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今年我将继续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出新提案,建议从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等方面全方位推动乡村振兴。”全国两会下月初将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委员穆可发目前正在为参会履职做准备。担任全国政协委员16年,穆可发每年都结合着国家大政方针以及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建言献策,累计提交提案70多件,其中20多件被作为重点提案办理。
去年,穆可发围绕乡村振兴、落实“双减”配套措施、发展中医诊疗等民生问题向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提出8件提案,其中关于乡村振兴的建议入选重点提案。针对如何落实“双减”政策,穆可发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建议就规范校外培训行为专门立法。严防义务教育阶段线下学科类培训机构违规开班;严厉打击以“家政服务”“众筹私教”“研学”等名义进行变相违规培训。同时,积极支持退休教师、优秀退役运动员、民间艺人、能工巧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或志愿者,为学生提供特色化课程服务。他提出的建议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我提出支持包括寿县在内的七县(市)利用历史文化发展旅游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提案,受到农业农村部、国家文物局等相关部门的重视,通过召开视频会议,围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以及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进行了充分协商,达到了办理的效果。”穆可发说,提案得到了很好的办理,也激发了政协委员积极履职的热情。
今年,穆可发依然关注乡村振兴话题,他就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而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他认为,一要培育提升产业,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开发一批特色鲜明、品质优良的产品;二要振兴乡村文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乡村文化振兴,推动乡村治理,发展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三要围绕绿色发展的理念,关注农村的生态环境和卫生综合治理,让良好的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此外,还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要完善组织体系,提升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并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吸引人才到乡村发展。”穆可发说,作为一名老政协委员,他将继续深入基层、扎实调研、履职尽责,让所提建议切实推动相关领域发展,提升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大皖新闻记者 刘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