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下之盟”是指在敌方兵临城下时被迫订立的屈辱盟约,此典故当事一方绞国是由安徽迁至湖北的一个小诸侯国。
安徽博物院收藏的西周凤纹铜方鼎。
楚武王三十七年(前704年),熊通始称王,扩张步伐也随之加快。3年后,楚武王派楚将屈瑕与位于今湖北省应城市境内的贰国和轸国结盟,以求打开北上中原和东进江淮的通道。位于今安陆市境内的郧国与贰国、轸国邻近,由此感受到强大的军事压力,为遏止楚国东下,郧国联合位于今随州市曾都区境内的随国、今监利县境内的州国、今十堰市郧阳区境内的绞国,以及今河南省唐河县境内的蓼国共同抗楚。屈瑕趁随、州、绞、蓼四国军队尚未集结,以精锐之师对郧国发动突然打击,郧国大败,四国之师不敢出动,楚国与贰、轸两国顺利结盟。
楚武王四十一年(前700年),楚国对参与抗楚的各小国进行报复,绞国首当其冲。楚武王率领楚军驻扎在绞国都城南门。屈瑕向楚武王献计说,绞国会用兵打仗的人很多,为了麻痹他们,我们可装着上山砍柴引诱他们出城。楚武王采纳了屈瑕的建议,选派兵士扮成樵夫,上山砍柴,还故意不安排军队保护。绞国将领命令士兵出城捕捉,没怎么费劲就抓回30个“楚民”。
第二天,又有一群楚国士兵装扮的樵夫上山打柴,绞国士兵不等命令,就争先恐后地从北门出城追捕。这时楚军悄然开到北门,截断绞军归路,并在山下设伏。绞军腹背受敌,大败,被迫签订城下之盟,绞国从此成为楚国附庸(《左传·桓公十二年》:楚人“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绞国最终为楚国兼并。
《中国历史大辞典》中说,绞国是“春秋国名,在今湖北郧县西北”,现郧县已经撤销,改设为十堰市郧阳区。从辞典的解释来看,绞国与安徽省并没有联系。而张轸《中华古国古都》中有“中国历代古都一览表”,表中的绞国列有两座都城:其一在“安徽灵璧东南”,建都时期是“西周至春秋”;其二在“湖北郧阳西北”,建都时期是“春秋”。这就表明,绞国最初建都于安徽省境内,时间至少300年。
书中没有绞国迁徙情况的相关介绍,我们试着追寻一下这段历史。《汉书·地理志》中,西汉沛郡有洨侯国。汉高后元年(前187年),吕雉封其侄吕产为洨侯。5年后,吕产进封吕王,洨侯国改为县。后汉武帝又曾短暂封其侄刘周舍为洨侯。洨县北临洨水(今沱河),县名因此而得,治所设于今固镇县濠城镇,濠城镇北与灵璧县相接。由此推断,西周时绞国可能建都于西汉时的洨县,即现在的固镇县与灵璧县交界地带,这样就可与《中华古国古都》的说法相吻合。
绞国为偃姓,是远古东夷族领袖皋陶后裔,因此安徽境内的绞国也不是原住民,而是来自山东,祖居地在山东省滕州市东郭镇一带。绞国从山东迁至安徽后,故地为邾国所有。《左传》中“伐邾,将伐绞”之“绞”,即绞国故邑。
106年之后的楚庄王二十年(前594年),城下之盟的故事再度上演,主人公由楚武王换成楚庄王,结盟对象则由绞国换成宋国,同时还诞生了“鞭长莫及”和“尔虞我诈”两个成语。
据《左传·宣公十五年》记载,宋国都城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已被楚军围困9个月。宋国向晋国求救,晋大夫伯宗阻止晋景公出兵,说古人有言“虽鞭之长,不及马腹”,现在上天正保佑楚国,不能和它争斗,于是晋国停止出兵,这便是成语“鞭长莫及”的由来。
楚军攻城不下。宋卿华元深夜潜入楚营,劫持楚军主将子反,用非常强硬的口气说,城里已经到“易子而食,析骸以爨”的程度。即便如此,你想强迫宋国签订“城下之盟”,将宋国置于死地,也是绝对办不到的(“虽然,城下之盟,有以国毙,不能从也”)。子反被迫同意撤军。随后经平等谈判,两国签订盟约,盟书特别说,“我无尔诈,尔无我虞”,意思是我不欺骗你,你也别欺骗我。“尔虞我诈”现在的意义是互相欺骗、彼此不信任,与最初的意义已经完全相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