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这么一个观点,对于国产电影,多一些杠精是一件好事,毕竟大家一起去抹黑《外太空的莫扎特》,归根结底只是往乌漆麻黑的黑板上再涂一点墨水,没有什么意义也缺少真正的快感。除了生死,人生确实没有什么大事。所以我得说,我非常喜欢这部电影的布景和结尾:那场从大胖婚庆开始的婚礼,直接入了“上天堂”的洞房。
这是《人生大事》的一个精粹缩写。
有一个声音我很喜欢,他的不满是“中国电影离不开哪吒和孙悟空了”,这话起码证明这位仁兄关注着中国电影,哪怕他看的都是盗版没买过几张电影票,但他至少不是路过的路人随地吐了一口痰。确实操着方言的哪吒和被当成悟空的朱一龙,是戏剧冲突的主体,软硬兼施地推动着故事的前进。显然电影的后半段比前半段要好,因为终于点题了,前半程的哪吒闹得有点嗨,确实有点闹腾,而且一群成年人解释不了“奶奶去哪儿了”,很扯。
但是杨恩又小朋友是一把双刃剑,机灵过人是她,矫枉过正是她,催人泪下是她,无力吐槽是她,可是她的错是孩子的错,孩子的错都是大人的错,这锅要编剧和导演背——哪吒作为一个孩子,在这部电影里的工具性太强。
还有一个声音我也很喜欢,说《人生大事》披着殡葬的外衣打着亲情牌,这话起码证明这位仁兄有一定的阅片量,起码看过《入殓师》可以进行参照和比较。但是你有没有想过编导的立场,如果直接把“移风易俗”一刀切,上来直接把“上天堂”的某些风俗直接崩上天堂,那么我们还有没有机会在这里哔哔一部试图切入人生大事的机会和角度。
如果你用心看了,一定会在某一个节点意识到,朱一龙最后一定会亲手送走自己的父亲,那最后一程将会帮助朱一龙,以某些醍醐灌顶的方式理解人生。用他爸的话说:有了上心的事。这是一部亲情片没错,殡葬外衣的核心指向就是亲情,这部电影的核心是:朱一龙如何重建童年时代就开始缺失的亲密关系。
更准确地说,《人生大事》虽然说到了生与死这两件最本质的人生大事,但他更侧重的是,生者如何在人生的各个阶段理解人和人的连接,如何努力构建真正的亲密关系。无论片中的哪吒,孙悟空,哪吒的亲妈和舅舅,孙悟空的亲爹和前女友,孙悟空的合伙人。因为人生真正的大事是:活着时有爱。不是死了后的吹拉弹唱,就像孙悟空殡葬业的爹说的,身后事怎么处理你决定,别走一般流程,因为他一辈子看够了。只不过《人生大事》的结尾很磨叽,孙悟空用礼花把亲爹送上天堂,足够叛逆,然而编剧没忍住,强行输出了大团圆结尾,这种强行的亲密关系,让《人生大事》面对《入殓师》和《如父如子》时,多少会有点羞愧。它把建立联系处理得太简单,太儿戏,所以本质上,没做到。
朱一龙演得确实好,生活流,用他流量明星的低预期和高输出,把电影定格在七分的水平,甚至一定程度上,用他洗尽铅华的表演,配合片中反复出现的煽情,稀释了某些戏剧冲突的生硬和笑话的尴尬。我觉得朱一龙是可以靠这部电影在国内各种电影节拿些奖的,总体比易烊千玺在《少年的你》里表现更出色更丰富,哭得也一点不输易烊千玺。但朱一龙比易烊千玺大十二个生肖,更有人生底蕴也是理所应当。
生和死都是人生大事,这一整个过程,都应该努力实践爱,每一次新生,每一次告别,都应该努力饱含爱意。大事不是嘴上的大事,大事是心里的大事,大事是行动上的大事,亲密关系中真正的爱意可以修正大多数误解、偏颇和挫折,在某一个时刻或者某一个过程中达成理解、宽恕并实现成长。有爱,是大事。如果你像我这样过度解读,《人生大事》何止是好,2022年至今国产电影最佳。(蒋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