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新安江水碧悠悠,两岸人家散若舟。几夜屯溪桥下梦,断肠春色似扬州。”这是郁达夫对夜泊新安江的描写,历来为人所津津乐道。5月14日,2023“中国式现代化长三角实践“网络主题活动(安徽站)走进黄山屯溪,当晚,记者坐船夜游新安江,微风拂面,两岸的风景不停变换,恰似‘船在水中行,人在画中游’一般惬意。
新安江夜景。
孕育“新生”的成熟旅游景区
早在2013年,集旅游观光、文化品味、生态体验为一体的新安江滨水旅游景区即已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景区充分利用新安江两岸优质景观资源,积极打造以“游新安江,品徽文化”为主题的精品水上旅游观光产品。沿着景区规划的水上游览线路,可欣赏包括“林廊清影”、“徽州照壁”、“孙王阁”、“尤溪古渡”、“湖边古村落”、“屯浦归帆”、“屯溪码头”、“湿地栈道”、“坝址广场”、“摩崖石刻”在内的新安十景。
如今,在新安江畔,一条传承老街文脉的“新街”——屯溪河街,正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光芒。夜幕降临,各式各样的街景商亭、充满创意的灯光装饰、令人垂涎的特色美食、新颖别致的文创小店竞相绽放,街区随处可见携手漫步的情侣、酒吧听歌的闺蜜、打卡拍照的游客,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北京的“后海”。
屯溪河街2022年10月1日正式开街。
实际上,实施品质提升改造后的屯溪河街于2022年10月份才开始开街运营,它将传统文化创造性地转化、创新、发展,继而将这种文化创新带进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当中,与老街形成里静外动、里雅外俗、里文外潮、里保外拓的商业生态圈,推动老街商圈辉煌再现。
屯溪河街街景。
卓有成效的“新安江模式”
一江碧水出新安,百转千回下钱塘。新安江发源于休宁六股尖,是安徽省仅次于长江、淮河的第三大水系,也是浙江最大河流钱塘江的正源,安徽段每年平均出境水量占下游浙江千岛湖入库水量近70%。
2012年,浙皖两省实施新安江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试点以来,两省积极沟通协商,联合编制规划,强化精准保护,完善联合监测、汛期联合打捞、联合执法、应急联动等工作机制,构建起防范有力、指挥有序、快速高效和统一协调的应急处置体系。同时,上下游在生态环境共治、交通互联互通、旅游资源合作、产业联动协作、公共服务共享领域等方面不断深化区域协同发展。
来自黄山市政府官网的权威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0月份,黄山市累计建成生态公益林535万亩,退耕还林107万亩,全市森林面积达1200万亩,森林覆盖率由77.4%提高到82.9%,实现以“万亩林海”涵养“一江清水”。累计关停淘汰污染企业220多家,整体搬迁工业企业90多家,拒绝污染项目192个,优化升级项目 510多个。中央及皖浙两省累计拨付补偿资金57亿元,但黄山市累计投入206.95亿元,实施新安江综合治理和生态保护项目325个。跨省界断面水质更是连续10年达到皖浙两省协定的生态保护补偿考核要求,每年向千岛湖输送近70亿立方米干净水,带动了千岛湖水质同步改善。
在试点开展的第11年头,卓有成效的“新安江模式”,其制度成果和实践经验已在全国多个流域和省份复制推广。“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黄山市委书记凌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推深做实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共同推进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试验区建设。
大皖新闻记者 殷志强 摄影报道
编辑 许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