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大皖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江红波:喷香的烤玉米

©原创 2022-08-09 16:09

晚饭吃什么?母亲问我时,才下午两点。 

中午一桌丰盛的菜,肚子还是饱的。我不想给他们增加负担:“爸爸炖好的绿豆汤,来一碗就行了。”母亲说,那不可以,好不容易回来,饿着肚子回城里,说不过去。 

我看着一地的嫩黄瓜,还有红绿相间的辣椒,脱口而出:“菜地里玉米还有不?锅囱里烤一个吧。”母亲说:“有的啊,俺去看看,顺带摘点菜,你带回城里。”我在家也是闲着,就跟去将军山下的菜地里。 

玉米、辣椒,还有黄豆、茄子,都是一袭青绿。唯一的区别,是它们结出的果实,有红有绿,有紫有白。高我一头玉米秆的腰间,硕大的玉米棒鼓鼓囊囊,挺着胸膛,那粉红、乌黑的胡须,卷曲散乱着,看着都心生欢喜。撕开玉米苞,掐一下就知道老嫩。 

母亲审视着玉米,像是看着她的一群子女,这个那个地挑着合适的掰了几个。透过玉米叶的缝隙,我看着远方的山峦,近处的村庄,看见了母亲花白的头发。时间都到哪儿去了?转眼间,母亲年过古稀,我也临近知天命之年。 

对烤玉米有着独特的情感,是从童年的记忆中开始,在中年的岁月里弥漫。在家乡读书的岁月,玉米成熟的时节,常在临近中午,看见母亲掰回家几个玉米棒,拽出干净的脸盆:“来,帮衬掰玉米粒,中午煮玉米菜饭。”白色汁液,顺着抠破的玉米,慢慢地流出来,整个手指都是甜腻腻的。 

我的快乐,并不在经常吃的玉米菜饭上。知子莫若父母,每当他们从茶篮里拿出嫩玉米,往往能看到带青绿壳的玉米苞。那是一个美好的隐喻,是要到放到锅囱里烤的。嫩玉米掰完下锅,灶膛的火旺旺烧起,他们把那带绿苞的玉米直接塞在了燃烧的柴火下。一把把的毛柴无私地奉献着自我,火焰自由自在地亲吻、跳舞。 

坐在锅囱前,看着火焰激情四溢,绿色玉米苞开始变焦,隐约的香味飘散出来。我用长长的火钳,把玉米苞翻了一个身,火又裹挟而上。看着玉米苞从碧绿变成焦黑,赶紧夹出来。父亲总是不怕烫的,还在冒烟的玉米在他手里翻转,仅剩的玉米苞被全部扯下来,腾升阵阵热气。然后,重新放回锅囱里,灼热的炭火还在。我用火钳小心翼翼夹住,重新放进锅膛里的炭火上,白色玉米在炭火的爱抚中,嫩黄的玉米变得焦黄,也就大功告成。 

烤玉米出炉,父亲一折三段,随手找了根枯枝,扎进玉米芯,递给我和妹妹一人一段,他俩一段。微微焦黑的烤玉米,每一粒玉米顶着一点焦焦的痕迹,似乎在等待我们的亲近。小心翼翼地扯下一粒来,慢慢地咀嚼着,香甜的味儿随之而来,是幸福一餐的开始。几粒之后,就忍不住了,大口地啃起来,远观的话,似乎在吹口琴般的来来往往,再抬头时。父母在身边总是打趣:嘿嘿,看你俩,都长胡子了!一抹,照镜一瞧,自己忍俊不禁了,明明是只小花猫嘛。 

我不知道,是童年吃烤玉米的乐趣,是岁月里的苦中作乐,还是父母对我们满满的心疼。暑假回家,纵然国庆假期,我总是要问,菜地还有玉米吗?父母总是笑而不语的,我是忐忑不安却又满怀期待的,很多时候,总能吃上喷香的烤玉米。这些,都是从前的事情了。 

