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42年前,还是青年人的王和泉满怀着创作激情和对革命老区的崇敬,两度深入大别山,创作出了著名的声乐套曲《将军的摇篮——大别山抒怀》,并成为经久不衰、广为传诵的红色经典。5月11日下午,著名词作家王和泉做客由古井贡酒年份原浆古20冠名的大皖徽派直播,分享了自己终生难忘的创作感悟。
缘起 创作之路从诗歌开始
徽派:您的身份很多,词作者、诗人、编剧等,您最先爱上的是音乐还是文字?
王和泉:是诗歌。六七岁的时候,在农村老家,我爷爷跟我讲的一句话对我一生影响很大,他看我坐在门口翻着一本书,就对我说:“你现在看别人的书,要好好地看,将来长大了写书给别人看。”这句话给我的印象特别深。上学时我的语文成绩一直比较好,那时候胆子也比较大,就敢给报社投稿,我的第一篇作品发表在1968年的《池州报》上,看到自己写的东西变成了铅字,很高兴,一路走着,想起来就掏出来看看。
从那之后就到处写,到处寄。1971 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诗歌集,把我写的《好!扁担》编进去了,这对我鼓励特别大。我当时已经是安徽省广播事业局下属的广播器材厂的一名车床工,也经常参加省市的一些创作活动。从1968到1976年转向歌词创作之前,我发表了百来首诗歌。
徽派:那时候有专门学写诗歌吗?
王和泉: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我开始看《水浒传》这样的大部头,遇到不认识的字,就拿出字典查;后来开始看诗,像郭小川、贺敬之这些大诗人的作品,到现在我的书架上还有,前段时间又拿出来看了一遍。他们的诗歌作品对我从事诗歌创作有很大启发,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那时候合肥市经常组织各种诗歌活动,比如诗歌朗诵会,每次都有我的作品。省话剧团的李婷老师,就是87版电视剧《红楼梦》中贾母的扮演者对我的诗歌很看重,她说我的作品很适合朗诵,不艰深晦涩,朗朗上口,读起来很顺。还有我父亲的一个同事,转业前在部队宣传队吹竹笛,就住在我家隔壁,每天晚上回来还要吹几下。我那时候是个七八岁的小孩,没事也爱听,他就教我,一直吹得不错。中学时候还在学校的文艺演出里搞独奏或者给同学伴奏。所以我一直跟音乐有很大的关系,为我以后走向歌词创作埋下伏笔。
转折 好的歌词具备诗的特质
徽派:什么时候开始正式转向歌词创作的?
王和泉:1976 年,中央广播艺术团到全国招收一批年龄在20到30岁之间的年轻创作者,他们来安徽,想看看有没有会写歌词的年轻人。当时省广电局推荐了我,我穿着工作服就去了。面试的同志就问我能不能写歌词,我说没写过,我一直写诗歌,但对音乐很感兴趣,从小吹竹笛,小学到初中。写作业用的练习簿,我手抄了近20本曲谱,每天上下学路过四牌楼的新华书店,看到新的好的歌曲,就在那抄。一番交谈之后,面试的同志让我三天之内交两首作品给他们看看,我当时根本不知道怎么写歌词,我桌子底下有一张毛主席回韶山的照片,我就以小孩的口吻写了《当年毛主席到咱家》。面试的同志看了后很吃惊,说这就是歌词啊,很好,希望我能坚持。虽然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我没有通过,但这件事让我觉得写歌可以传唱,比写诗流传度更广。从那之后我就正式开始了歌词创作,到1980年,我写了几十首歌词。
徽派:这样的转型对您来说难吗?
王和泉:其实好的歌词应该是具备诗的特质的,不然作品就干巴巴的。我国历史上的诗词都是可以入乐的,像《诗经》、唐诗、宋词,曲子可以是固定的,里面可以填很多种词。但古代的记谱方式很复杂,导致很多谱子就失传了,简谱传进来的好处是,很多好的曲子得以保留。歌词创作没有减弱我写诗的兴趣,相反让我得到更好的发挥。因为歌词创作必须要跟音乐结合起来,写的东西一定要适合演唱,如果词作者忽视了这一点,歌词的旋律感少,那么作曲家就引不起共鸣,产生不了旋律。所以,必须在写歌词的同时考虑到音乐的各种可能性,给音乐尽量留下更广阔的发挥空间,让它们自由翱翔,才能产生好的旋律。
巅峰 两度深入大别山区
徽派:您最广为人知的大别山声乐套曲,能谈谈它的创作过程吗?
