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始建于1913年的安徽省图书馆是安徽省重点文化工程,也是中国建立较早的公共图书馆之一。它与包河相伴,更相伴了无数江淮读者的阅读记忆。今年,恰逢安徽省图书馆建馆110周年,由古井贡酒年份原浆古20冠名的大皖徽派栏目走进了这座浸润书香的百年图书馆,来听一听安徽省图书馆原馆长,今年86岁高龄的王宝圣聊聊图书馆背后的故事。
上任:新馆扩建是当务之急
徽派:您是哪一年来到省图的?
王宝圣:在来安徽省图书馆之前,我一直在省艺校从事音乐教学和领导工作。我记得很清楚,1992年12月,我被调到安徽省图书馆当馆长,直到2001年退休。
徽派:还记得刚来省图是什么情形吗?
王宝圣:我刚来的时候,可以讲是馆舍很陈旧,设备很落后,自动化基本等于零,总的来说就是不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
徽派:您当馆长这9年期间,您觉得做过的最重要的事是什么?
王宝圣:1994年4月到8月,文化部对全国22个省级图书馆和13个城市图书馆进行评估,省级馆的评估结果是要排序,市级馆是要定级。评估结果出来以后,安徽省图书馆在省级馆中位列第二十位,很后很后。当时我感到很吃惊,我就把评估条例拿出来,对照着评估结果一条一条地看,到底存在着哪些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拎出来以后我就写了一个报告,向厅党组汇报这次评估的结果,其中特别强调了新馆建设的问题,再不建设新馆就跟这个时代的脱节太大了。文化厅党组对此高度重视,同时我们也通过人大、政协以及舆论工具的广泛传播。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下,1998年10月18日,安徽省图书馆扩建工程开工典礼举行了,新馆建设终于落地了。所以我觉得,我这将近10年的图书馆工作历程中,对我来讲最有价值的就是适逢全国22个省级馆评估,我借助这股东风把新馆扩建工程搞起来了,这确实是我们图书馆人安身立命之本,物质基础是不能没有的,否则什么都搞不成。比如说,评估之前,我也不是不想搞活动,但是没有场地怎么办,读者进来的话,我们没有可以服务他们的地方。
王宝圣接受徽派访谈
建成:现代化建设的起步
徽派:新馆建设属于原址扩建,最终要达成一个什么样的效果?
王宝圣:建成后,应成为具有计算机管理系统,声像服务系统,缩微服务系统,常规服务和安全保障系统等配套服务系统功能齐全的大型现代化省级公共图书馆。扩建工程开工以后,我们馆就是天天有变化。最早的时候,馆舍面积就是一栋楼,12860平方米,就这一栋楼的地方,再一个后边有个小收获,12,860平方米,实际扩建23000平方米,加起来就是35000多平方米,比评估标准的省级馆不少于25000平方米还多1万多平方米,这个规模就算很大了。有这样宽敞的空间,我们就可以安排各种活动了。新馆是2002年正式开馆的,当时我已经退休一年了,那个场景我至今还历历在目。我当时到现场去了,安徽省图书馆也邀请了全国其他兄弟省馆的人来参加活动,可以说是非常热闹,也让我非常感动。
徽派:那藏书也增加了不少吧?
王宝圣:为什么我提出来增加馆舍面积,因为这是当务之急,这样我们的很多业务活动就可以开展了。我来图书馆的时候,购书经费是一年50万,从新馆扩建工程开始就增加到了126万,这样我们的文献收藏就能丰富起来。另外,还有30万图书保护专项专款。馆藏文献丰富,读者就愿意来,因为可以满足他们的需要。
徽派:您当时想开展一些什么样的活动?
王宝圣:最想搞的首先就是开架阅览。以前我们在学校图书馆借书,要拿借书证借书看。开架阅览多好,读者们在一个宽敞的大房间里面,书都在那摆着,可以随便浏览,这多好,这多方便读者,对不对?
徽派:您刚说的自动化零基础,扩建后达到了什么目标?
王宝圣:对,为了迎接评估,省政府拨了50万专款,让我们添置东西。我们拿了40多万购买一些设备,剩下的几万块钱,我们用来粉饰图书馆的馆貌,比如一些重要的电线需要更换。文化部的评估专家组进馆的时候,我们有些设备还没有拆箱,可以说是边评估边建设。就这样,我们逐步建成了馆内局域网,初步实现了采编、流通等业务环节的自动化管理,自动化管理可以说是安徽省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起步。后来我退休了,在后继几届新馆长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图书馆各个方面都变得越来越好。
徽派:那您觉得,省图最大的不变是什么?
王宝圣:我觉得安徽省图书馆最大的不变,那就是全心全意地为读者服务。藏书的目的是服务读者,藏而不用不行,图书馆是一个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地,这是不变的。
现在的安徽省图书馆
转变:把图书馆当成家
徽派:对您个人来说,从艺校校长到图书馆馆长这个身份的转变过程中,有没有挑战?
王宝圣:我是1959年来到省艺校的,在学校的30多年时间,我是很热爱教学的。我说我都50来岁了,应该是总结教学经验,争取把教学做得更好的时候。一开始确实是不太情愿的,也不太理解,我说我是没教好书还是怎么了,因为到图书馆工作,对我来讲确实是个新学科,对图书馆的全面知识是缺乏的,所以我当时跑到学校图书馆里面看了不少关于图书馆专业方面的书,进入角色也更快一些。进来以后,包括图书馆的老同事、老专家们给我的帮助也很大,因为我当时只有理论,没有任何经验。我觉得,既然来了,我就要把这份工作干好,也是在图书馆同仁们的共同努力下,图书馆的发展才会越来越好。
徽派:退休这么很长时间了,您现在还会经常到馆里来看一看吗?对于图书馆现在的样子您有什么样的评价?
王宝圣:退休了以后,2005年我就生病了,不然还能弹弹琴写写曲子。今年年初的时候,我又不小心摔了一跤,所以腿脚不是太好。由于身体的原因,我回到图书馆的机会比较少,基本上就在家里养病。所以今天我一进图书馆的大门我就感概,这里我太熟悉了,我对图书馆还是很有感情的,当年可以说是一心一意扑到图书馆工作上,完全是把图书馆当家了。
王宝圣
展望:希望更多的人走进图书馆
徽派:您是一个爱书的人吗?您觉得书籍对人类最大的意义是什么?
王宝圣:我自己藏了不少书,那都是专业书,音乐方面的、诗论,还有一些技术类的,我是很喜欢书的。高尔基讲,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那是一点不假,那不看书,不学东西还得了,你还能进步吗?
徽派:现在科技发展很快,很多年轻人,尤其学生,他们经常习惯捧着手机、平板看书、看视频,您觉得电子产品能替代纸质书籍吗?
王宝圣: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文献的载体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我认为,大家不能光看电子产品,纸质书籍还是需要的,是不能被代替的。应该多培养大家热爱纸质书籍的习惯,不管男女老少、大人小孩,让更多的人来到图书馆进行阅读。因为图书馆有专门的阅览室和研究室,既有阅读的氛围,也有比较详尽齐全的书籍文献资料,方便读者随时查阅和进行研究。个人的藏书毕竟有限,自己家里能藏多少书对不对,图书馆还是有它的好处的。
徽派:您理想中的图书馆是什么样子的?
王宝圣:随着高新科技的进步,图书馆如今的发展可以说是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那种初级管理的概念。我觉得就目前来讲,像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那样,藏书丰富,又比较开放的,又有很多现代科技设备加持的,就是很好的图书馆了。
大皖新闻记者 李燕然
编辑 许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