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大皖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张步根:海棠一枝报春来

©原创 2023-03-24 15:08

早晨起来,就见满院子的海棠开花了。

旁斜逸出的枝桠上,缀满了风铃般粉色的花朵,乍看起来像有无数条透亮的织锦交错盘桓,一层层密匝匝地系挂在那儿,又像满天的星雨一夜间落满枝头,那气势形同爆燃的礼花在天地间任性绽放,俨然是海浪冲向崖壁后,浪花溅起的炫目光华。这一刻真让人感受到了惊心动魄的美丽!

忍不住披衣下楼,去近距离感受海棠的楚楚风韵。行走在院内的小径上,两边都是高达丈许的海棠树,就像两排簪花的少女一样亭亭玉立,又好似两条蹁跹的彩带在微风中摇动,让人一下子恍如在花海中泛波,在花山上跋涉,在花墙花阵中徜徉。

细细端详枝条上的海棠花,一簇簇一丛丛地盛开着,宛如兄弟众多的家庭,和谐而欢欣地生活在一起,又好似邻家的几位小姊妹,正在耳鬓厮磨地窃窃私语,话到情浓处,双颊飞起了朵朵红晕。

不知道为什么,眼前蓬勃明丽的海棠花,在我的意识里,总是沾染了淡淡的书卷气,而那些脂粉的味道似乎都与它不太相干,要不然它的身影为什么会常常映现于清词丽句中呢?假如说它是花中端庄的公主,那么一定是这样一位左手擎书,右手轻掂桃花宫扇的奇女子,风情万种地且行且吟,那些美丽的诗篇随着它款款的身影翩然洒落,一下子填满了田野山川,骀荡起满地的春晖。不信就让我们来聆听春风春雨捎来的诗信吧。


“看叶嫩,惜花红,意无穷。如花似叶,岁岁年年,共占春风”。晏殊眼中的海棠变成了年年独占春风的娇子。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三杯两盏淡酒后的李清照,在料峭春寒的早晨与海棠花相顾垂怜,此时词人的重重心事谁能知晓?唯有那新长的绿叶和点点残红聊为寄托。

“美人纤手摘芳枝,插在钗头和风颤”。柳永用慢板唱尽了海棠花的无限风流,那随风摇荡在人间的是千姿百媚的红尘美好。“偷得梨花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更是曹雪芹用海棠花来赞美红楼女神们最委婉贴切的句子了。

如果说这些还只是对海棠花的浅唱低吟,那么远在黄州的郊野,还有一位因为乌台诗案被朝廷贬谪的诗人,却把海棠花视为了知己:“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春风中的淡月之夜,寂寥的诗人燃烛照花,人面海棠相对,那种惺惺相惜的情谊,溢满了遇见和眷顾的人生况味。海棠花以它的高洁和美丽,成为慰藉诗人的红颜挚友,成为渡过困厄和劫难的精神支撑,这或许就是成就苏轼千古奇才和超凡脱俗的最本质力量吧!难怪无论是海棠花的娇柔飘逸,抑或是晶莹皎洁,它外在的美丽原来内敛着这么深刻的意蕴,才会让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钟情若许。站在这一排排高大的海棠树下,在欣赏满树繁花的同时,我似乎也读懂了诗人们的海棠春心。

忽然想起来旧时读秦瘦鸥的小说《秋海棠》,很奇怪他给书中的主人翁怎么冠上了“秋海棠”这样一个名字。现在当我提笔给这篇稿子画上句号的时候,这么多年来一直在寻找的答案原来就在眼前,不知不觉间路边的海棠花已悄然落满了我的衣衫。


早晨起来,就见满院子的海棠开花了。

旁斜逸出的枝桠上,缀满了风铃般粉色的花朵,乍看起来像有无数条透亮的织锦交错盘桓,一层层密匝匝地系挂在那儿,又像满天的星雨一夜间落满枝头,那气势形同爆燃的礼花在天地间任性绽放,俨然是海浪冲向崖壁后,浪花溅起的炫目光华。这一刻真让人感受到了惊心动魄的美丽!

忍不住披衣下楼,去近距离感受海棠的楚楚风韵。行走在院内的小径上,两边都是高达丈许的海棠树,就像两排簪花的少女一样亭亭玉立,又好似两条蹁跹的彩带在微风中摇动,让人一下子恍如在花海中泛波,在花山上跋涉,在花墙花阵中徜徉。

细细端详枝条上的海棠花,一簇簇一丛丛地盛开着,宛如兄弟众多的家庭,和谐而欢欣地生活在一起,又好似邻家的几位小姊妹,正在耳鬓厮磨地窃窃私语,话到情浓处,双颊飞起了朵朵红晕。

不知道为什么,眼前蓬勃明丽的海棠花,在我的意识里,总是沾染了淡淡的书卷气,而那些脂粉的味道似乎都与它不太相干,要不然它的身影为什么会常常映现于清词丽句中呢?假如说它是花中端庄的公主,那么一定是这样一位左手擎书,右手轻掂桃花宫扇的奇女子,风情万种地且行且吟,那些美丽的诗篇随着它款款的身影翩然洒落,一下子填满了田野山川,骀荡起满地的春晖。不信就让我们来聆听春风春雨捎来的诗信吧。


“看叶嫩,惜花红,意无穷。如花似叶,岁岁年年,共占春风”。晏殊眼中的海棠变成了年年独占春风的娇子。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三杯两盏淡酒后的李清照,在料峭春寒的早晨与海棠花相顾垂怜,此时词人的重重心事谁能知晓?唯有那新长的绿叶和点点残红聊为寄托。

“美人纤手摘芳枝,插在钗头和风颤”。柳永用慢板唱尽了海棠花的无限风流,那随风摇荡在人间的是千姿百媚的红尘美好。“偷得梨花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更是曹雪芹用海棠花来赞美红楼女神们最委婉贴切的句子了。

如果说这些还只是对海棠花的浅唱低吟,那么远在黄州的郊野,还有一位因为乌台诗案被朝廷贬谪的诗人,却把海棠花视为了知己:“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春风中的淡月之夜,寂寥的诗人燃烛照花,人面海棠相对,那种惺惺相惜的情谊,溢满了遇见和眷顾的人生况味。海棠花以它的高洁和美丽,成为慰藉诗人的红颜挚友,成为渡过困厄和劫难的精神支撑,这或许就是成就苏轼千古奇才和超凡脱俗的最本质力量吧!难怪无论是海棠花的娇柔飘逸,抑或是晶莹皎洁,它外在的美丽原来内敛着这么深刻的意蕴,才会让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钟情若许。站在这一排排高大的海棠树下,在欣赏满树繁花的同时,我似乎也读懂了诗人们的海棠春心。

忽然想起来旧时读秦瘦鸥的小说《秋海棠》,很奇怪他给书中的主人翁怎么冠上了“秋海棠”这样一个名字。现在当我提笔给这篇稿子画上句号的时候,这么多年来一直在寻找的答案原来就在眼前,不知不觉间路边的海棠花已悄然落满了我的衣衫。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