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大皖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文化名家进高校”暨“非遗进校园”活动走进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

©原创 2023-05-11 23:34

大皖新闻讯   踏着新时代的节拍旋律,带着对广大师生的祝福,由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省文联、团省委共同主办的“文化名家进高校”暨“非遗进校园”活动,5月11日下午来到了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

省级文艺家协会文艺小分队走进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结合高校特色社团活动,举办书法、美术、舞蹈等文艺志愿服务活动。省美术家协会、省书法家协会文艺小分队与学生们亲密互动交流,其中活动气氛最热烈的当属街舞分享舞台,学校内部的舞王迎来了省舞蹈家协会专业的舞蹈老师,活动现场,Popping、Breaking、Locking各种风格的街舞老师依次上台和街舞爱好者分享交流,现场教学点评年轻舞者的表现,场面异常热闹。


学校主教学楼中心广场的非遗体验活动吸引了众多学生的目光。省非遗研究会组织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10位走进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展示代表作品、演示传统技艺、教授制作工艺。其中包括桑皮纸国家级传承人刘同烟,杜氏刻铜国家级传承人杜平,庐州核雕省级传承人李绩,歙砚省级传承人胡秋生等。

望江挑花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世福已经70岁了,他表示以前带着自己的手艺参加过很多展会,但是带着望江挑花走进校园和大学生交流还是第一次,“望江挑花是安徽徽派挑花的一部分,最早全国各地都有,合肥、怀宁都有挑花,但是后来都失传了,只有望江挑花保持了徽派挑花的精髓。”

老人家对于望江挑花如数家珍,包括曾经这门手艺三进人民大会堂安徽厅,“首先我们望江挑花针法工艺非常讲究,第二个是色彩,青白相间,有徽文化白墙黛瓦的意思,图案的设计上和寓意上也都很特别,每一个图案都有自己的意思。”

第一次和大学生亲密互动,让王世福感受很深,“这种活动非常好,非遗要让年轻人知道,他们说都没看过。我觉得,不让年轻人学习,迟早还是要断掉,老手艺必须要有年轻人的思维,让年轻人的思维找到一种载体,把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2021级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学生俞婉婷在非遗展区观摩了很久,“不用走出校园,就可以有一个了解非遗的窗口,大家都很好奇,一下午观看和学习,让大家更加热爱非遗文化。” 该校2021级包装策划与设计专业学生沈雨萌也非常认同非遗进校园,“真得十分精彩,老师们的作品生动有趣。看过这些非遗手艺,我觉得我们大学生要立足新时代,立足互联网+文化,去思考传统文化,非遗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根源,应该更加精彩地表现出来,我们年轻人有责任和义务去了解和传承,做新时代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活力四射的校园,洋溢着朝气蓬勃,像一团炽热的烈火,燃烧着青春的梦想。“传承与梦想”——全省“文化名家进高校”暨“非遗进校园”活动走进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演出,在开场歌舞《真爱起舞》拉开了整场演出的序幕。整场演出阵容强大,他们有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获得者、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有知名的歌唱家和舞蹈、杂技、话剧表演艺术家,同样有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参与。

中国歌剧舞剧院歌唱家斯兰的一曲《望春花》,唱出了无数游子对家乡的眷恋和对母亲的思念,更表达了中华儿女对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向往,氤氲着徽风皖韵,优美深情而悠远。安徽大美,尽在曲中。跻身中国戏曲五大剧种的安徽黄梅戏欢快婉转的曲调声响起,中国戏剧梅花奖孙娟和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精彩互动,带来黄梅戏《女驸马》选段“谁料皇榜中状元”,中国戏剧梅花奖董成现代京剧《沙家浜》选段“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

安徽省杂技团表演的《青花瓷·滚杯》,将杂技艺术中的刚与柔、力与美、技与巧、形与体等完美融合,彰显了中国杂技表演形式的创新与突破。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的莘莘学子也精心准备了朗诵节目《中国大地上》,以“对党的事业的责任感,对人民群众的感情”为己任,用青春铺路,让理想延伸。

