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周末,太浦河嘉善段的绿道旁总是停满了私家车,有嘉善县城过来的“城里人”,也有来自上海青浦、江苏吴江的游客,小孩在这里嬉笑玩闹,厌倦了城市生活的人们在岸边散步、拥抱自然,一副生机勃勃的景象。
这,只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2023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五周年,城市界限在这里越来越模糊,长三角人同守一片天、共饮一江水,彰显着跨域一体的合力,书写着美美与共的新篇章。
嘉善太浦河长白荡水源地 嘉善宣传部供图
从“三家分治”到联合保护
示范区内湖荡水网密布,“治水”是重要课题。
太浦河作为太湖流域最大的人工河道之一,因沟通太湖和黄浦江,故以其起讫点命名为太浦河。全长约57公里,流经苏浙沪两省一市。如今,青浦、吴江、嘉善已成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所在地,太浦河流域则成了长三角最具潜力、最有魅力的一百里。
69岁的潘根龙打小生活在太浦河边,是嘉善县姚庄镇银水庙村村民,也是太浦河水源地义务巡查队队长,每周一次的巡河是他雷打不动的日常。
“太浦河是我们的母亲河,这里的水都是要入口喝的,水质影响着大家身体健康,马虎不得。”潘根龙告诉潮新闻记者,护水队成立于2011年,由几名退休的老党员自发组成,护的正是横穿银水庙村的太浦河,主要负责水源地周边的巡河、保洁。他清楚地记得,刚开始巡河的时候,河面上漂浮的水葫芦、浮萍等水草,打捞船都来不及清理。
银水庙村境内的河段,不仅是嘉善、平湖的饮用水水源地,也是上海金泽水库取水口所在地,就如同浙沪边界区域共同的“水缸”。前些年,太浦河却遭遇污染之困,并且因为“三家人”分治而问题频发。
2019年11月1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正式揭牌,为三地联手治理母亲河带来契机。示范区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把太浦河打造成一条水质稳定在Ⅲ类水的清水廊道。
近年来,嘉善县与上海市青浦区、苏州市吴江区河长制办公室先后联合印发了《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联合河长湖长履职规范》《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联合河湖长制工作督查制度》等制度规范,联合河长通过履行日常监督管理职责、推进河湖综合治理、落实重点项目协调推进等,推进三地协同治水,打破治水行政区域壁垒,由各自为战转向协同合作、共治共享,形成区域治水一体化格局。
作为亲历者和见证者,一体化发展带来的变化潘根龙感受最为深刻。“以前‘三不管’的地带,现在成了三地联合巡查的重点对象。整条河是连在一起的,现在开展联合巡查以来,上、中、下游统一思想,力往一处使,不止水质越来越好,周边环境也越来越整洁。”潘根龙颇感欣慰,自己守护的这湾碧水愈加清澈了,大家的感情也更亲了。
如今,太浦河取水口水质已连续7年保持Ⅲ类及以上,2021年取水口水质达到了Ⅱ类水标准,是嘉兴首个饮用水源水质百分百达标的区域。
一体化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
另一边,晚饭过后,俞汇村村民杭叶强都习惯到河道边散散步。走在嘉善县姚庄镇盛家湾村的河道旁,可以看到河底的植物清晰可见,河面上时不时还有小鱼小虾跃出。
盛家湾,是国控断面俞汇塘的一条支流,河道长1.43公里,沿线分布着几千亩花卉大棚和农田。他清楚地记得,由于周边企业、养殖厂的废水排放,这条河流曾经也面临严重的污染。
“当时河里的水变得越来越脏,越来越臭,从2020年开始水生态修复以后,水质才有了明显改变。” 杭叶强口中的盛家湾水生态修复,就是嘉善东部区域水生态修复项目一期试点工程,不仅聚焦“水里的问题”,更着眼于系统性解决“岸上的问题”,该项目启动之初,便着眼“水清岸绿”这一目标,通过岸线整治、缓冲带生态修复、构建水下森林生态修复系统、建设生态湿地等举措,构建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之间建立互利共生、和谐发展的“三生融合”物质能量传播纽带。
到了夏天,夜幕降临时,这里还可以再现如梦如幻的萤火之光的生态绿色场景,不少已经搬迁的村民纷纷表示想再回来。杭叶强觉得,现在就像小时候的感觉又回来了,水变清了,树变绿了,路变宽了,环境变好了,村里的人气也渐渐地旺起来了。
萤火虫对环境变化很敏感,被称为生态绿色的“指标”。去年夏天嘉善发现的付氏萤更为如此,是重要的生态环境质量指示物种,适宜生活的水质通常不低于Ⅲ类,还需要满足充足的食物源、躲避天敌的庇护所、幼虫化蛹越冬场所、雌雄虫婚飞等要求,对栖息地的生态环境要求很高。
嘉兴市生态环境局嘉善分局副局长杨潜告诉记者,萤火虫的回归,也是嘉善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水环境治理向水生态修复转变,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创建标志性成果的奋斗史。
“我们通过生态环境、食物链改造、萤火虫保育等措施,恢复重点区域萤火虫种群数量。” 杨潜介绍,姚庄镇金星村是黄脉翅萤和长三角平原河网地区特有的本土物种——付氏萤的栖息地,在金星村设立了金星萤火虫栖息地生态保护小区,并设置物理隔离。目前,嘉善萤火虫种类从1种增加到4种,其中水生萤火虫3种,占全球已知种类的1/3。
沿着生态绿色、一体化、高质量的方向,梦里水乡画卷正徐徐展开。
潮新闻 记者 陈薇 施雄风 通讯员 宋依依 吕超
编辑 蒙国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