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泪震撼副教授的心
1999 年1 月18 日,本报在头版刊登《母亲的泪震撼副教授的心》,由此引发了轰动全省的“烛光行动”。同时与中央电视台体育部联手,推出了轰轰烈烈的“烛光行动”大型社会公益活动。
当年和次年的8 月,本报又相继策划了下岗职工子女和贫困大学生的系列报道,并与中央电视台体育部联手,推出了轰轰烈烈的“烛光行动”大型社会公益活动,邀请了罗京,崔永元,方宏进,朱军,亚宁,韩乔生,黄健翔,程前,张越,张政,鞠萍等明星来合肥参加“国嘴明星足球赛”,将所募集的款项捐给下岗职工家庭和贫困大学生。先后举办的两场比赛都产生了极大的轰动效应,创造了安徽省人民体育场近20 年来观众最高纪录。
市民多吃瓜,瓜农早回家
2001年夏日,瓜农们遭遇了卖瓜难的困境,西瓜一度滞销。
如何帮助瓜农将西瓜销售出去?7 月6 日起,本报推出《市民多吃瓜,瓜农早回家》,向合肥市民呼吁:市民多吃瓜,瓜农早回家!一时间,得到了热心市民的响应,大家纷纷前来买西瓜,部分企业甚至出资购买西瓜并免费赠送给环卫工人品尝。
之后,本报还向合肥市儿童福利院、老年公寓、合钢公司等单位赠送“爱心瓜”。这组报道,先后获得2001年度安徽新闻奖一等奖、中国晚报新闻奖一等奖。
小贩插管摆摊赢城管尊重
2011年7月20日傍晚,本报99度社区网友组织的“少打一天车,买双‘孟侃’鞋”活动,引起很多市民和网友的强烈关注。
“从‘摆摊哥’孟侃身上,我们愈发坚信:苦难是化了妆的祝福……”2011 年7 月13 日,《小贩插管摆摊赢城管尊重》在本报刊发后,因病切去半片肺叶还在摆摊维持生计的孟侃打动了读者的心。
当时,28 岁的六安小伙子孟侃只能用一根软管连接右肺维持呼吸,由于没有单位接收他,他只能靠摆摊维持生计。孟侃的遭遇感动了城管,随后,包河区城管在内部发起捐款活动,将筹集到的5208元当场交给了他,却被孟侃拒绝了。
孟侃的这份坚强令人动容,全省的爱心在本报汇聚成河流。于是,本报独家组织了一个又一个大型活动,省内一家大型企业发动数次义卖活动,为孟侃筹集了10万元善款。
最后的旧书店
《旧书不厌百回读,而今老友在何处》《一城读者书爱心,增知书店增客人》《收书笔记里,全是读书人的事》……2015 年4月,本报一组关于省城最老旧书店陷入困境的连续报道引起了读者的关注。
朱传国所开办的增知书店是合肥市最老的旧书店,多年来,无数爱书之人将这家旧书店当作自己的“精神港湾”。然而从2015 年起,这座旧书店一直关着门,原来是老朱生病了。首篇报道推出后,朱传国的个人健康问题、书店能否继续经营问题,与这座城市里每个追求知识、追求学习进步的人都有了联系。大批读者蜂拥而至、合肥图书馆购万元书籍、老板朱传国拒收捐助、希望出版收书笔记等等,连续报道将一个书店的命运、书店老板的命运与这座城市的发展变迁完美结合起来。
阳光助学行动
多年来,新安晚报一直关注贫困学子的上学难问题,不论是“春蕾行动”还是“翱翔计划”,通过一系列帮扶活动,资助了数以千计的寒门学子。
2008 年4 月29 日起,本报联合全国13 家主流媒体推出“利群阳光助学行动”,面向全省寻找100 位品学兼优的寒门学子,并将一次性向每人提供5000 元助学金。每年,记者们跋涉江淮大地,用镜头和文字讲述阳光学子们以勤治学、以孝侍亲、以达济世、以善立身的励志故事。
同样在2008 年,本报推出“大皖阳光助学行动”,在全省寻找“勤奋学习,孝顺亲人,以达济世,报恩建善”的阳光学子,把社会各界的爱心带给他们。15 年来,我们见证了一个个阳光学子通过读书改变命运,见证了一个个家庭实现从贫困到小康的华丽转身,把爱的阳光洒向江淮大地。
扬起手中的“红丝带”
