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大皖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安徽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导演潘昱竹做客徽派 :我有信心,我就是要折腾和挑战

©原创 2023-11-28 16:10

从聚光灯下的优秀戏曲演员,到帘幕之后的优秀戏曲导演,潘昱竹步履不停,一直“折腾”在戏曲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创作和创新,让戏曲与时俱进,是安徽省剧协副主席、秘书长、国家一级导演潘昱竹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日前潘导做客由古井贡酒年份原浆古20冠名播出的大皖《徽派》栏目,分享了自己根本停不下来的对于安徽地方戏曲的喜爱。  

新剧《杏林春暖》——

在当下寻找共鸣

徽派:您执导的新剧《杏林春暖》在芜湖刚刚首演,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吗?

潘昱竹:芜湖文明办在挖掘中国好人、安徽好人的时候,发现有这么一个家庭,他们是中医世家,这家的女主人就是我们这部戏的女一号张舜华。她在传承中医的同时相夫教子,秉承家学渊源,把孩子们培养得个个都是博导、教授。继续深挖的时候,发现她本人有很多让人感动的事情,后来她评上了“全国道德模范”。我觉得她身上体现了一个当代徽州女人的新形象。过去我们对徽州女人的理解,可能是从一而终,坚守隐忍,而在张舜华奶奶身上不仅仅有这些,还体现了新时代女性对事业的担当。我们说做好一个事情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而张奶奶是做好了N件事情,所以她真的是值得我们讴歌学习。

徽派:我们身边其实不缺乏这样动人的故事,而且是真实的故事。

潘昱竹:对,这部戏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当时中医是传男不传女,张奶奶就装了八年的哑巴,扮成男孩的样子跟在父亲后面行医。招亲来的师兄,是当年跟她父亲学艺的这位,叫李济仁,是我们安徽省首批国医大师,一家人都真的好棒。张奶奶现在90多岁了,还在为来访的病人看病,其实她后期已经有点中风了,右手还落下了一些后遗症,但依然用她的左手为慕名而来的人把脉,边上有个助手帮她开药方。首演那场我们也请了很多医学院的同志,全场观众数次流泪。

徽派:听说演出的时候张奶奶还坐在台下,看着自己的故事以戏曲的形式呈现。您作为导演,在哪些方面会有困难和挑战?

潘昱竹:现场采访她三次,其中有一次就深入到徽州的定潭乡,下了高铁乘汽车,下了汽车步行,那是一个很偏远的小乡村。走进去,恰逢从杭州慕名而来的患者在打听“张一帖”家在哪儿,于是一路同行。顺着村民的指引,七转八转到她家,张奶奶刚好在那里,她先给病人看病。我就抓住她的手,说今天来听您给我讲故事,您多讲一点,我多听一点,以后把您的故事搬到舞台上,她也特别开心,笑起来就像孩子般那么纯真。她跟我们说了很多,她的孩子也在旁边,大家一起聊天,她身上真的是有让我们当下女性要去回味和学习的。无论是女儿、姐姐,还是妻子、母亲,她都做得很好。她永远憧憬着,愿意去坚持,去尝试,不轻言放弃,我觉得对于当下女性来说,都是有启迪作用的。这部戏完完全全按照张奶奶的真人真事来编排,在大事不虚的前提下,仅就一些细节进行艺术的提炼和加工,引发观众的共鸣。

演而优则导 ——

不满足,想要折腾和创造

徽派:听说您是演员出身,属于演而优则导?