位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安徽巢湖民歌,透射出远古遗风的家园意识,是劳动人民情感的真实表达,鱼米之乡美好生活的真实写照,极具生活气息和艺术表现力。巢湖民歌《新打的小船亮光光》以老带新,由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李家莲和巢湖民歌传唱人蒋涛,两代巢湖民歌传承人共同演唱,彰显了这一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民乐演奏《弹拨摇滚》改编于中国民乐经典曲目“十面埋伏”,现代摇滚风格为这首中国古典名曲注入了时尚、活力和青春的气息,让现场学生颇受感染。舞蹈《徽匠人家》,通过一对制作徽墨的夫妻,在日复一日的生活和劳作中,以认真细腻和吃苦耐劳的“匠心”精神,坚守自己的追求和信仰,表达了徽州匠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歌曲串烧《一路生花》《孤勇者》和《明天你好》,将流行音乐和街舞结合,彰显青春活力和力量。安徽省话剧院也带来精心创排的情景剧《温暖》,为晚会凝心聚力。晚会最后,学校老师和专业歌者共唱《中国力量》,在昂扬的歌舞中坚定信念、责任和信仰。整场晚会高潮迭起,给本次“文化名家进高校”暨“非遗进校园”活动画上圆满句号。

晚会总导演陈琦表示,本场演出秉承了该系列活动的高标准和高品质,“现在的孩子见多识广,但对传统可能不够了解,我们也是希望这样的演出,可以给高校学生带来有思想有内涵的节目。今天我们有一个巢湖民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李家莲老师亲自上阵,目的也是让学生对这个艺术形式有更深入的了解,更深入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包括安徽本土的文化精华。我们之前已经去了巢湖学院,下一场可能是安徽农业大学。”

该校计算机专业大二学生李玲玲看完演出表示,特别精彩,“很多文化名家也是第一次在现场见到,表演的形式和内容都比较丰富,了解到很多传统文化,印象最深的是黄梅戏经典唱段《谁料皇榜中状元》,还有剪纸也非常好,老师们的一言一行,和我们的校训也是一样的——厚德力行 博学勤思,我觉得非常有意义。”

大一学生韦一家谈到这场演出时表示,“首先是比较震撼,节目非常精彩,同时整个活动也让我对非遗有了新的了解。最让我震撼的是杂技表演,每一刻我都提心吊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种活动和演出,让同学能更多接触传统文化,我们很多同学和艺术家老师有互动演出,对大家也是一个肯定和帮助。”

大皖新闻记者  蒋楠楠  摄影报道

编辑  彭玲

大皖新闻讯   踏着新时代的节拍旋律,带着对广大师生的祝福,由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省文联、团省委共同主办的“文化名家进高校”暨“非遗进校园”活动,5月11日下午来到了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

省级文艺家协会文艺小分队走进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结合高校特色社团活动,举办书法、美术、舞蹈等文艺志愿服务活动。省美术家协会、省书法家协会文艺小分队与学生们亲密互动交流,其中活动气氛最热烈的当属街舞分享舞台,学校内部的舞王迎来了省舞蹈家协会专业的舞蹈老师,活动现场,Popping、Breaking、Locking各种风格的街舞老师依次上台和街舞爱好者分享交流,现场教学点评年轻舞者的表现,场面异常热闹。


学校主教学楼中心广场的非遗体验活动吸引了众多学生的目光。省非遗研究会组织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10位走进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展示代表作品、演示传统技艺、教授制作工艺。其中包括桑皮纸国家级传承人刘同烟,杜氏刻铜国家级传承人杜平,庐州核雕省级传承人李绩,歙砚省级传承人胡秋生等。

望江挑花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世福已经70岁了,他表示以前带着自己的手艺参加过很多展会,但是带着望江挑花走进校园和大学生交流还是第一次,“望江挑花是安徽徽派挑花的一部分,最早全国各地都有,合肥、怀宁都有挑花,但是后来都失传了,只有望江挑花保持了徽派挑花的精髓。”

老人家对于望江挑花如数家珍,包括曾经这门手艺三进人民大会堂安徽厅,“首先我们望江挑花针法工艺非常讲究,第二个是色彩,青白相间,有徽文化白墙黛瓦的意思,图案的设计上和寓意上也都很特别,每一个图案都有自己的意思。”