王和泉:1980年,中国音乐家协会、《歌曲》编辑部与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省音乐家协会、《乐坛》在安徽皖南地区开展了“在希望的田野上”采风创作活动,北京来的一批艺术家和安徽的同行们组成了一个很庞大的创作队伍,从当涂、南陵、泾县、青阳、池州一直到黄山,大概一个月时间,在皖南体验生活,并产生了一首划时代的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
我非常有幸参加了那次活动,最后,大家在歙县住下来,大概十天时间进入创作阶段。这个时候,雷远生过来了,他就是大别山声乐套曲的作曲。1979年,徐向前元帅回大别山视察,回京前表示,希望当时的武汉军区能够创作出一组像《长征组歌》那样的作品,唱一唱大别山和大别山的红军。因为雷远生刚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回到部队,这个任务就落到了他的身上。于是,他就揣着剧作家白桦先生写的一封信,到合肥找到了安徽省文联副主席、作家陈登科和省音协秘书长银星。
在陈主席和银秘书长的举荐下,我与远生结识,正式加入了他们的创作组,当时我俩就在宾馆里聊起了创作思路。一是当时的武汉军区文工团规模不大,一个管弦乐队也只有30多人,要想搞成一个类似《长征组歌》这样庞大的作品,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二是一个成功的大型组歌作品是要经过多次演出、反复修改、长期打磨才能出彩,而武汉军区承受这种浩大的“工程建造”也是有点力不从心的。恰巧当时我刚好听过一张唱片——舒伯特的《冬之旅》,即把多首独唱歌曲串起来组成一部组歌,这种形式很值得借鉴,演出时间也不宜太长,搞个6到8首歌曲即可。
徽派:一年时间,两上大别山,收集到这么多素材要如何整合?
王和泉:当年我跟厂里请了20多天调休假来到金寨,收集了大量的素材,但对于如何搭建组歌的具体框架一时没有想法。在跟当地人聊天时我偶然得知,离开家乡四十年的洪学智老将军一直没回来过,前段时间说春节准备回来看看。等到我的假期结束,临走前,我就跟当地干部说,明年四五月间,我还来,到时候请你跟我讲讲老将军回家乡的事。第二年,我又利用20多天的调休假来到金寨,但很遗憾,老将军依然没能回来。但我转念一想,老将军因为事务繁忙回不来,但我可以把他“写”回来啊。于是,一个完整的思路就在我脑子里形成了,老将军阔别家乡多年终于回来,最迫切的就是先到牺牲战友的纪念碑前看看,然后是跟当年一起参加革命的老哥彻夜长谈,继而回老家见见众乡亲,最后告别大别山。
徽派:两次采风,给您的创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王和泉:其实套曲最后一首词的前两句“清风牵衣袖,一步一回头”,是这组歌词中最早写出来的。而中部的“缤纷的山花”“挺秀的翠竹”两句,却是六首词中最后时刻写出来的。当时我住在梅山宾馆,早晨起来,我喜欢出去走走。顺着宾馆的小路爬上大坝,半路上,我看到杜鹃花开了,微风吹拂下晃动着滴下露珠;掉头往回走的时候,又看到竹林随风摆动,仿佛在向我招手告别。我立马来了灵感,因为没带纸笔,赶紧回到房间写下了“缤纷的山花呀,不要摇落你惜别的泪;挺秀的翠竹呀,不要举酸你送行的手”。一年后,雷远生如约而至,甚至都没有提前跟我联系,因为他特别信任我。我把歌词交给他后,他说,哥,这就是我要的,我现在就立马去金寨。他在金寨待了10天,把曲子创作出来了。
回来给我一唱,太好了,基本没有异议,汇报领导也是一次通过。于是,这首由著名歌唱家吴雁泽首唱的民族男高音声乐套曲《将军的摇篮——大别山抒怀》,1982年首次在湖北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1983年在上海唱片社录制成立体声黑胶密纹唱片在国内外发行。同年,安徽电视台还拍摄播映了根据套曲改编的音乐电视剧《将军的摇篮》。
传承 家长要为孩子打样
徽派:您的女儿王雅捷也是非常优秀的演员,作为父亲,您会把创作经验分享给女儿吗?
王和泉:现在的家长都对孩子寄予了很高期望,但对孩子要求过高不一定有好的结果,我对王雅捷从小的培养是顺其自然的。她是一名文艺工作者,也是一名军人,我时常对她说,要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演好每一部戏,更要注意自己的公众形象。她出道20年了,是演艺界比较特殊的零绯闻演员,一直都踏踏实实,不炒作,把荣誉看得很淡。
她很朴实,平时很少化妆,当年被选中参演《马大帅》也是偶然,是她的质朴打动了赵本山。后来她跟丈夫于洋一起演《外交风云》,演乔冠华的妻子龚澎。我说那可是咱合肥姑娘,你一定得演好,当然她也是不负众望,把这个角色塑造得非常好。其实对于培养孩子来说,家长影响最重要。只要你自己做好了,样打好了,孩子就不会走样。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李燕然/文 薛重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