潘昱竹:这个经历其实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是特别喜欢折腾的一个人。我出身戏曲世家,听戏长大,看戏长大,演戏长大,四岁的时候就被父亲抱到台上演小神童。进团以后,我也很荣幸地被选为重点培养对象,担纲主演了《天仙配》七仙女这个角色。一个戏校刚毕业的小女生,就演女一号,从来没有过。我知道戏比天大,在学校的时候就特别刻苦,比如练功踢腿的时候,老师要求别人踢50下,那我可能就会踢80下、100下,就是想做得更好。进团以后,剧院复排了表演艺术家潘璟俐老师的代表作《春香闹学》,我也很荣幸地担纲主演,比较出色地完成了(剧目的)接力。

徽派:您还是很喜欢演戏的。

潘昱竹:演戏是非常过瘾的一件事情,在台上感受着不同人物的喜怒哀乐,那是另一种不同的酣畅淋漓。演员的魅力就是你会把你所有的感官和技巧,投入到舞台上,体验人物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悲欢离合,我觉得这个是特别过瘾的,特别是,每一个角色对演员来说都是一种新的挑战。

徽派:那为什么想转型呢?

潘昱竹:这个时候又觉得,还不满足,还是要折腾。但是想再挑战新的角色的时候,那个生产周期我又觉得太长。这时候刚好给我们排戏的一位导演是上海戏剧学院的教授,他给我指明了方向,他说你这么喜欢创作,可以去考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我是有这个信心的,记得主演《七仙女》的时候,到“戏码头”天津演出,引发了很大的轰动,可见年轻时我的演出是得到天津观众认可的。后来,又陆续参加了艺术节的演出,得到了组委会和观众的认可。这个时候我觉得,我可以再折腾,创造更多的角色,或者说我去帮助别人塑造更多的角色,而只有导演这个身份可以完成这种转型。其实还是对创作的一种追求,促使了我想去深度学习。后来我就考上了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很系统地进行了科班学习,学完以后回来就开始进行导演的创作,做了一些戏。比如《雷雨》,我当时担任副导演,《霸王别姬》《知心村官》我都是副导演。

徽派:等于是告别了聚光灯,开始全身心做导演了?

潘昱竹:完全投入了创作当中。我印象中当年排《霸王别姬》的时候,和王晓鹰导演合作,他也是我的老师,跟着他一起创作这个戏。我当时正怀孕,《霸王别姬》里面有很多表达战争场面的那个鼓,那种震撼的节奏,宝宝真的是在我肚子里跟着节奏在踢,拿小拳头在捶了。这样的经历,我觉得也很神奇,对,就是那个阶段,一边体会着即将做母亲的喜悦,一边在实现从演员到导演的过渡,让我觉得很充实。那一年我印象中排了两到三部作品,工作量还是很大的,但我觉得挺好,我喜欢这种创作的节奏。

徽派:您一直在选择,一直有很强烈的职业追求,但要把控这样一个舞台,其实也要付出很多。

潘昱竹:没错。2011年的时候,我在创作全国首部全息3D黄梅戏《牛郎织女》,当时对我来说,就是一个积极探索和实践的过程,那就是让我们的传统戏曲舞台插上科技的翅膀,得到了方方面面的大力肯定和支持。对于年轻的我来说,也是面临了N多的挑战。传统戏剧所有的排练流程和理念,在这部剧里都被打乱了,它会有N多新的东西需要你去脑补,不是你和演员面对面地当场根据脚本来做,它更多的要提前做3D的模型。音乐、舞美、设计,真人、技术融合,也是特别难的一个点,种种挑战都打破了每个创作部门的传统理念。经过那部剧以后,我就觉得,没什么创作上的难题不可以克服。

为地方戏曲代言 ——

走近戏曲,你会被它打动

徽派:作为一名戏曲导演,您也在做各种地方戏曲,在更多思考地方戏曲的发展和困惑。

潘昱竹:创作嘛,从事导演以后,我觉得是更为过瘾的一件事情。这些年,做了很多的剧种。我是黄梅戏出身,但是后来又导了庐剧、泗州戏,还导了皖南花鼓戏,去年还导了一个目连戏。咱们安徽是一个戏曲资源很丰富的省份,有很多值得我去学习的地方。后来从剧院转到了省戏剧家协会,主要是为全省的戏剧工作者做好服务,做好创作上的引导和推荐,包括对会员的挖掘、培养,这份工作也是很系统、很庞大的,要面向全省,所以就不仅仅局限于黄梅戏一个剧种的创作了。我很幸福,因为我是特别喜欢戏曲的人,又觉得自己的学习能力还算行吧,所以我的很多时间都是在听戏,学习各个剧种,当然平时也会看各种各样的有关剧种研究方面的书籍,包括很多文艺作品。

