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大皖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一年级背诗小达人凭668首古诗文引爆朋友圈 李昊阳火速加盟“青少年主题阅读系列活动”

©原创 2022-11-28 23:56

大皖新闻讯 2020年开始,从三岁半到现在,宿州市港利小学一(3)班李昊阳,已经成了朋友圈的小网红。668首古诗文背诵的视频,甚至引发了“朋友圈内卷”,李昊阳也颇有点“别人家的孩子”的味道了。“书香安徽”全民阅读活动组委会办公室、新安晚报、安徽省青少年阅读联盟联合开展的“强国复兴有我 争做新时代接班人”2022年安徽省青少年主题阅读系列活动启动后,李昊阳的妈妈自然不想放过这次机会。

28日,李妈妈接受大皖新闻记者采访时,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的心得,感慨了青少年阅读活动的价值。当然,李妈妈也强调了,这些归根结底是私人经验,是她和她儿子的亲子时光。

刷视频刷出正能量

2020年开始,李妈妈从刷小视频的过程中得到了正面能量,有一些小孩背古诗背得非常好,联想到自己打小学习背诵的那些古诗文的经历,再加上一些专家说的三岁到六岁是一生背诵的黄金时期,“我就也想试试孩子有没有这方面的天赋,让他尝试一下。从最简单的五言开始教,从《静夜思》到《游子吟》,从清明时节雨纷纷纭,到不及汪伦送我情,刚开始没有逼他,没有逼迫他去学。”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当然兴趣也是。李妈妈选择的方式是,用视频软件把几首诗编排在一起,陪孩子玩的时候把这个视频诗歌小辑当作BGM放给孩子听,“不是强迫他去学,吃饭的时候,睡觉之前,自然而然他就能吟两句。然后我就说,拍一下试试,结果整首诗很自然就背出来了。”当时儿子才三周多,李妈妈想到的是发在朋友圈,让大家给儿子点赞鼓励,“他一看别人给他点赞,就越来越学越有劲。”

选诗注意“画面感”

“刚开始量很小,三两天会背一首,慢慢越来越有自信了,你看我朋友圈里面的过程,你就看出来他越来越有自信。”在这个过程中,李妈妈确实总结出一些属于自己的相对固定的教学方法,譬如选择诗词题材的总类,她总结有四类:第一类是比较浅显易懂,第二类是现场感画面感比较强的比如《登鹳雀楼》和《咏鹅》,第三类就是有一些名句包括成语来源的,第四类就是中小学课本选入的“必背古诗”,“大致这几类,把唐诗宋词元曲,还有小古文这几类,穿插编辑在一起,一遍遍地听。”

除了内容选择,李妈妈也研究了一番题材的形式,并且“自作主张”分门别类,“一个是唐诗三百首,第二宋词,第三个就是文言文,第四个就是经典国国学《三字经》《千字文》等等,当然还有汉乐府诗,穿插在一起。"一直在背诵,一直在背诵,孩子很有收获感,也越来越有自信,然后,周围的一大帮孩子,都开始加入到学习古诗文和经典国学的队伍当中,带动了一大批的孩子。”

跟着儿子一起重返唐诗宋词

榜样确实有示范作用,李妈妈的视频带动了周围的很多孩子跟着学,有的干脆就把自己儿子的视频就当作学习视频,“所以我们压力很大,不敢搞错,好多我们也不是太明白,譬如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到底怎么念,我们就开始找语文老师,里面要搞准好多字。所以说我们现在也有压力,你搞错了就会对别的孩子产生影响,所以我们尽量把每首诗都要念准,也是一种自我促进吧。”

随着儿子长大,理解能力和领悟能力提高,李妈妈开始加入更多的难度系数,《三字经》里的一些道理,比如把《劝学》这样的古文引入进来,把以理入诗的宋诗更多引入进来,“不单要孩子要学到一些古典文学,开始要让他从里面要汲取一些营养,来反哺自己,学习有什么好处,应该怎么学,为什么学,引导孩子开始发问。”李妈妈说,做人做事的道理,从经典里慢慢走了出来,她当然也一样,自己的儿子能像一个从唐诗宋词里走出来的孩子。

经典作品自己会说话

没有一蹴而就,李妈妈慢慢让杜甫,白居易,李白,陆游,辛弃疾,欧阳修,王安石,苏轼,李煜,黄庭坚,司马光,孟郊,秦观走进儿子的世界,包括曹操的《短歌行》、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这些荡气回肠大气磅礴的一些诗词文章,可以提高他的一些境界,我觉得对他产生了一些非常重大的影响。”