红丝带是呼唤全社会关注艾滋病的国际性标志,它象征着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平等的渴望,象征着要用“心”来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
2005 年12 月1 日“世界艾滋病日”前,本报记者深入我省艾滋病重灾区阜阳,对该市抗击艾滋病的感人事例和艾滋孤儿的生存现状进行了全面采访和调查。“阜阳抗艾调查”系列报道中,皖北艾滋孤儿生存现状及“爱心妈妈”张颖的事迹在读者中引起普遍反响。
此后,不少读者致电本报,表达前往阜阳看望张颖及艾滋孤儿的愿望。应众多读者要求,本报开展了“飘扬的红丝带———艾滋孤儿合肥行”公益活动,组织30名孤儿来肥,与热心读者交流,并参观野生动物园等地,旨在呼吁人们消除歧视,关爱因艾滋病致孤的儿童。
“新闻是一种力量·新安编辑记者高校行”
以《我给母校的一份答卷》为题,娓娓讲述了自己的采访经历;从一个个新闻案例出发,告诉新闻专业的学生们:“新闻可以逼近真相,但新闻不是真相,真相永远在智慧之后。”
2010 年11 月,新安晚报推出“新闻是一种力量·新安编辑记者高校行”大型公益活动,组织知名编辑、记者走进省内高校。在安徽大学磬苑校区水上报告厅,很多同学放弃了周末的休息时间,就是为了一睹新安编辑记者的“风采”。三个小时的报告,同学们意犹未尽,不仅向各自的“偶像”提问,还纷纷索要签名。安徽师范大学花津校区图书馆一楼报告厅内,编辑记者就如何做一名敢于担当的新闻人、从金庸题字谈采访中如何“突围”等话题,将一个个鲜活的案例逼真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此次公益活动不仅向新闻专业的学子们分享新闻经验,也进一步提升新安的品牌影响力和传播力。
“新安爱心超市”
2012年4月下旬,由本报发起的“新安爱心超市”在合肥经开区芙蓉社区开业,拉开了“新安爱心超市”这一公益活动的序幕。短短两个月,“新安爱心超市”发展到9 家,越来越多的社区、街道加入这一公益活动。
“新安爱心超市”的创意来自于肥东县长临河镇脑瘫儿孔亮亮的经历:2012 年4 月11 日,《有多余的轮椅,请送给他》一稿报道了孔亮亮希望拥有一台轮椅的愿望。在得到爱心人士的捐赠后,他决定将多余的轮椅送给和自己一样有需要的人。他的举动引起了我们的思考,很快,本报发起成立“新安爱心超市”,为热心人与困难者搭建起一个爱心平台。
“我想从‘爱心超市’里领个燃气灶,不知道具体要办什么手续?”“家里有一些维生素E 胶囊,能捐赠吗?”随着“新安爱心超市”的公益品牌越发闪亮,本报热线电话几乎被爱心人士和求助者“打爆”。人间有真情,人间有真爱,“新安爱心超市”公益活动不正体现了本报作为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吗?
“皖”留——这个春节不返乡
对于中国人来说,回家过年是件大事。在2021 年疫情防控的特殊形势下,国家卫健委以及各地、各部门纷纷发出“春节期间非必要不返乡的倡议”,打工者如何在异乡过年?
2021 年1 月底,本报推出“皖”留——这个春节不返乡,以及皖留爱心大礼包派送公益活动,为就地过年的打工人送去一份温暖。记者们深入合肥大建设工地、服务行业等,寻找倾听异地留皖过年人员过年的心愿。同时开通爱心征集热线,凝聚社会共识,并得到多家爱心企业与单位的响应。
报道期间,适逢全省“两会”召开,很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纷纷为倡议点赞叫好,更有不少代表、委员主动加入爱心活动中。“皖”留的推出凸显了媒体的使命担当,不仅有新闻价值也有社会价值,展现社会各界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时代精神,传达出浓浓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