徽派:确实是一个很系统很庞杂的工作。

潘昱竹:今天的戏剧人怎么把好东西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这是第一,就是守正,守正才能创新。如果你前面都不知道,你说我上来就要改变它,这是不行的,没有基础,不扎实,改出来的东西老观众不要,新观众也不接受。基层乡镇,有些民间职业班社,包括傩戏、目连戏、青阳腔,他们真的是每天一点一滴地都在做着这样的传承,也想着要去做一些新的尝试。创新步子不能太大,一定是要脚踏实地,剧目题材是一方面,以前是只演鬼神戏,只演才子佳人,当下火热的幸福生活、都市生活、乡村生活,包括我们身边的好人好事,包括我们邻里之间的家长里短,这种温暖的小场面,是不是都可以去表现呢?有两个民间的剧社进行了尝试,观众能接受,而且很风趣很幽默。这几年,除黄梅戏以外的地方戏的创作,我觉得大家都是呈现了一波又一波的特点,尽量想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我觉得这是特别可喜的。

徽派:实践过程中肯定也有一些困难和挑战。

潘昱竹:确实也面临一些困境,比如说我们现在的创作人员匮乏。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各个剧种的演员还有传承,但是相关的创作人员就相当匮乏,比如说编剧,他既要写黄梅戏又要写庐剧,还得写泗州戏和皖南花鼓戏。最匮乏的主创,就是作曲,每个剧种的作曲都是不一样的。我们更需要立足于本土、几十年都泡在这个腔体里的作曲老师,他一出手肯定就是这个味道。那会儿我说,我要不当演员,咱也去唱一唱,学学作曲也没问题,但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所以还是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够走到戏曲的每个部门的创作里去,其实都很有意思。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蒋楠楠 摄影报道

从聚光灯下的优秀戏曲演员,到帘幕之后的优秀戏曲导演,潘昱竹步履不停,一直“折腾”在戏曲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创作和创新,让戏曲与时俱进,是安徽省剧协副主席、秘书长、国家一级导演潘昱竹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日前潘导做客由古井贡酒年份原浆古20冠名播出的大皖《徽派》栏目,分享了自己根本停不下来的对于安徽地方戏曲的喜爱。  

新剧《杏林春暖》——

在当下寻找共鸣

徽派:您执导的新剧《杏林春暖》在芜湖刚刚首演,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吗?

潘昱竹:芜湖文明办在挖掘中国好人、安徽好人的时候,发现有这么一个家庭,他们是中医世家,这家的女主人就是我们这部戏的女一号张舜华。她在传承中医的同时相夫教子,秉承家学渊源,把孩子们培养得个个都是博导、教授。继续深挖的时候,发现她本人有很多让人感动的事情,后来她评上了“全国道德模范”。我觉得她身上体现了一个当代徽州女人的新形象。过去我们对徽州女人的理解,可能是从一而终,坚守隐忍,而在张舜华奶奶身上不仅仅有这些,还体现了新时代女性对事业的担当。我们说做好一个事情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而张奶奶是做好了N件事情,所以她真的是值得我们讴歌学习。

徽派:我们身边其实不缺乏这样动人的故事,而且是真实的故事。

潘昱竹:对,这部戏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当时中医是传男不传女,张奶奶就装了八年的哑巴,扮成男孩的样子跟在父亲后面行医。招亲来的师兄,是当年跟她父亲学艺的这位,叫李济仁,是我们安徽省首批国医大师,一家人都真的好棒。张奶奶现在90多岁了,还在为来访的病人看病,其实她后期已经有点中风了,右手还落下了一些后遗症,但依然用她的左手为慕名而来的人把脉,边上有个助手帮她开药方。首演那场我们也请了很多医学院的同志,全场观众数次流泪。

徽派:听说演出的时候张奶奶还坐在台下,看着自己的故事以戏曲的形式呈现。您作为导演,在哪些方面会有困难和挑战?