从菜地回家,在堂前坐着闲聊。夏日的阵雨,是肆无忌惮的,想来几滴就来几滴。天色骤然变化,阴沉起来,噼里啪啦的雨点,落在柴垛的铁皮上,叮叮当当的,腾起薄薄的一层尘土。看时间,才四点,天空却似乎是六点的暮色了。 

父亲到厨房里去了,锅里煮玉米,锅囱里烤玉米。他在灶台前忙碌着,找了一截钢筋插进玉米芯:“你来吧,自己吃的自己烤!”我是想的,好久没坐在锅膛看那柴火的温情。把玉米伸进锅囱,竹片烧出的火焰,舔舐着玉米外面的青皮。父亲拿了点燃的蚊香过来,放到小凳下面:“厨房蚊子多,熏一下。” 

玉米苞变黑,缓缓转动了一圈,似乎整个都焦了,迫不及待地拽出来。父亲说,还是我来吧,先要外面的青苞全部烧黑,才能撕干净,再重新烤。我在堂前还没站两分钟,父亲举着烤好的玉米就进来了,白色的玉米上,每一粒都有着焦点。刚烤好的玉米很烫,只能一粒一粒地扯下来,吃在嘴里是味蕾熟悉的味道。很快,感觉不过瘾,速度加快,香气扑鼻。又剩下屈指可数的几行玉米,我禁不住慢了下来,一粒一粒回味。 

烤好的玉米最初是一粒一粒吃,一如少年初涉尘世,小心谨慎;大口啃食,似大把的青春岁月,肆意地挥霍;最后几行几粒的回味,是看透尘世后内心归于平静,开始回望人生。我跟父母相伴的日子,童年时是亦步亦趋的跟随,读书离开家乡眨眼三十年,如今父母日益年迈,感慨时光无情,亦如最后这剩下的几行玉米。 

在烤玉米四溢的香气里,我感受到亲情的浓郁,尝到家的味道,懂得了珍惜。



晚饭吃什么?母亲问我时,才下午两点。 

中午一桌丰盛的菜,肚子还是饱的。我不想给他们增加负担:“爸爸炖好的绿豆汤,来一碗就行了。”母亲说,那不可以,好不容易回来,饿着肚子回城里,说不过去。 

我看着一地的嫩黄瓜,还有红绿相间的辣椒,脱口而出:“菜地里玉米还有不?锅囱里烤一个吧。”母亲说:“有的啊,俺去看看,顺带摘点菜,你带回城里。”我在家也是闲着,就跟去将军山下的菜地里。 

玉米、辣椒,还有黄豆、茄子,都是一袭青绿。唯一的区别,是它们结出的果实,有红有绿,有紫有白。高我一头玉米秆的腰间,硕大的玉米棒鼓鼓囊囊,挺着胸膛,那粉红、乌黑的胡须,卷曲散乱着,看着都心生欢喜。撕开玉米苞,掐一下就知道老嫩。 

母亲审视着玉米,像是看着她的一群子女,这个那个地挑着合适的掰了几个。透过玉米叶的缝隙,我看着远方的山峦,近处的村庄,看见了母亲花白的头发。时间都到哪儿去了?转眼间,母亲年过古稀,我也临近知天命之年。 

对烤玉米有着独特的情感,是从童年的记忆中开始,在中年的岁月里弥漫。在家乡读书的岁月,玉米成熟的时节,常在临近中午,看见母亲掰回家几个玉米棒,拽出干净的脸盆:“来,帮衬掰玉米粒,中午煮玉米菜饭。”白色汁液,顺着抠破的玉米,慢慢地流出来,整个手指都是甜腻腻的。 

