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 一觉醒来,自己手机、银行卡里的数万元钱不翼而飞,还在半夜收到大量的验证码、转款消费等信息,怎么回事?当心是“嗅探”在盗刷!近日,滁州市南谯区人民法院宣判一起利用短信“嗅探”设备盗刷银行卡的案件,被告人张某、王某、李某犯盗窃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八个月至三年不等,均并处罚金六万元。
2018年,张某在某贴吧论坛上接触到“嗅探”的相关技术知识,并成功从他人处购买“嗅探”设备、学习使用如何窃取他人手机信息教程。后张某又在贴吧上结识到名为乘风(王某)和苹果(李某)的两名网友。三人结伙利用各自“技能”分工分成、互相帮助,盗取他人财物。
首先由张某利用“嗅探”设备截获被害人的手机短信息,通过手机短信息中的网址链接或者交费信息获取到被害人的手机号码,直接用手机号+验证码的手机话费支付方式进行游戏点券充值,或者在某银行APP、某支付APP上验证该手机号用户是否在该平台注册,并根据注册情况,再将手机号码提供给王某。
王某曾在网络上获取了掌握某银行APP的“算法脚本”(软件插件),此脚本可利用已知的“客户姓名+手机卡号”计算关联银行数据库的客户信息,最终通过“撞库”得出客户的银行卡号。王某利用该APP上存在的技术漏洞和缺陷,获取到该手机号码绑定的银行卡,再利用某旅行APP获取该银行卡号对应的姓名、身份证号码等信息,利用以上信息和短信验证码盗刷银行卡的资金或者反馈给张某。
张某再将上述信息提供给有稳定渠道套钱的李某,由李某通过博彩网站“银行卡号+手机号+短信验证码”的快捷支付方式,将被害人某银行账户内现金冲入其博彩网站账户提现。
2019年7月间,三人按此方式,选择趁他人熟睡时间,作案两起,共窃得被害人财物85810.99元。
滁州市南谯区法院一审认为:被告人张某、王某、李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结伙秘密窃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盗窃罪,且系共同犯罪,依法应予惩处。被告人李某曾因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在五年内故意再犯,系累犯。被告人张某、王某、李某归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均愿意接受处罚,被告人张某、王某积极退赃,综合上述案情,法院遂依法作出上述判决。
法官提醒:广大民众平时要做好手机号、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支付平台账号等敏感的私人信息保护。睡觉前要关机或者设置飞行模式关闭手机移动信号,只连接WiFi,这样能提高被“嗅探”的难度。如果半夜收到奇怪的验证码短信发现银行卡被盗刷,要快速冻结银行卡,保留短信内容并报警。
王中杰 姜艳艳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朱庆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