第一次和大学生亲密互动,让王世福感受很深,“这种活动非常好,非遗要让年轻人知道,他们说都没看过。我觉得,不让年轻人学习,迟早还是要断掉,老手艺必须要有年轻人的思维,让年轻人的思维找到一种载体,把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2021级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学生俞婉婷在非遗展区观摩了很久,“不用走出校园,就可以有一个了解非遗的窗口,大家都很好奇,一下午观看和学习,让大家更加热爱非遗文化。” 该校2021级包装策划与设计专业学生沈雨萌也非常认同非遗进校园,“真得十分精彩,老师们的作品生动有趣。看过这些非遗手艺,我觉得我们大学生要立足新时代,立足互联网+文化,去思考传统文化,非遗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根源,应该更加精彩地表现出来,我们年轻人有责任和义务去了解和传承,做新时代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活力四射的校园,洋溢着朝气蓬勃,像一团炽热的烈火,燃烧着青春的梦想。“传承与梦想”——全省“文化名家进高校”暨“非遗进校园”活动走进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演出,在开场歌舞《真爱起舞》拉开了整场演出的序幕。整场演出阵容强大,他们有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获得者、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有知名的歌唱家和舞蹈、杂技、话剧表演艺术家,同样有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参与。

中国歌剧舞剧院歌唱家斯兰的一曲《望春花》,唱出了无数游子对家乡的眷恋和对母亲的思念,更表达了中华儿女对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向往,氤氲着徽风皖韵,优美深情而悠远。安徽大美,尽在曲中。跻身中国戏曲五大剧种的安徽黄梅戏欢快婉转的曲调声响起,中国戏剧梅花奖孙娟和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精彩互动,带来黄梅戏《女驸马》选段“谁料皇榜中状元”,中国戏剧梅花奖董成现代京剧《沙家浜》选段“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

安徽省杂技团表演的《青花瓷·滚杯》,将杂技艺术中的刚与柔、力与美、技与巧、形与体等完美融合,彰显了中国杂技表演形式的创新与突破。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的莘莘学子也精心准备了朗诵节目《中国大地上》,以“对党的事业的责任感,对人民群众的感情”为己任,用青春铺路,让理想延伸。

位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安徽巢湖民歌,透射出远古遗风的家园意识,是劳动人民情感的真实表达,鱼米之乡美好生活的真实写照,极具生活气息和艺术表现力。巢湖民歌《新打的小船亮光光》以老带新,由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李家莲和巢湖民歌传唱人蒋涛,两代巢湖民歌传承人共同演唱,彰显了这一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民乐演奏《弹拨摇滚》改编于中国民乐经典曲目“十面埋伏”,现代摇滚风格为这首中国古典名曲注入了时尚、活力和青春的气息,让现场学生颇受感染。舞蹈《徽匠人家》,通过一对制作徽墨的夫妻,在日复一日的生活和劳作中,以认真细腻和吃苦耐劳的“匠心”精神,坚守自己的追求和信仰,表达了徽州匠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歌曲串烧《一路生花》《孤勇者》和《明天你好》,将流行音乐和街舞结合,彰显青春活力和力量。安徽省话剧院也带来精心创排的情景剧《温暖》,为晚会凝心聚力。晚会最后,学校老师和专业歌者共唱《中国力量》,在昂扬的歌舞中坚定信念、责任和信仰。整场晚会高潮迭起,给本次“文化名家进高校”暨“非遗进校园”活动画上圆满句号。

晚会总导演陈琦表示,本场演出秉承了该系列活动的高标准和高品质,“现在的孩子见多识广,但对传统可能不够了解,我们也是希望这样的演出,可以给高校学生带来有思想有内涵的节目。今天我们有一个巢湖民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李家莲老师亲自上阵,目的也是让学生对这个艺术形式有更深入的了解,更深入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包括安徽本土的文化精华。我们之前已经去了巢湖学院,下一场可能是安徽农业大学。”

该校计算机专业大二学生李玲玲看完演出表示,特别精彩,“很多文化名家也是第一次在现场见到,表演的形式和内容都比较丰富,了解到很多传统文化,印象最深的是黄梅戏经典唱段《谁料皇榜中状元》,还有剪纸也非常好,老师们的一言一行,和我们的校训也是一样的——厚德力行 博学勤思,我觉得非常有意义。”

大一学生韦一家谈到这场演出时表示,“首先是比较震撼,节目非常精彩,同时整个活动也让我对非遗有了新的了解。最让我震撼的是杂技表演,每一刻我都提心吊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种活动和演出,让同学能更多接触传统文化,我们很多同学和艺术家老师有互动演出,对大家也是一个肯定和帮助。”

大皖新闻记者  蒋楠楠  摄影报道

编辑  彭玲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