我的快乐,并不在经常吃的玉米菜饭上。知子莫若父母,每当他们从茶篮里拿出嫩玉米,往往能看到带青绿壳的玉米苞。那是一个美好的隐喻,是要到放到锅囱里烤的。嫩玉米掰完下锅,灶膛的火旺旺烧起,他们把那带绿苞的玉米直接塞在了燃烧的柴火下。一把把的毛柴无私地奉献着自我,火焰自由自在地亲吻、跳舞。 

坐在锅囱前,看着火焰激情四溢,绿色玉米苞开始变焦,隐约的香味飘散出来。我用长长的火钳,把玉米苞翻了一个身,火又裹挟而上。看着玉米苞从碧绿变成焦黑,赶紧夹出来。父亲总是不怕烫的,还在冒烟的玉米在他手里翻转,仅剩的玉米苞被全部扯下来,腾升阵阵热气。然后,重新放回锅囱里,灼热的炭火还在。我用火钳小心翼翼夹住,重新放进锅膛里的炭火上,白色玉米在炭火的爱抚中,嫩黄的玉米变得焦黄,也就大功告成。 

烤玉米出炉,父亲一折三段,随手找了根枯枝,扎进玉米芯,递给我和妹妹一人一段,他俩一段。微微焦黑的烤玉米,每一粒玉米顶着一点焦焦的痕迹,似乎在等待我们的亲近。小心翼翼地扯下一粒来,慢慢地咀嚼着,香甜的味儿随之而来,是幸福一餐的开始。几粒之后,就忍不住了,大口地啃起来,远观的话,似乎在吹口琴般的来来往往,再抬头时。父母在身边总是打趣:嘿嘿,看你俩,都长胡子了!一抹,照镜一瞧,自己忍俊不禁了,明明是只小花猫嘛。 

我不知道,是童年吃烤玉米的乐趣,是岁月里的苦中作乐,还是父母对我们满满的心疼。暑假回家,纵然国庆假期,我总是要问,菜地还有玉米吗?父母总是笑而不语的,我是忐忑不安却又满怀期待的,很多时候,总能吃上喷香的烤玉米。这些,都是从前的事情了。 

从菜地回家,在堂前坐着闲聊。夏日的阵雨,是肆无忌惮的,想来几滴就来几滴。天色骤然变化,阴沉起来,噼里啪啦的雨点,落在柴垛的铁皮上,叮叮当当的,腾起薄薄的一层尘土。看时间,才四点,天空却似乎是六点的暮色了。 

父亲到厨房里去了,锅里煮玉米,锅囱里烤玉米。他在灶台前忙碌着,找了一截钢筋插进玉米芯:“你来吧,自己吃的自己烤!”我是想的,好久没坐在锅膛看那柴火的温情。把玉米伸进锅囱,竹片烧出的火焰,舔舐着玉米外面的青皮。父亲拿了点燃的蚊香过来,放到小凳下面:“厨房蚊子多,熏一下。” 

玉米苞变黑,缓缓转动了一圈,似乎整个都焦了,迫不及待地拽出来。父亲说,还是我来吧,先要外面的青苞全部烧黑,才能撕干净,再重新烤。我在堂前还没站两分钟,父亲举着烤好的玉米就进来了,白色的玉米上,每一粒都有着焦点。刚烤好的玉米很烫,只能一粒一粒地扯下来,吃在嘴里是味蕾熟悉的味道。很快,感觉不过瘾,速度加快,香气扑鼻。又剩下屈指可数的几行玉米,我禁不住慢了下来,一粒一粒回味。 

烤好的玉米最初是一粒一粒吃,一如少年初涉尘世,小心谨慎;大口啃食,似大把的青春岁月,肆意地挥霍;最后几行几粒的回味,是看透尘世后内心归于平静,开始回望人生。我跟父母相伴的日子,童年时是亦步亦趋的跟随,读书离开家乡眨眼三十年,如今父母日益年迈,感慨时光无情,亦如最后这剩下的几行玉米。 

在烤玉米四溢的香气里,我感受到亲情的浓郁,尝到家的味道,懂得了珍惜。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