潘昱竹:现场采访她三次,其中有一次就深入到徽州的定潭乡,下了高铁乘汽车,下了汽车步行,那是一个很偏远的小乡村。走进去,恰逢从杭州慕名而来的患者在打听“张一帖”家在哪儿,于是一路同行。顺着村民的指引,七转八转到她家,张奶奶刚好在那里,她先给病人看病。我就抓住她的手,说今天来听您给我讲故事,您多讲一点,我多听一点,以后把您的故事搬到舞台上,她也特别开心,笑起来就像孩子般那么纯真。她跟我们说了很多,她的孩子也在旁边,大家一起聊天,她身上真的是有让我们当下女性要去回味和学习的。无论是女儿、姐姐,还是妻子、母亲,她都做得很好。她永远憧憬着,愿意去坚持,去尝试,不轻言放弃,我觉得对于当下女性来说,都是有启迪作用的。这部戏完完全全按照张奶奶的真人真事来编排,在大事不虚的前提下,仅就一些细节进行艺术的提炼和加工,引发观众的共鸣。

演而优则导 ——

不满足,想要折腾和创造

徽派:听说您是演员出身,属于演而优则导?

潘昱竹:这个经历其实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是特别喜欢折腾的一个人。我出身戏曲世家,听戏长大,看戏长大,演戏长大,四岁的时候就被父亲抱到台上演小神童。进团以后,我也很荣幸地被选为重点培养对象,担纲主演了《天仙配》七仙女这个角色。一个戏校刚毕业的小女生,就演女一号,从来没有过。我知道戏比天大,在学校的时候就特别刻苦,比如练功踢腿的时候,老师要求别人踢50下,那我可能就会踢80下、100下,就是想做得更好。进团以后,剧院复排了表演艺术家潘璟俐老师的代表作《春香闹学》,我也很荣幸地担纲主演,比较出色地完成了(剧目的)接力。

徽派:您还是很喜欢演戏的。

潘昱竹:演戏是非常过瘾的一件事情,在台上感受着不同人物的喜怒哀乐,那是另一种不同的酣畅淋漓。演员的魅力就是你会把你所有的感官和技巧,投入到舞台上,体验人物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悲欢离合,我觉得这个是特别过瘾的,特别是,每一个角色对演员来说都是一种新的挑战。

徽派:那为什么想转型呢?

潘昱竹:这个时候又觉得,还不满足,还是要折腾。但是想再挑战新的角色的时候,那个生产周期我又觉得太长。这时候刚好给我们排戏的一位导演是上海戏剧学院的教授,他给我指明了方向,他说你这么喜欢创作,可以去考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我是有这个信心的,记得主演《七仙女》的时候,到“戏码头”天津演出,引发了很大的轰动,可见年轻时我的演出是得到天津观众认可的。后来,又陆续参加了艺术节的演出,得到了组委会和观众的认可。这个时候我觉得,我可以再折腾,创造更多的角色,或者说我去帮助别人塑造更多的角色,而只有导演这个身份可以完成这种转型。其实还是对创作的一种追求,促使了我想去深度学习。后来我就考上了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很系统地进行了科班学习,学完以后回来就开始进行导演的创作,做了一些戏。比如《雷雨》,我当时担任副导演,《霸王别姬》《知心村官》我都是副导演。

徽派:等于是告别了聚光灯,开始全身心做导演了?

