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梦之家》内地公映了。然而要我说,斯皮尔伯格的稳妥,证明他真的老了,起码更老的伊斯特伍德会同意我的说法吧。当然这不妨碍他是一个伟大的导演,再伟大的导演也会老去,就是这么个情况。《造梦之家》是这样一部电影,它告诉你电影是一个梦境,每一个人都要坚持自己的梦想,成为庄周或者成为蝶,再不济也要成为庄之蝶。
在三月份的奥斯卡颁奖礼上,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原创剧本在内共7项提名的《造梦之家》颗粒无收,当然这一方面是因为《瞬息全宇宙》和《西线无战事》的强势站位,但是换句话说,荣誉提名陪跑,也证明《造梦之家》只是斯皮尔伯格缺乏表现力的一次自我抒情——它甚至一点儿都不任性。
好在《造梦之家》并不是斯皮尔伯格的《艺术人生》,不会有一个主持人莫名深情地坐在那里,把斯皮尔伯格煽到泪流满面泣不成声,它骨子里依旧是一个美国梦,一个好莱坞导演写给电影的情书,它构建了这样一个造梦之家:有梦想的孩子,有爱的母亲,有格局的父亲,和永远不会埋没人才的好莱坞大厂。
斯皮尔伯格请来大卫·林奇这位和自己风格迥异的导演,然而大卫·林奇在片中饰演的是斯皮尔伯格的偶像约翰·福特,这位古早的西部片硬汉,其实用地平线理论,真正给出了这部电影的内核:记住了,当地平线在底部,会很有趣;当地平线在顶部,会很有趣;当地平线在中间时,就无聊死了!祝你好运,滚出我的办公室!
默片到有声,黑白到彩色。电影圈老现实老残酷了。
然后片中的男主角,在好莱坞片场的阳光里,看不到远方的地平线。这是在说电影构图技巧,是在说艺术理论,也是在说人生态度。要有那么一点偏执。当然,这并不是确切的斯皮尔伯格的自传,但是我个人是觉得成功之路上的羁绊里,最动人的还是主人公父母的婚姻关系。那是很像一部电影的叙事,同时又比电影更加精彩,一部动机就是给电影的情书,本质上一定还是在说一个人生的故事。
它还是稍显温吞和木讷了,换句话说,恰恰是电影的造梦感不强。
不是像国产片《了不起的夜晚》那样,把故事背景放在横店就说明一切,你可以自认为在给电影写情书,只是收件人不详;达米恩·查泽雷觉得自己的《爱乐之城》只是致敬了歌舞人生,甚至因为无奈的结局而显得过于纯爱,于是今年他又重新写了一封激烈的《巴比伦》,纸醉金迷的爆裂人生,"创造是为了摧毁"的林肯公园一般。电影人带给电影的,一定没有电影带给电影人的多,它已经早早被定义为第七艺术。
《巴比伦》是默片向有声电影的转型期,声音到底是成就还是毁灭了表演,这就像马龙白兰度在光线考究的宅邸里说出"你没有把我当作你的朋友"或者"给他一个不能拒绝的价格"时的浑厚嗓音一样,就像让·杜雅尔丹这个陌生的名字,只在《艺术家》里惊鸿一瞥,就让你意识到黑白默片的荣耀,不是纷杂的声音能够轻易消解的。一个炽烈的激情澎湃的表达,和一个含蓄地暗流汹涌的表达,关键只是三个字:用真心。
用真心,就真的可以了。
你知道早就有人开始争论到底是查理·卓别林还是巴斯特·基顿在喜剧默片时代更伟大,这是风动幡动心动的我执,周星驰的巅峰之作无疑是《喜剧之王》,比致敬《功夫》的功夫更下工夫,那是写给电影的情书,因为那首先是写给自己的情书。王力宏再不好,唱出来的那句"爱你就是爱自己",其实是有道理的。因为没有了自己,就没有了观察和表达的主体,就没有了表达爱意书写一封信的主体。你会发现,在写给电影的情书里,故事主人公,多半都没有,或者还没有获得成功——甚至干脆毁灭了。
是存在还是占有,这些写给电影的情书也在探讨爱的本质。大师们在《十分钟,年华老去》中的短片遍地玑珠。张艺谋在给戛纳的三分钟短片"看电影"里,说的是露天电影放映的往事,孩子们疯狂奔跑叫嚣,意中人隔着幕布远眺,到夜幕低垂真正的电影放映开始时,恋人依旧远眺,而那些闹腾的孩子们已经在第一排的马扎上睡得贼香。最伟大的一封写给电影的情书,应该是《天堂电影院》了吧。
那些被剪掉的亲吻,至今余温犹存。如果以意识流的方法结尾,所有这些给电影写过情书的人,无论激烈的内敛的深情的肤浅的,你在这流转的光影里体味了多少种人生。即便有人告诉你,爱不过是造梦,不过是幻象,电影院仍然是很多人的天堂,那些胶片里一帧帧被收藏拼接的亲吻,居然变得有些惊心动魄,那是一束电影穿透生活的光。人,终究是需要戏剧和虚构的。
蒋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