“在学习过程当中肯定有厌倦的情绪,我想这个可以更好地化解,就是父母首先要想,给他养成一种什么习惯?人总要有要个自律的行为,让兴趣变成习惯,每天早上六点多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朗诵,临睡前我们讲解给他听,把创作背景时代给讲给他听,为什么写这首诗,写这首诗的初衷是什么背景,表达他什么感情,实际上像《劝学》,像《书扇示门人》,积水成渊,铁杵磨成针,书籍本身就会告诉他很多道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李妈妈说,儿子也曾经疑惑过,到底有多少古诗词,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学完,为人父母就要告诉他博大精深学海无涯的道理。但是说理之前,规矩在李妈妈看来仍然非常重要,“每次阅读之前要提几点要求,第一要做好,第一个要做好的是学习的姿态,坐正,声音洪亮,吐字清楚。吐字清楚,沉进去念书不能东张西望。”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儿子的变化,李妈妈看在眼里,“第一,孩子自信增强了,干什么事情都充满了自信,更加阳光,没有胆怯感。”李妈妈笑言,儿子甚至会和身边的小伙伴斗诗,不服输的劲特别大,“第二点,他对一些事物的理解能力,比一般孩子明显的要增强,看待分析一些问题,逻辑性非常强;第三,就是学习的字非常充分,一两千字应该没问题的。刚上小学,基本上没有拦路虎,一定程度上说算是游刃有余。身边有同学很佩服他,他也愿意和大家一起进步,同时他也获得了成就感和价值感。”

给一个漂亮的助攻

陪伴很重要,用真心很重要。李妈妈说,陪伴儿子学习的过程,也是自己学习的过程,花费在陪伴儿子身上的时间都是值得的,选择哪些作品对自己来说是一次再学习,编辑视频学会配乐对自己是一个学习,“比如说普通话这块儿,以前我们都是宿州方言,那时候我们学习哪有普通话,都是方言,我们从小读小麦,就是‘小妹’。现在普通话虽然不是多好,多少还是能讲两句。”

谈及本次安徽省青少年朗诵活动的意义,李妈妈觉得,是一个传承和带动,“总要有一个媒介推动孩子们去学习,前面要拉,后面要推,本身还有动力,这样速度才能快。这个活动就像打篮球一样,是一个助攻,一个推进器。经典诵读,是学经典,也是学历史,上下五千年,真的是悠久博大。青少年诵读活动,应该说恰逢其时,对孩子,对家长,都是一个辅助带动作用,非常好。”李妈妈说,自己只是分享非常私人的经验,并不具有多大的普世意义,她只是相信,读一本好书,起码是好的。  

大皖新闻记者 蒋楠楠

编辑 陶娜


大皖新闻讯 2020年开始,从三岁半到现在,宿州市港利小学一(3)班李昊阳,已经成了朋友圈的小网红。668首古诗文背诵的视频,甚至引发了“朋友圈内卷”,李昊阳也颇有点“别人家的孩子”的味道了。“书香安徽”全民阅读活动组委会办公室、新安晚报、安徽省青少年阅读联盟联合开展的“强国复兴有我 争做新时代接班人”2022年安徽省青少年主题阅读系列活动启动后,李昊阳的妈妈自然不想放过这次机会。

28日,李妈妈接受大皖新闻记者采访时,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的心得,感慨了青少年阅读活动的价值。当然,李妈妈也强调了,这些归根结底是私人经验,是她和她儿子的亲子时光。

刷视频刷出正能量

2020年开始,李妈妈从刷小视频的过程中得到了正面能量,有一些小孩背古诗背得非常好,联想到自己打小学习背诵的那些古诗文的经历,再加上一些专家说的三岁到六岁是一生背诵的黄金时期,“我就也想试试孩子有没有这方面的天赋,让他尝试一下。从最简单的五言开始教,从《静夜思》到《游子吟》,从清明时节雨纷纷纭,到不及汪伦送我情,刚开始没有逼他,没有逼迫他去学。”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当然兴趣也是。李妈妈选择的方式是,用视频软件把几首诗编排在一起,陪孩子玩的时候把这个视频诗歌小辑当作BGM放给孩子听,“不是强迫他去学,吃饭的时候,睡觉之前,自然而然他就能吟两句。然后我就说,拍一下试试,结果整首诗很自然就背出来了。”当时儿子才三周多,李妈妈想到的是发在朋友圈,让大家给儿子点赞鼓励,“他一看别人给他点赞,就越来越学越有劲。”

选诗注意“画面感”

“刚开始量很小,三两天会背一首,慢慢越来越有自信了,你看我朋友圈里面的过程,你就看出来他越来越有自信。”在这个过程中,李妈妈确实总结出一些属于自己的相对固定的教学方法,譬如选择诗词题材的总类,她总结有四类:第一类是比较浅显易懂,第二类是现场感画面感比较强的比如《登鹳雀楼》和《咏鹅》,第三类就是有一些名句包括成语来源的,第四类就是中小学课本选入的“必背古诗”,“大致这几类,把唐诗宋词元曲,还有小古文这几类,穿插编辑在一起,一遍遍地听。”

