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皖北太和县出差,肯定要品尝一次太和板面。太和县虽小,太和板面却声名远播。细雨如丝的傍晚漫步太和街头,大大小小的板面馆直让人眼花缭乱。究竟哪一家太和板面最地道最正宗?土生土长的东道主引领我们走街串巷,七弯八拐地进了一家门面不起眼的板面馆。略显简陋的厅堂里,几无空座,酒香不怕巷子深咯。
据说,板面起源于三国时期,传说中的板面还与张飞扯上瓜葛。这一点我倒是相信。无论粗枝大叶的外形,还是火辣浓香的口感,板面还真符合猛张飞的饮食审美趣味。“那么,太和板面的起源和传说,又有哪些讲头?”坐在人声鼎沸的大厅里,面对一碗分量十足火辣浓香的太和板面,我问东道主。东道主哈哈笑:“没啥讲头。但是我们太和板面是面中之王,这可不是自吹。”
嘈杂人声里,东道主又笑着补一句:“吃太和板面,天下无面。”我轻笑附和,内心却难苟同。单从我这个吃惯细软清淡饮食的江南女子来说,宽厚筋道口味极重的太和板面,想让我产生大饱口福之快感,几无可能。倒是面馆半开放式的厨房里,一身形壮硕的中年男厨手工制作板面的场景,着实让我大饱眼福。但见他神情笃定地立于长方形不锈钢案板前,双手拉着几根小面棒上下挥舞,抻、拉、闪、摔、折,一系列动作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如是反复。面棒与案板撞击时发出的“啪啪”声,于嘈杂人声里显得格外清脆悦耳。这场面,在我家乡的面馆里几乎看不到。家乡地处皖南山区,面馆里基本吃不到纯手工制作的面条。
也不奇怪。皖南人一日三餐主打米饭,想叫一个皖南人手工现做一把面条煮给你吃,实在勉为其难。就像我心灵手巧的母亲,一双巧手会做出一桌色香味俱全的丰盛菜肴,还会绣花纳鞋底缝衣服,就是不会做面食。但生日早晨吃一碗长寿面的习俗,在家乡还是有的。小时候,每年我生日的前一天,母亲都会去副食品店里买回一筒细挂面。第二天清晨,我的早餐不再是泡饭就咸菜了,而是一碗香气扑鼻的清汤挂面,上卧一只黄灿油亮的荷包蛋,细碎葱花点缀其上,只看一眼便馋涎欲滴。
一座城,一碗面:北京炸酱面,武汉热干面,苏州阳春面,大同刀削面,西安臊子面,成都担担面,兰州拉面,重庆小面,福州拌面……此刻,回想多年走南闯北吃过的风味各异的面条,唯儿时的那一碗生日面,依旧冒着袅袅热气与香气,代替栖身天堂的母亲源源予以我世间的温暖与慰藉。
也会因为一碗面,而念念不忘一座城。芜湖同样地处皖南,很多饮食习俗却迥异于家乡,一碗面条能翻着花样地牢牢盘踞芜湖饮食的一大块地盘,颇令我费解。18岁那年夏天,从卫校毕业来芜湖工作定居后,我才知原来很多芜湖人的一天是从一碗面开始的:虾籽面、大肉面、牛肉面、雪菜肉丝面、炒面……大街小巷早点铺里五花八门的面条,总有一种合你口味。入乡随俗,很快我的一天也从一碗面开始了。无数个或阴或晴或暖或冷的早晨,我不是坐在东郊路口的一家牛肉面馆里,吃香辣无比的牛肉面,就是站在东郊路中段的一家炒面摊前,排队买炒面。至今还记得牛肉面馆老板的模样:一个胖乎乎戴眼镜不修边幅的中年男子,家住北门,他的牛肉面馆就叫“老北门牛肉面”,一个烂大街的名字,却丝毫不影响四面八方的食客每天清晨寻味而至。
当老北门牛肉面的价格从5元涨到8元,直至我搬离芜湖前的15元时,几块钱一碗的炒面的亲民性和实用性更加彰显。炒面摊是夫妻档,摊子简陋无招牌,街边一逼仄破旧的棚户内,放三张四方桌几条长板凳,棚户前一张长木桌,上置一脸盆半成品炒面和瓶瓶罐罐的调料。木桌边一个燃气灶头,男人灶前炒面,女人跑前跑后打下手做杂事,俩人都少言寡语。后来,离开芜湖4年后的某个中午,我在东郊路上故地重游。东郊路大变样了,好多老房子荡然无存,包括那家牛肉面馆。而炒面摊却还在原地,原先的破旧棚户改建成简易砖房,夫妻俩站在摊位前,一齐笑着看着我。女人大声问:好几年没见你了,怎么你搬走了吗?我答:是的是的。心底突然涌出些许感动,旧地遇故人啊。
彼时一别,又是经年。此后,虽因出差多次去过芜湖,却再没去东郊路故地重游了,不知炒面摊是否还在。至于一直心心念念的那一碗老北门牛肉面,当它再次呈现于眼前时,已时隔12年,我的胃疾却令我对它连浅尝都不敢了,只能在味蕾的回忆与想象中完成与它的久别重逢。
人生中,这样的久别重逢,不会仅此一次吧。