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我有幸参加了科学家传记和合肥科技创新主题创作。
经过大家辛苦采访,精心撰写,《创新合肥:科学家的故事》已由安徽科技出版社出版,突出以报告文学的形式,展现合肥这座“养人之城”的温情,生动讲述科学家精神和背后的故事。其中,收有我的四篇:《陈乾旺:在学科交叉中发展新材料》《崔华:点亮化学之光》《梁樑:照亮“黑箱”的博弈之光》《单革:非编码RNA信息的聆听者》。看到自己的文章被科学家本人认可,变成铅字,作为一个文字工作者,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呢?
现在回想自己参与这个创作活动的过程,依然感受深刻,激动不已。接到采写任务,正是合肥最热的时候,这座科创之都,它的发展得益于科技创新,这其中凝聚着众多科学家的贡献和心血,他们在科研方面的卓越创新,成为合肥乃至全省不同产业发展的引擎。想到能够和自己敬仰已久的科学家零距离亲密接触,我感到开心又光荣。根据设想,采访将包括科学家的人生经历、科学研究的历程、重大研究成果的取得等,重点是科学家在科研和日常生活中的故事以及团队相关故事,用故事来体现科学家高尚的家国情怀、严谨的治学精神。但正如我事先所担心的那样,一开始的沟通并不顺利。
科学家们淡泊名利,惜时如金,特别是都承担着国家重大课题,根本分不出时间。所以,落实采访并不容易。然而,一旦走近,顿感科学家们蔼然可亲,他们处处表现出为人着想和对他人的尊重,让人如沐春风,倍感亲切。因为楼宇空调在维修,陈乾旺教授把桌上的电扇对着我扇凉,不时给我递来餐巾纸擦汗。两个多小时过去了,他的白衬衫已经汗湿,还不忘嘱咐随后接受采访的博士生,把有风的椅子让给我坐;梁樑教授怕我找不到位置,安排学生在楼下迎接;单革教授用磁带作比,深入浅出地讲解非编码RNA的原理,遇到专业名词,他就起身写在墙上的白板上,或者直接在我的采访本上写好。
还有崔华教授,已经病了半年,体力虚弱,但她还是带病工作。我去采访她的那天上午,她早早打开空调等候。肩椎病不能吹风着凉,她就裹着围巾;头和肩不能向下低太久,她就忍痛坐在电脑前,用PPT演示她的研究课题。崔华教授是四川省安县人,坐落于山环水抱的安昌河畔的故乡让她心心相念。2008年“5·12”汶川地震时,我是救灾处长,当夜从上海铁路局协调10节平板车厢运送8台挖掘机,就是紧急运往绵阳。后来运往灾区的药品、棉被、帐篷等援救物资,终点站都是绵阳,这段经历拉近了我们的心理距离。她用“没有比分析化学家更纯净的水”,沏了冰山雪菊,那茶莹红透明,纯净如玉。当我请她谈谈她的父母、家庭以及成长经历时,她爽朗地说:“那可是个人隐私,但我可以告诉你!”
科技稿件有独特性。在写作中,我十分注意笔下不要有夸大和溢美之词,因为这样会引起其他人反感,对学者本人也不利。稿子写好,科学家们不仅字斟句酌地修改,还发给课题组成员和外地学者把关,一丝不苟。我充分尊重科学家们的意见,数易其稿,一直修改到他们满意为止。
本来我觉得,有些内容,虽是科学家以前的研究,不是他最具代表性的成果,但读者会感兴趣,那些故事会吸引读者,增加文章趣味。但科学家坚持认为不必写,我也就忍痛删掉;对于有关专业段落,我觉得太板实,读者看不懂,读着也累,也认真作疏简处理,来来回回,科学家最终也尊重我的删繁就简。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在采访中,我时时被科学家们忘我奉献的精神所感动。他们的办公室紧挨着实验室,即使是春节等节假日,他们大部分时间也都待在实验室里,几十年如一日,践行科研报国初心,以勇于探索、敢于超越的创新精神不断突破科技藩篱,以敢于涉险、敢啃骨头、不惧阻力的奋斗精神,投身于艰苦卓绝的科研工作。生动讲好科学家故事,挖掘科学家精神的时代价值,是为时代树立榜样、坚定时代担当的重要一环。科学家精神就像一首激昂的交响乐,在我心中奏响,涵泳着,绵绵地滋生力量,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