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大皖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池黄高铁全线最长隧道贯通

©原创 2023-05-21 17:28

大皖新闻讯   5月21日,在历经35个月的连续奋战后,由中铁十局承建的新建池州至黄山高速铁路(以下简称池黄高铁)全线最长隧道——岭上村隧道顺利贯通,标志着池黄高铁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

超万米长隧道施工难度大

岭上村隧道施工现场。

池黄高铁岭上村隧道纵跨池州、黄山两市,起于池州市青阳县杨田镇下东堡村,向南穿越九华山余脉黄龙山至黄山市黄山区新华乡曹村而出,全长11.75公里,洞身最大埋深约550米,为单洞双线隧道。

“隧道按进口、周村斜井大里程、山华安斜井大小里程、出口共5个作业面组织施工,沿线山体地势起伏较大,其中周村斜井和山华安斜井分别与正洞垂直高差约30米和115米。”中铁十局池黄铁路站前二标项目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岭上村隧道全长超万米,在安徽铁路工程中并不多见,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地质条件复杂,沿线穿越多处岩性接触带,岩性复杂多变,洞体围岩稳定性较差,技术难度大、安全风险极高、施工周期长,为池黄高铁控制性和重难点工程之一。”

该项目工程部部长李玥翔告诉记者,岭上村隧道修建时连路都没有,仅仅找一个合适斜井洞口,就花费了很多精力。为此,项目部专门修建了一条联通洞口的四公里环山公路。作为最大埋深550米的万米长隧,地温高、通风困难是避免不了的困难。即便是冬天,洞内操作不一会儿衣服就被汗水湿透。

岭上村隧道全线贯通。

在隧道施工中,中铁十局项目部积极开展超长大隧道技术攻关和高铁隧道数字化、智能化建造技术课题研究,采用三臂凿岩台车、自行式液压仰拱栈桥、智能信息化二衬台车等进行机械化配套施工,既解决了高地温、岩爆、节理密集等施工难题,也提高了工效,确保了该隧道按期顺利贯通。

施工的同时保护好青山绿水

池黄高铁岭上村隧道。

想要保护好这片青山绿水的同时,高效完成施工任务,对建设者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岭上村隧道作为全线环境最复杂,难度最大的隧道,中铁十局在承担施工任务的同时,还与皖赣公司、上海设计院、西南交大等单位开展科研项目,致力于将池黄高铁数字化与智能化建造技术引用普及,为实现池黄铁路高质量推进,也为未来其他隧道的智慧建造迈出先行者的一步。

“穿行在景区之中,我们必须要保护好建设范围内两山一湖的景观。”该项目经理李涛介绍,为最大限度保持当地地貌,项目部在排污和处理弃渣方面反复研究,降低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在排污方面,修建七级沉淀池,利用水泵改良反坡排水方案,在保证洞内不积水的情况下,实现污水的再利用;同时,在处理弃渣方面,施工过程坚持不进行大开大挖,自建碎石加工厂,避免产生弃渣,实现了洞渣的综合利用。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大大提升了工程的资源循环利用效率,为工程创效做出了巨大贡献。

建成后成为黄金旅游线路

据介绍,池黄高铁建设进展加速,前不久全线开始铺轨,预计今年8月份完成铺轨施工任务,后转入静态验收和联调联试阶段。池黄高铁位于皖南山区,是武汉至杭州高速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起自池州站,至黟县东站与在建昌景黄高铁共站并线至黄山北站,新建正线长约125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全线隧道34座,隧道占比60.8%。全线设池州、九华山、黄山西、黟县东、黄山北等5座车站。

池黄高铁建成通车后,将成为串联皖南两山一湖(九华山、黄山、太平湖)核心景点的黄金旅游线路,对于完善区域铁路网布局、加快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大皖新闻记者   刘旸  通讯员 徐叶伟 吴新纪  周鸿旭

编辑  张思平

大皖新闻讯   5月21日,在历经35个月的连续奋战后,由中铁十局承建的新建池州至黄山高速铁路(以下简称池黄高铁)全线最长隧道——岭上村隧道顺利贯通,标志着池黄高铁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

超万米长隧道施工难度大

岭上村隧道施工现场。

池黄高铁岭上村隧道纵跨池州、黄山两市,起于池州市青阳县杨田镇下东堡村,向南穿越九华山余脉黄龙山至黄山市黄山区新华乡曹村而出,全长11.75公里,洞身最大埋深约550米,为单洞双线隧道。

“隧道按进口、周村斜井大里程、山华安斜井大小里程、出口共5个作业面组织施工,沿线山体地势起伏较大,其中周村斜井和山华安斜井分别与正洞垂直高差约30米和115米。”中铁十局池黄铁路站前二标项目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岭上村隧道全长超万米,在安徽铁路工程中并不多见,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地质条件复杂,沿线穿越多处岩性接触带,岩性复杂多变,洞体围岩稳定性较差,技术难度大、安全风险极高、施工周期长,为池黄高铁控制性和重难点工程之一。”

该项目工程部部长李玥翔告诉记者,岭上村隧道修建时连路都没有,仅仅找一个合适斜井洞口,就花费了很多精力。为此,项目部专门修建了一条联通洞口的四公里环山公路。作为最大埋深550米的万米长隧,地温高、通风困难是避免不了的困难。即便是冬天,洞内操作不一会儿衣服就被汗水湿透。

岭上村隧道全线贯通。

在隧道施工中,中铁十局项目部积极开展超长大隧道技术攻关和高铁隧道数字化、智能化建造技术课题研究,采用三臂凿岩台车、自行式液压仰拱栈桥、智能信息化二衬台车等进行机械化配套施工,既解决了高地温、岩爆、节理密集等施工难题,也提高了工效,确保了该隧道按期顺利贯通。

施工的同时保护好青山绿水

池黄高铁岭上村隧道。

想要保护好这片青山绿水的同时,高效完成施工任务,对建设者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岭上村隧道作为全线环境最复杂,难度最大的隧道,中铁十局在承担施工任务的同时,还与皖赣公司、上海设计院、西南交大等单位开展科研项目,致力于将池黄高铁数字化与智能化建造技术引用普及,为实现池黄铁路高质量推进,也为未来其他隧道的智慧建造迈出先行者的一步。

“穿行在景区之中,我们必须要保护好建设范围内两山一湖的景观。”该项目经理李涛介绍,为最大限度保持当地地貌,项目部在排污和处理弃渣方面反复研究,降低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在排污方面,修建七级沉淀池,利用水泵改良反坡排水方案,在保证洞内不积水的情况下,实现污水的再利用;同时,在处理弃渣方面,施工过程坚持不进行大开大挖,自建碎石加工厂,避免产生弃渣,实现了洞渣的综合利用。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大大提升了工程的资源循环利用效率,为工程创效做出了巨大贡献。

建成后成为黄金旅游线路

据介绍,池黄高铁建设进展加速,前不久全线开始铺轨,预计今年8月份完成铺轨施工任务,后转入静态验收和联调联试阶段。池黄高铁位于皖南山区,是武汉至杭州高速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起自池州站,至黟县东站与在建昌景黄高铁共站并线至黄山北站,新建正线长约125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全线隧道34座,隧道占比60.8%。全线设池州、九华山、黄山西、黟县东、黄山北等5座车站。

池黄高铁建成通车后,将成为串联皖南两山一湖(九华山、黄山、太平湖)核心景点的黄金旅游线路,对于完善区域铁路网布局、加快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大皖新闻记者   刘旸  通讯员 徐叶伟 吴新纪  周鸿旭

编辑  张思平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