潘昱竹:完全投入了创作当中。我印象中当年排《霸王别姬》的时候,和王晓鹰导演合作,他也是我的老师,跟着他一起创作这个戏。我当时正怀孕,《霸王别姬》里面有很多表达战争场面的那个鼓,那种震撼的节奏,宝宝真的是在我肚子里跟着节奏在踢,拿小拳头在捶了。这样的经历,我觉得也很神奇,对,就是那个阶段,一边体会着即将做母亲的喜悦,一边在实现从演员到导演的过渡,让我觉得很充实。那一年我印象中排了两到三部作品,工作量还是很大的,但我觉得挺好,我喜欢这种创作的节奏。

徽派:您一直在选择,一直有很强烈的职业追求,但要把控这样一个舞台,其实也要付出很多。

潘昱竹:没错。2011年的时候,我在创作全国首部全息3D黄梅戏《牛郎织女》,当时对我来说,就是一个积极探索和实践的过程,那就是让我们的传统戏曲舞台插上科技的翅膀,得到了方方面面的大力肯定和支持。对于年轻的我来说,也是面临了N多的挑战。传统戏剧所有的排练流程和理念,在这部剧里都被打乱了,它会有N多新的东西需要你去脑补,不是你和演员面对面地当场根据脚本来做,它更多的要提前做3D的模型。音乐、舞美、设计,真人、技术融合,也是特别难的一个点,种种挑战都打破了每个创作部门的传统理念。经过那部剧以后,我就觉得,没什么创作上的难题不可以克服。

为地方戏曲代言 ——

走近戏曲,你会被它打动

徽派:作为一名戏曲导演,您也在做各种地方戏曲,在更多思考地方戏曲的发展和困惑。

潘昱竹:创作嘛,从事导演以后,我觉得是更为过瘾的一件事情。这些年,做了很多的剧种。我是黄梅戏出身,但是后来又导了庐剧、泗州戏,还导了皖南花鼓戏,去年还导了一个目连戏。咱们安徽是一个戏曲资源很丰富的省份,有很多值得我去学习的地方。后来从剧院转到了省戏剧家协会,主要是为全省的戏剧工作者做好服务,做好创作上的引导和推荐,包括对会员的挖掘、培养,这份工作也是很系统、很庞大的,要面向全省,所以就不仅仅局限于黄梅戏一个剧种的创作了。我很幸福,因为我是特别喜欢戏曲的人,又觉得自己的学习能力还算行吧,所以我的很多时间都是在听戏,学习各个剧种,当然平时也会看各种各样的有关剧种研究方面的书籍,包括很多文艺作品。

徽派:确实是一个很系统很庞杂的工作。

潘昱竹:今天的戏剧人怎么把好东西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这是第一,就是守正,守正才能创新。如果你前面都不知道,你说我上来就要改变它,这是不行的,没有基础,不扎实,改出来的东西老观众不要,新观众也不接受。基层乡镇,有些民间职业班社,包括傩戏、目连戏、青阳腔,他们真的是每天一点一滴地都在做着这样的传承,也想着要去做一些新的尝试。创新步子不能太大,一定是要脚踏实地,剧目题材是一方面,以前是只演鬼神戏,只演才子佳人,当下火热的幸福生活、都市生活、乡村生活,包括我们身边的好人好事,包括我们邻里之间的家长里短,这种温暖的小场面,是不是都可以去表现呢?有两个民间的剧社进行了尝试,观众能接受,而且很风趣很幽默。这几年,除黄梅戏以外的地方戏的创作,我觉得大家都是呈现了一波又一波的特点,尽量想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我觉得这是特别可喜的。

徽派:实践过程中肯定也有一些困难和挑战。

潘昱竹:确实也面临一些困境,比如说我们现在的创作人员匮乏。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各个剧种的演员还有传承,但是相关的创作人员就相当匮乏,比如说编剧,他既要写黄梅戏又要写庐剧,还得写泗州戏和皖南花鼓戏。最匮乏的主创,就是作曲,每个剧种的作曲都是不一样的。我们更需要立足于本土、几十年都泡在这个腔体里的作曲老师,他一出手肯定就是这个味道。那会儿我说,我要不当演员,咱也去唱一唱,学学作曲也没问题,但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所以还是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够走到戏曲的每个部门的创作里去,其实都很有意思。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蒋楠楠 摄影报道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