除了内容选择,李妈妈也研究了一番题材的形式,并且“自作主张”分门别类,“一个是唐诗三百首,第二宋词,第三个就是文言文,第四个就是经典国国学《三字经》《千字文》等等,当然还有汉乐府诗,穿插在一起。"一直在背诵,一直在背诵,孩子很有收获感,也越来越有自信,然后,周围的一大帮孩子,都开始加入到学习古诗文和经典国学的队伍当中,带动了一大批的孩子。”

跟着儿子一起重返唐诗宋词

榜样确实有示范作用,李妈妈的视频带动了周围的很多孩子跟着学,有的干脆就把自己儿子的视频就当作学习视频,“所以我们压力很大,不敢搞错,好多我们也不是太明白,譬如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到底怎么念,我们就开始找语文老师,里面要搞准好多字。所以说我们现在也有压力,你搞错了就会对别的孩子产生影响,所以我们尽量把每首诗都要念准,也是一种自我促进吧。”

随着儿子长大,理解能力和领悟能力提高,李妈妈开始加入更多的难度系数,《三字经》里的一些道理,比如把《劝学》这样的古文引入进来,把以理入诗的宋诗更多引入进来,“不单要孩子要学到一些古典文学,开始要让他从里面要汲取一些营养,来反哺自己,学习有什么好处,应该怎么学,为什么学,引导孩子开始发问。”李妈妈说,做人做事的道理,从经典里慢慢走了出来,她当然也一样,自己的儿子能像一个从唐诗宋词里走出来的孩子。

经典作品自己会说话

没有一蹴而就,李妈妈慢慢让杜甫,白居易,李白,陆游,辛弃疾,欧阳修,王安石,苏轼,李煜,黄庭坚,司马光,孟郊,秦观走进儿子的世界,包括曹操的《短歌行》、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这些荡气回肠大气磅礴的一些诗词文章,可以提高他的一些境界,我觉得对他产生了一些非常重大的影响。”

“在学习过程当中肯定有厌倦的情绪,我想这个可以更好地化解,就是父母首先要想,给他养成一种什么习惯?人总要有要个自律的行为,让兴趣变成习惯,每天早上六点多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朗诵,临睡前我们讲解给他听,把创作背景时代给讲给他听,为什么写这首诗,写这首诗的初衷是什么背景,表达他什么感情,实际上像《劝学》,像《书扇示门人》,积水成渊,铁杵磨成针,书籍本身就会告诉他很多道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李妈妈说,儿子也曾经疑惑过,到底有多少古诗词,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学完,为人父母就要告诉他博大精深学海无涯的道理。但是说理之前,规矩在李妈妈看来仍然非常重要,“每次阅读之前要提几点要求,第一要做好,第一个要做好的是学习的姿态,坐正,声音洪亮,吐字清楚。吐字清楚,沉进去念书不能东张西望。”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儿子的变化,李妈妈看在眼里,“第一,孩子自信增强了,干什么事情都充满了自信,更加阳光,没有胆怯感。”李妈妈笑言,儿子甚至会和身边的小伙伴斗诗,不服输的劲特别大,“第二点,他对一些事物的理解能力,比一般孩子明显的要增强,看待分析一些问题,逻辑性非常强;第三,就是学习的字非常充分,一两千字应该没问题的。刚上小学,基本上没有拦路虎,一定程度上说算是游刃有余。身边有同学很佩服他,他也愿意和大家一起进步,同时他也获得了成就感和价值感。”

给一个漂亮的助攻

陪伴很重要,用真心很重要。李妈妈说,陪伴儿子学习的过程,也是自己学习的过程,花费在陪伴儿子身上的时间都是值得的,选择哪些作品对自己来说是一次再学习,编辑视频学会配乐对自己是一个学习,“比如说普通话这块儿,以前我们都是宿州方言,那时候我们学习哪有普通话,都是方言,我们从小读小麦,就是‘小妹’。现在普通话虽然不是多好,多少还是能讲两句。”

谈及本次安徽省青少年朗诵活动的意义,李妈妈觉得,是一个传承和带动,“总要有一个媒介推动孩子们去学习,前面要拉,后面要推,本身还有动力,这样速度才能快。这个活动就像打篮球一样,是一个助攻,一个推进器。经典诵读,是学经典,也是学历史,上下五千年,真的是悠久博大。青少年诵读活动,应该说恰逢其时,对孩子,对家长,都是一个辅助带动作用,非常好。”李妈妈说,自己只是分享非常私人的经验,并不具有多大的普世意义,她只是相信,读一本好书,起码是好的。  

大皖新闻记者 蒋楠楠

编辑 陶娜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