语言、风俗、民情及当地民歌小调的影响,庐剧逐渐形成了不同风格的西路、中路、东路三个派别。东路主要流行于芜湖、繁昌一带;中路流行于合肥、巢湖一带;西路以六安、霍山为中心,流行于霍邱、金寨、淮南及湖北的英山、麻城,河南的商城、固始一带。
庐剧剧目丰富,不仅反映劳动人民生活情趣和爱情为主要内容的花腔小戏;也有反映家庭悲欢离合的、爱情的、公案的本戏。庐剧目前依然保留着对乡土乡情的关注,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我们依然可以经常在社区、广场等地看到唱庐剧的场景。
除了庐剧以外,皖中还有流行于皖东沿江两岸的含弓戏,以及源自明代中叶“香火戏”,清代中叶形成于安徽天长、来安一带的洪山戏。
皖南戏剧
“安庆戏剧和皖南的青阳腔等剧种密切关联性,这里把安庆在皖南戏剧里介绍。”张莹说。
皖南是安徽戏剧的重镇,不仅有誉为戏曲活化石的古老剧种贵池傩戏、目连戏,也产生了时尚天下南北的“徽池雅调”,对中国戏曲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四大徽班进京,徽汉合流,皮黄合奏,孕育出了国粹京剧艺术。在这片戏剧土壤的滋生下,黄梅戏等剧种蓬勃兴起。
贵池傩戏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明清盛行于安徽池州沿江一带,流行于池州沿江一带的广大乡村,以宗族为演出组织单位,以请神敬祖、驱邪纳福为目的,以戴面具表演为特征,素有“无傩不成村”之说。
皖南目连戏的内容来自《佛经》中的目犍连救母的故事。据记载,北宋时已有连演七天的“目连救母杂剧”。明清时期,徽州祁门人郑之珍取当时民间流行的各种本子重新编撰,开始在皖南民间演唱。皖南目连戏还有一些民间小戏和世俗闹剧很有价值。在演出中也经常穿插筋斗、跳索、跳圈、窜火等杂技表演,深受观众欢迎。明代张岱在他的《陶庵梦忆》里对徽州目莲戏的演出有过详尽的描写,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演出的盛况。徽商兴起后,皖南目连戏伴随徽商流寓大半个中国,对徽剧、川剧、汉剧、豫剧、昆曲等诸多剧种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青阳腔形成于安徽青阳一带,与徽州腔驰名于明清两代,誉为“徽池雅调”,成为“天下时尚”的新调。她开创的"滚调"促成了板式唱腔的形成,实现了戏曲声腔上的重大革新,在我国戏曲声腔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她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徽剧、赣剧、川剧、黄梅戏等剧种的形成与发展。
明代后期徽商蓄养戏曲家班风气兴起,特别是扬州、苏州一带的徽州富商,蓄养的家班水平较高,为徽班进京提供了条件。徽班进京还有一个先决条件,清朝以后,安徽境内的戏曲声腔有了很大演变,安庆一带相继出现了俗称“吹腔”的石牌调、俗称“高拔子”的安庆梆子、以及由吹腔和高拔子演化而成的二簧腔,这些声腔共同构成“徽调”,徽班唱的就是徽调。“除此以外,安庆还为徽戏提供了优秀的演员。”张莹说,从当时流行的“安庆色艺最优”“无石不成班”可见一斑。
乾隆五十五年(1790),为庆祝皇帝80寿辰,扬州的高朗亭徽班率先入京,后又有春台、四喜等徽班相继进京,随后与汉调艺人合演,推动了徽调的二簧腔与汉调的皮黄腔的合流并奏,逐渐向着新的戏曲声腔——皮簧腔过渡,奠定了京剧诞生的基础。1956年,安徽省徽剧团成立,徽调从此正式定名为徽剧。
清朝末年,也是在安庆,在民间小调的基础上,在青阳腔、徽戏的滋养下,产生了一个新的戏曲剧种——黄梅戏。新中国成立以后黄梅戏迅速成型并产生全国性影响,一批年轻的知识分子和有志于从事黄梅戏创作的民间艺术家们投身于黄梅戏事业,他们从剧本、音乐、舞台各个方面着手,整体拓展了黄梅戏的表现领域,提升了黄梅戏的美学品格。1954年,凝聚着这批艺术家心血的《天仙配》参加了华东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得巨大成功。《天仙配》《女驸马》相继搬上电影银幕,轰动海内外。湖北、江西、吉林、西藏等省区相继成立了黄梅戏剧团,香港、澳门还出现了用普通话和粤语演唱的黄梅戏,黄梅戏一时风光无两。
黄梅戏剧目丰富,除了大家熟知的《天仙配》《女驸马》之外,新时期也创作了《红楼梦》《徽州女人》等一批深受观众喜爱的优秀作品,严凤英、王少舫、五朵金花、黄新德、韩再芬等一批优秀的黄梅戏演员共同创造了黄梅戏的辉煌,为黄梅戏的传承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严凤英是黄梅戏一代宗师,她唱腔亮丽沙甜,委婉动听,韵味浓郁,吸收了京剧、越剧、评剧、评弹、民歌等唱腔之长,将它们融会贯通,自成一家,为黄梅戏开创了一个崭新而辉煌的时代,她的表演艺术强化了黄梅戏剧种风格特色的形成。
王少舫唱腔风格独树一帜,嗓音宽厚明亮,吐字清晰,十分注重以声传情,丰富了黄梅戏生行的表演艺术和唱腔艺术,在推进黄梅戏发展,提高黄梅戏知名度上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皖南是安徽,也可以说是全国戏剧的重镇,除了以上介绍的几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剧种以外,还有皖南花鼓戏、岳西高腔、弹腔、太湖曲子戏、文南词、梨簧戏等一批彰显地域特色的小剧种。
安徽剧种众多,但发展呈现不平衡状况。戏曲作为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丰富珍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在赓续中华文脉中具有重要意义,近些年相继出台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印发地方戏曲剧种保护与扶持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对剧种的保护传承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大皖新闻记者 陶娜
编辑 许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