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规定,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分别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标准计算残疾赔偿金和死亡赔偿金。有公民对此提出合宪性审查建议,认为因计算标准不一致导致司法审判实践中出现不公平现象,与宪法有关精神不一致。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国家提出城乡融合发展,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将逐步缩小,城乡居民人身损害赔偿计算标准的差异也应当随之取消。”1月20日公布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关于2020年备案审查工作情况的报告》中的内容近日引发关注。
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在人身赔偿案件中,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分别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作为计算残疾赔偿金和死亡赔偿金的标准。这在民间被称作“同命不同价”。
今年58岁的宣城农民方诗敏近年来一直在关注“同命不同价”的争议。方诗敏认为,宪法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而最高法司法解释“同命不同价”与宪法有抵触。为此,方诗敏给全国人大写了信,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成为了那个“提出合宪性审查建议”的公民,并在2018年12月收到了回复。
喜欢看法律书的农民
1月22日中午,记者见到方诗敏时,他刚和老伴吃了中饭,正在整理餐桌。方诗敏家位于宣城市宣州区新田镇,他们在这栋普通的农村平房里已经住了几十年。“我就是农民”,方诗敏笑着说。
但与其他村民们不同的是,方诗敏在闲暇时不喜欢打牌打麻将,也没有钓鱼的爱好,他最大的爱好是看书,而且主要看法律类的书籍。
1963年出生的方诗敏初中文化,曾在家附近的煤矿工作了二十多年,在矿上干过办公室主任的职务。“办公室主任有时候要制定一些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首先要合法。”方诗敏告诉记者,从那时候起,他就会看看法律方面的书籍,学学相关的知识。“我喜欢学东西,搁在头脑里装着,总有点好处。”
喜欢看书学习的爱好,在方诗敏离开煤矿回到村里务农后依然保持着。他曾想过当律师,但因为只有初中学历,不能参加司法考试,这也成为他的遗憾。但他所学的法律知识也并非全无用武之地,虽然不是司法部门的调解员,但当村民之间发生矛盾,方诗敏也常常会参与调解。“学法后对事情有个基本的判断,虽然不一定每次都能解决问题,但最起码不会激化矛盾。”方诗敏对记者说。
因一次交通事故给全国人大写信
喜欢学法的方诗敏,最关注的是民法。“这和我们老百姓关系最密切,比方说我家的树被你砍了、种田的时候放水发生矛盾,都和民法相关。”方诗敏告诉记者,他也正因此早就注意到“同命不同价”的争议。
而真正促使他给全国人大写信的,是发生在他身边的一起交通事故。事故致一位村民残疾,对方应该赔偿残疾赔偿金,但双方在赔偿标准上有了不同意见。受伤的村民认为自己长期在城里工作,应该按照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标准赔偿;而对方则认为村民是农村户口,应该按照农村居民纯收入标准来赔偿。两个不同的标准相差几万元。最终,法官判定按户籍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作为赔偿标准进行赔偿,这让作为农民的方诗敏内心很受触动。“宪法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为什么赔偿要分城里人和农民?”
之后,方诗敏开始动手给全国人大写信。“作为公民参与司法建设,我是善意的。”方诗敏告诉记者,因为涉及隐私,信中他并未提及那起交通事故,而是列举出了事发前两年安徽省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数据。“两个相差40%左右,农民收入肯定要低些。”方诗敏说,那封信写了六七张纸,他保存了副本,甚至连一些修改稿都一直留着,这对他来说都是宝贝,甚至不愿让记者看。
期望“同命不同价”彻底改变
方诗敏将写给全国人大的这封信寄出后,2018年12月他收到了回信,这让他很高兴。“不管回复怎样,最起码说明全国人大重视我作为一位普通公民的建议。”方诗敏对记者说。
方诗敏告诉记者,全国人大给他的回复中表示,最高法的司法解释与宪法“不存在明显的抵触情形,但存在的相关问题应当进行完善。”方诗敏认为,这封回信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他的建议。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关于2020年备案审查工作情况的报告》中介绍,2019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授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分院开展统一城乡人身损害赔偿标准试点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与最高人民法院沟通,建议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适时修改完善人身损害赔偿制度,统一城乡居民人身损害赔偿标准。
方诗敏说,这些天有不少媒体想采访他,但他不希望让自己引起太多的关注,他期望的是“同命不同价”的问题能够得到彻底的改变。
宋本金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曹庆
编辑:彭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